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疼痛康复医学科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74例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应发生率为2.70%,对照组为18.92%(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应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 加巴喷丁
  • 简介:目的:分析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中应用普瑞巴林联合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景德镇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普瑞巴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普瑞巴林联合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不同治疗周数的疼痛评分(VAS)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不同治疗周数的VAS评分发现,治疗前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均降低,研究组不同的治疗周数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分析,普瑞巴林联合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普瑞巴林 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甲硝唑与庆大霉素局部浸润注射封闭疗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110例资料,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完毕关闭腹膜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和庆大霉素切口周围局部浸润封闭注射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切口创面愈合率,以及治疗后切口创面愈合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为16.36%(P〈0.05),切口创面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和庆大霉素局部浸润注射封闭疗法预防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促进了切口创面的愈合,有效避免了切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甲硝唑 庆大霉素 切口感染 局部浸润
  • 简介:目的:评价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视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视神经损伤患者57例(60眼)资料,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30眼)和治疗组29例(30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血管扩张药物、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MNG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后对视力改善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1-2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4%高于对照组为50.00%(P〈0.05),以及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与MNGF联用治疗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减轻了视神经损伤程度,有效促进了视力的恢复。

  • 标签: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鼠神经生长因子 MNGF 视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内科优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脑卒中康复患者150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7)和对照组(n=73)。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神经内科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8.10±1.26)d明显短于对照组(14.25±3.22)d,护理满意度为94.81%明显高于对照组84.42%。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患者施行神经内科优质护理干预,平均住院天数短,护理满意度较高,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优质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优质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B超引导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上肢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数字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盲探方案进行麻醉引导,实验组患者则应用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痛觉阻滞时间和镇痛效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长,但实验组患者的向头延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中,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为4(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9.4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应用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B超引导 罗哌卡因 上肢手术 麻醉方案
  • 简介:氧化苦参碱具有镇静、催眠、降体温、抗癫痫、改善认知功能、保护脑神经和外周神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激活大麻素2型受体和上调电压门控钙离子N型通道表达,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合成与释放,下调γ-氨基丁酸转运体-1表达,使突触间隙γ-氨基丁酸浓度升高以及上调γ-氨基丁酸-A受体表达,从而增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功能。γ-氨基丁酸能神经功能的增强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过度表达并下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和蛋白激酶Cγ表达,从而下调电压门控钙离子L型通道的表达,抑制钙离子内流,阻滞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产生中枢抑制和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中枢抑制 神经保护 Γ-氨基丁酸 蛋白激酶CΓ
