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液流变是研究人体的血液和血液中所包含的各组成成分的流动、变形的科学。血液流变检验在如今的临川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可以具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一些疾病的发现,发展等可以提供一些预见性资料。本文对血液流变检验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也提出了一些关于血液流变检验的临床应用。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检验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型号卡波姆的流变性质。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卡波姆凝胶的流变性质及卡波姆的热分析性质。结果两个型号的卡波姆凝胶均为假塑型流体,卡波姆凝胶934的黏度比卡波姆1342凝胶的黏度更易受金属离子及有机溶剂的影响。结论不同型号的卡波姆凝胶具有不同的流变性质,在制剂应用中应合理选用。

  • 标签: 卡波姆 黏度 流变性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简介:经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脑梗塞,观察治疗前后全部病人的血液流变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所有病人血液粘度指标均有下降或恢复到接近正常(P<0.05或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下降(由治疗前的21.25±1.14降至12.85±1.06P<0.01),说明蝮蛇抗栓酶具有良好的抗凝、解聚、去纤和降粘的作用。

  • 标签: 脑梗塞 纤溶疗法 精制蝮蛇抗栓酶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烟龄和吸烟数量与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6A自清洗漩转式黏度计对240例吸烟者及110例不吸烟的健康人血液流变指标进行检测,且同时测定血清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吸烟者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均异常,且与烟龄和吸烟数量呈正相关;其血清胆固醇亦升高。结论吸烟与血液流异常有相关性。

  • 标签: 吸烟者 血液流变学 血细胞 脑血管病
  • 简介:血液流变是由Copley等1951年首次提出,它是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的分支,以人和动物体内血液流动和细胞变形,以及血液与血管、心脏之间相互作用,血细胞流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包括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聚集性、血小板黏附性等内容,血液流变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全血黏度是反映血液黏滞程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液流变学变化 生物流变学 全血黏度 血小板聚集性 血浆黏度 血小板黏附
  • 简介:近十年来对蝮蛇抗栓酶的不断研究,不断认识,证实了该药具有防止并溶解肾内沉积的纤维素、清除新月体和防止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本文将观察该药用于肾病综合征对其血液流变及尿蛋白的影响。1一般资料1.1本文收集的26例均系住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Ⅰ型12例,Ⅱ型14例,年龄3.3~68岁(平均28岁)。治疗前检查血液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血液流变学观察 蝮蛇抗栓酶治疗 纤维蛋白原 尿蛋白定量 肾小球硬化
  • 简介:目的考察壳聚糖对泊洛沙姆为基质的温敏性原位凝胶流变特性的影响,为两者的配伍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与泊洛沙姆溶液(P407和P188的质量分数均为15%)制备成原位凝胶,测定原位凝胶的体外胶凝温度、胶凝强度和生物黏附力。结果当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从0上升至0.6%时,基质的胶凝强度和生物黏附力均逐渐升高,胶凝温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壳聚糖可改善以泊洛沙姆为基质的原位凝胶的流变性质。

  • 标签: 壳聚糖 泊洛沙姆 原位凝胶 流变学性质 体外
  • 简介: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高黏血症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25%GS250ml加入红花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治疗前后14项血液流变指标,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4项血液流变指标中,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积指数有极显著改善作用(P<0.002、0.000l、0.0009、0.01),血沉方程K值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其余7项指标虽有改善作用,但无统计意义,另2项指标无改善作用。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及预防因高黏血症引起的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红花注射液 高黏血症 血液流变学 治疗 心脑血管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连续血流学监测对重症创伤患者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22例重症创伤骨折患者,给予回顾性分析,均给予连续血流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施针对性复苏策略,观察临床救治效果。结果: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5.52±2.61)d、碱剩余复常时间(9.22±1.45)h、复苏达标时间(6.71±1.33)h。复苏后中心静脉压、心排指数升高,谷丙转氨酶、血肌酐、肺血管阻力指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与复苏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复苏前后的肺动脉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连续血流学监测情况下指导临床对重症创伤骨折患者实施救治,可显著提高复苏效果,减轻对靶器官、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

  • 标签: 血流动力学监测 重症创伤 中心静脉压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视网膜动脉硬化与脑动脉血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524例视网膜动脉硬化患者的脑血流进行测定。结果524例视网膜动脉硬化患者中TCD显示有498例颅内动脉不同程度硬化,有245例显示不同程度的血流速度改变。且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不同,其TCD检测脑动脉血流异常的差别性较大,提示了脑血状况与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TCD对脑动脉硬化的临床诊断具有相对的参考价值,视网膜动脉硬化患者TCD检测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正常者,还不能否认脑动脉硬化的存在。

  • 标签: 视网膜动脉硬化 脑部 影像学诊断 血流动力学 经颅多普勒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血流学指标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78例中晚期孕妇的胎儿脐动脉血流,其中510例为正常脐血流学指标,168例出现异常脐血流学指标。结果胎儿脐动脉血流学指标的改变与脐带异常、临床病理妊娠、胎儿畸形等关系密切,并可以借此预测妊娠结局,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结论产前进行胎儿脐动脉血流学检测在判断胎儿宫内变化及胎儿畸形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于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 胎儿宫内窘迫
  • 简介:目的:分析糖肾康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流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予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必要时予利尿剂和钙通道阻滞药以控制患者血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糖肾康颗粒,两组患者均治疗2疗程后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5.56%,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血流参数值和TG、Scr、BS、BUN值均有所改善,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肾血流参数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肾康颗粒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血流阻滞情况,提高肾内血流量,用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早期 糖尿病肾病 血流动力学 肾血流参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 年 7月至 2019 年 7月 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PE)剖宫产产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血流学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了96例PE剖宫产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接受硬膜外麻醉。在麻醉前、麻醉给药后5分钟、麻醉结束后三个时间点,比较了两组产妇的血流学情况。结果 在麻醉给药后5分钟和麻醉结束后的心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外周血管阻力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轻中度PE剖宫产产妇的情况而言,应用CSEA对血流学的波动影响较小。这一结论对于临床医生在选择麻醉方式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可以更好地保障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子痫前期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床旁超声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学的临床护理 。方法:整理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床旁超声监测,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分析各组效果。结果:平均监测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低,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床旁超声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床旁超声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学的临床护理 。方法:整理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床旁超声监测,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分析各组效果。结果:平均监测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低,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床旁超声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联合使用血栓通注射液与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4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给予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沉(ESR)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高压氧与血栓通注射液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死 血栓通注射液 血脂 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