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极高频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289例鼻出血住院患者鼻内镜下的诊治过程。结果289例中235例出血点明确,出血部位以鼻中隔居多158例,下鼻道后穹窿38例,中鼻道后下部11例,下鼻甲前端28例,鼻腔黏膜弥漫性渗血14例,中鼻道上颌窦日出血6例,出血部位不明34例。对其中235例出血部位明确者给以鼻内镜下极高频电凝止血,226例(96.17%)出血停止,9例仍有少量渗血,给以全身综合治疗后出血止。结论鼻内镜下明确出血部位下给以极高频电凝止血术能准确到达出血部位,一次性止血成功;鼻出血患者给以个性化、微创干预可有效止血。

  • 标签: 鼻出血 鼻内镜 高频电凝
  • 简介: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电凝的应用已基本普及,作为手术室护士不仅要了解其使用目的,还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使病人不会因此影响康复。目的正确掌握电凝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减少临近组织损伤。为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尽快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采用间断电凝法,不同部位电凝止血所需电凝输出也不同,动静脉血管的电凝要求也各不相同,电凝止血的同时要有吸引器、脑棉片等辅助设施的配合,以保证术野清晰。结论电凝使用方法得当,术中止血效果好,术后病人恢复较快。

  • 标签: 双极电凝 神经外科 手术 电凝输出 止血
  • 简介: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肿瘤、尿道狭窄的方法与疗效。方法用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行前列腺切除(PKRP)56例,行浅表性膀胱肿瘤切除(PKRBT)24例,尿道狭窄电切3例。结果83例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肿瘤及尿道狭窄安全有效。

  • 标签: 等离子体双极电切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肿瘤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手术中实施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胸心血管外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9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心内直视手术中射频消融术的治疗,分析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手术治疗疗效。结果:69例心房颤动患者手术后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期内径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手术前(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对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心内直视手术中射频消融术干预的临床疗效较为明显,能减少一系列心房扑动、交界性心律、阵发性心房颤动及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心内直视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治疗优良率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PKRP术治疗BPH患者9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治疗BPH患者132例,对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PKRP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TURP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随访IPSS、Qmax和PRV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KRP具有安全性高、视野清楚、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小,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BPH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穿刺造瘘辅助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 2016年 5月 -2018年 6月 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电切组选择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膀胱穿刺造瘘辅助组选择经膀胱穿刺造瘘辅助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分析手术的出血总量、手术耗时、尿管留置时间、切除组织的重量;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膀胱穿刺造瘘辅助组效果、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手术的出血总量、手术耗时、尿管留置时间、切除组织的重量、并发症和常规电切组比较有优势, P< 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经膀胱穿刺造瘘辅助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膀胱穿刺造瘘辅助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技术制备盐酸二甲胍包衣片。方法 以30 min 溶出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并优化了各辅料的用量和包衣增重等处方因素。以参比制剂为对照,比较了优化包衣片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结果 制得的盐酸二甲胍片符合30min内溶出率超过80%的要求。结论 3批验证产品的工艺重现性良好、质量稳定。自制与参比制剂在四种溶出介质中溶出行为相似。

  • 标签: 盐酸二甲双胍 片剂 体外溶出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PKRP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BPH159例,年龄58-95(平均70.6)岁,按Rous标准:前列腺增生Ⅱ度60例、Ⅲ度73例、Ⅳ度26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28-136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50-200ml,平均80ml;未发生电切综合征和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管3-6d,平均4d,平均住院时间8d。全部患者术后随访4-12个月,IPSS由(29.0±3.5)分下降至(6.5±3.0)分,QOL由(5.1±0.5)分下降至(1.6±0.5)分,剩余尿量(PVR)由(95±30)ml减少至(15±5)ml,最大尿流率(Qmax)由(6.8±2.5)ml/s上升至(23±3.0)ml/s。结论经尿道PKRP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BPH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目的探究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研究对象为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研究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参照组均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有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但较人工股骨头置换相比,手术操作复杂,术中出血量多。

  • 标签: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颈骨折 高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参与研究,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实验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术中和术后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剩余尿量更少,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更短,最大尿流率、QOL评分更高,IPSS评分更低,存在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术后康复快、生活质量高。

  • 标签: 经尿道 等离子双极 前列腺切除术 大体积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巴比妥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该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发挥对神经系统的镇静作用,对于发挥麻醉以及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该药物的产生是基于巴比妥酸衍生而来,主要包括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三种主要类型。为了更好的对巴比妥类药物片剂和原料药进行分析,本研究探索谱法在分析巴比妥类药物的灵敏性、精准度及各项控制条件设置情况,为巴比妥类药物的谱检测分析提供指导和借鉴。