  • 简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皮肤科是常见的病症,临床表现集中在神经性疼痛,也是造成神经性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深究其发病机制可能和周围相关的神经出现一系列病理性改变有直接的关系,如常见的周围神经炎症、神经传导异常病症或是其他电生理改变病症,也可能与中枢神经机制、神经社会等各类因素有关系。就此笔者重点对发病机制展开详细的分析。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带状疱疹是感染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体内的病毒因二次复苏和复制,使得感觉神经节、神经或的其支配的皮肤出现病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作为一种专一性的人类噬神经病毒,病毒会留在整个神经轴突的颅神经节、自主神经节等部位。一旦病毒二次大量复制,年龄在逐渐增大的同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会很容易致使神经元疼痛。机体年龄的增加,免疫功能会因新陈代谢而下降,带状疱疹的发病概率也增加,在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时研究这类病症是非常有意义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损完全治愈后,机体仍旧伴有剧烈、持续的疼痛,这类疼痛表现出非常强的顽固、难治。这种疼痛会表现为深部疼痛、针刺疼痛或是电击疼痛,少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异常性、感觉异常或是感觉迟钝等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详细的发病机制在临床尚未完全被了解,大多数学者在研究时认为可能是病毒性急性感染,致使神经组织内炎症、水肿、出血或是遗留的瘢痕造成这类疾病。国外也有专家认为可能患病后患者的神经系统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的病毒有关系进而被严重损伤,致使神经元细胞的数量有非常明显的减少,脊鞘中粗神经纤维轴突出现显著胶原化,慢性炎症细胞因此被浸润,致使中枢敏感化。笔者重点为周围神经发病机制、中枢神经发病机制以及神经社会因素的发病机制展开分析。一、周围神经发病机制周围神经发病机制可分为周围神经炎症、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电生理改变三种。(1)周围神经炎症。病毒复苏后在体内大量复制,知识外周神经纤维坏死,支配皮肤表现出疱疹,炎症反应出现。感觉神经节出现炎症、出血性坏死、神经元坏死或的缺失,治疗后患者可能表现为痊愈,但部分患者会因此累及外周神经节、后根,一旦表现出病理改变机体的外周神经结构和功能会出现“非正常愈合”,致使疼痛遗留1。(2)周围神经传到异常。疼痛和费疼痛在传入神经纤维后,能够参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过程,致使发生疼痛。其中Aβ纤维作为非疼痛传入纤维,功能表现异常后,疼痛直接作用在机体上,邻近的C纤维被改变。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失神经支配,轴突因出现退行性变化,外周神经轴突、中枢神经残留的神经细胞知识疼痛发生。选择辣椒素对机体进行研究,辣椒素受体主要表达部位是初级传入神经。辣椒素受体在体内的异常热刺激有明显反应,激活后,初级疼痛传入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并出现异常敏华,故而造成慢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3)电生理改变。神经损伤致使初级传入神经元中少部分钠通道的复制RNA表达增强。钠通道聚集了部分异位冲动,点位阈值下降后,致使初级传入神经被损伤。外周神经炎症会因此持续,致使脱髓鞘甚至硬化。神经轴突膜因异常聚集致使动作点位逐渐传递,小刺激便可造成大面积动作点位,痛觉异常出现。二、中枢神经发病机制新生成的疱疹病毒在体内随着感觉神经元轴突的转运,进入外周远端轴突,外周感觉神经和皮肤表现出验证和病变,中枢投射纤维也因此出现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表现出中枢敏化。选择动物模型试验分析时,中枢C纤维末端在释放神经肽等物质,作用在N-甲基-D-天门冬氨酸盐的受体上,中枢因此表现出敏化,同时Aβ-机械感受器也会作用使得中枢疼痛信号神经元功能表现,最终出现疼痛3。但实际上,N-甲基-D-天门冬氨酸盐中的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的缓解疼痛的作用。外周神经受损还会是的板层素中C-纤维初级传入末端被受损,表现出变性,但神经素和神经生长因子可有效避免Aβ纤维的新发芽。粗有髓纤维传入后,触觉即便是在高频刺激下也不会出现疼痛;但中枢敏化一旦形成,正常非伤害性的刺激也会刺激Aβ低阈值机械受体,使得脊髓背角疼痛信号出现。在脊髓和大脑中,一般而言痛觉和触觉是分开的,但通过对动物进行试验发现二者的纤维分离表现不完全。三、神经社会因素在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对数和线性回归分析时,角色功能和个体的差异、患者治愈信心其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或是病情影响占比较高。所以在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疾病的发病机制或预防疾病阶段,从社会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对机体进行分析,也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此外因机体自身的某些基因的差异,部分患者可能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高频发生者,与之相对的部分患者则是非常不容易感染者4。四、结束语带状疱疹就是人们常说的水痘,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人体的神经造成感染从而导致患者的神经周围出现带状疱疹现象,最终形成疱疹类型的皮肤病。当患者患有带状疱疹疱疹时,身体会经常感到疼痛,而且这个疼痛感的持续时间较长,给患者的身体以及精神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抑郁、焦虑、失眠、神经高度紧张等症状。水痘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等现象。一般来说,水痘的潜伏期较短,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患者会在两到三周的时间就会出现发病症状,尤其是春冬两季,容易爆发水痘,并且具有传染性,传染方式为皮肤接触与唾液等。因此,在治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隔离,同时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疗。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病症,其是神经性和病理性结合的疼痛病症,是神经受损之后的表现。复杂的发病机制致使对这类患者展开治疗困难重重,如何对急性带状疱疹后患者的外周神经损伤,致使出现“完全愈合”,钠通道的异常表达减少,残留神经芽突再生概率减少,使得外周感觉损伤对中枢的后续影响也减小,最终中枢敏化减少,这是非常重点的研究内容。未来科技发展,这类病症的发病机制一定有所突破,对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新药开发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张颖,顾晓虹,朱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脊髓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21)4256-4261.2陈云婷,蒋宗滨,张爱民,等.夏天无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小鼠脊髓疼痛和凋亡的影响J.中成药,2018,67(4)72.3张爱民,蒋宗滨,周增华,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小鼠脊髓的自噬变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45(3)11.4舒伟,胡永生,陶蔚,等.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8,6(1)08.

  • 标签:
  • 简介:临床药师参与了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通过开展疼痛评估、药学监护,利用药学专业知识提供合理化用药建议和用药指导,并规范了镇痛药物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三叉神经痛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用的注射手段,它常用于身体受到巨大损伤、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内科患者的住院治疗过程中。静脉留置针能够减少注射扎针的次数,减轻对于以上患者的损害。但是时有发生的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还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们通过研究分析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

  • 标签: 神经内科患者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病变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4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HbAlc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8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中感觉神经、腓感觉神经、正中运动神经、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糖、HbAlc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疗效显著,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前列地尔 甲钴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医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护理效果 神经外科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行切口局部浸润时对疼痛的缓解作用和对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术前给予切口局部注射罗哌卡因;对照组、切口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分析两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量。结果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1h、术后6h、术后24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48h疼痛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0%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P<0.05。观察组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行切口局部浸润时对缓解疼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罗哌卡因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切口局部浸润 疼痛的缓解作用 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神经营养因子4(NT4)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诊的肿瘤抑郁症患者36例,设健康对照组20例。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并应用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BDNF、NGF及NT4的表达水平。结果肿瘤抑郁症患者BDNF、NGF及NT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这为针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肿瘤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4
  • 简介:目的:针对神经性皮炎患者分别采用卤米松乳膏和氢化可松乳膏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西省萍乡市皮肤病专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0.05%卤米松乳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0.05%氢化可松乳膏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起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的效果要优于氢化可松乳膏,而且治疗更安全,药物起效更快,该药物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性皮炎 卤米松乳膏 氢化可松乳膏 有效率 安全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硫辛酸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NMOSD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硫辛酸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DS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脊髓受累≥6节段、AQP4-Ab阳性、自身免疫抗体阳性与NMOSD发病1年内复发相关(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NMOSD疗效满意,可尽早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降低远期复发率。且血清AQP4-Ab阳性、其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脊髓受累≥6节段为影响NMOSD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硫辛酸 临床疗效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使用情况,总结其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6455例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病例,对适应证、疗程、给药剂量、药理作用相同药物联用、滴注速度及15例发生ADR/ADE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55例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别为未标注滴速(91.49%)、联合1~3种药理作用相同药物(35.24%)、给药剂量不适宜(29.59%)、适应证不适宜(9.34%)。15例ADR/ADE病例中,引起ADR/ADE的因素有未标注滴速(100.00%)、联合1~2种药理作用相同药物(73.33%)、给药剂量不适宜(33.33%)、适应证不适宜(13.33%)。结论:应严格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说明书使用药品,不合理用药是引起ADR/ADE的重要因素,建议药品生产厂家及时修改说明书,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内容。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 评价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腓总神经和上肢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enerveconductionvelocity,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NCV)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腓总神经和上肢正中神经的SNCV、MNCV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0%(3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

  • 标签: 黄芪桂枝五物汤 西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应用鼻饲喂养时出现不耐受的相关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间收入的所有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9例鼻饲患者进行调查,所有患者中包括46例患者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其发生率为66.67%,对所有患者的喂养不耐受状况进行分析,探究喂养不耐受的主要原因,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主要以低蛋白血症、白细胞升高、低钾血症为主,而应激性溃疡和高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发生鼻饲喂养不耐受的状况。结论在神经外科鼻饲患者中,导致患者发生鼻饲喂养不耐受的因素较多,主要与患者的各种病症状况和并发症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患者存在应激性溃疡或其他相关病症时,其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会出现明显提高,所以应当及时进行干预。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症 鼻饲 喂养不耐受 危险因素
  • 简介:1例49岁女性患者,因左侧面部疼痛1个月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眼睑下及左眼睑外侧至左鼻翼旁部位阵发性针刺样剧烈疼痛,口服卡马西平后疼痛稍缓解,用药15d后四肢开始出现皮疹伴瘙痒,逐渐加重。临床医师排除疾病因素,临床药师积极询问患者病史及用药史,查看用药情况,结合药品说明书和文献资料,考虑皮疹与卡马西平有关,建议暂停该药,改用奥卡西平治疗,检测HLA-B^*1502等位基因,并积极进行抗过敏治疗。患者皮疹好转,基因检测结果为HLA-B^*1502阳性。后行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联合奥卡西平缓解疼痛,未再使用卡马西平,患者无皮疹发生。

  • 标签: HLA-B^*1502 三叉神经痛 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