  • 标签: 巴比妥类药物 极谱法 精密度 峰电流
  • 简介: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早期复综合征(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ERS)患者误诊25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标签: 早期复极综合征 误诊
  • 简介:目的通过指标优化全蝎白术混合发酵品水提工艺并探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超声提取法,以总多糖及总蛋白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超声时间、pH及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综合考虑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混合发酵品水提工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试验。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60min、pH=11及料液比1∶60。在此条件下,全蝎白术混合发酵品中总多糖得率为41.316%,总蛋白得率为16.618%,综合评分达到最高。体外抗肿瘤结果显示发酵后效果更显著。结论通过指标优化全蝎白术混合发酵品水提工艺条件,可以同时兼顾蛋白及多糖两种抗肿瘤有效成分,获得具有优良抗肿瘤活性的水提液,可为后续抗肿瘤试验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全蝎白术混合发酵 双指标 总蛋白质 总多糖 正交试验
  • 简介:本研究考察了不同工艺因素对氯芬酸钾(DFP)颗粒及胶囊的物理特性、体外溶出度、短期和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湿法制粒方法,制备DFP颗粒,制粒溶剂中水/乙醇比例越低,所生成总有关物质越少。与50℃或60℃干燥相比,湿物料在70℃干燥时,有关物质生成更多。DFP颗粒制备过程中,药物对强光比较稳定。水/乙醇溶剂比例为1:4时,DFP颗粒的粒度较小,休止角较大。4种不同水/乙醇溶剂比例制备的DFP颗粒,其10分钟溶出度均低于2%,而30分钟溶出度可达95%。DFP胶囊(水/乙醇,1:4)的有关物质显著低于DFP胶囊(水/乙醇,1:0)。在高温(60℃)或强光(4500±500Lux)下保存10天,DFP胶囊稳定性差,但在高湿条件(92.5%RH)比较稳定。在长期稳定性试验条件(25±2℃,60%±10%相对湿度)下保存12个月,DFP颗粒的稳定性优于DFP胶囊。2个月长期稳定性数据表明,胶囊材料种类对DFP的稳定性无影响。总之,DFP颗粒对溶剂种类和干燥温度敏感,而DFP胶囊须在低温、避光条件下保管。

  • 标签: 双氯芬酸钾 湿法制粒 物理特性 影响因素试验 长期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肾镜EMS气压弹道微创联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镜EMS气压弹道微创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更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患者中采用肾镜EMS气压弹道微创联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肾镜EMS气压弹道微创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单极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治疗BPH的围手术期数据、功效及术后生活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泌尿外科的137例BP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0例PKRP和67例TURP。分析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疗效。结果:两组在年龄、前列腺体积、PSA、IPSS、QOL、Qmax、残余尿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KRP组在术中出血量、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TURP组;然而,其在手术时间大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KRP组IPSS及QOL评分略小于TURP组(P<0.05);而两组在Qmax及残余尿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PKRP在治疗前列腺增生安全性、术后康复时间及生活质量均略优于传统的TURP。然而,在术后短期疗效上两组未有明显差异。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急性后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PMPPE)在急性阶段以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浅层多灶性黄白色损害为特征,病变限于后部,彼此融合。数周后病灶吸收,呈浅淡的边界清楚的色素脱失斑。1968年Gass首先报告并认为病变损害局限于视网膜色素上皮水平,命名为APMPPE。现就有关该病的临床表现,造影表现(同仁医院最新标准),视网膜电图改变,视野改变以及病因和治疗加以综述,使广大临床医生对此病具有更深更新的了解。

  • 标签: 色素上皮病变 急性后极部 多灶性 鳞状 视网膜电图改变 APMPPE
  • 简介:本文用一阶导数差示脉冲谱法(FDDPP)对链霉素、青霉素G、土霉素,用二阶导数差示脉冲谱法(SDDPP)对氯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进行了定量研究。链霉素、青霉素G、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分别在200~700μg·ml-1,35~210μg·ml-1,10~60μg·ml-1,32~192μg·ml-1,150~900μg·ml-1,80~480μg·ml-1的范围内与导数差示脉冲谱峰幅值呈极为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链霉素、青霉素G、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的峰电位、检测限分别为0.100V,5.6×10-8mol·L-1,-1.400V,8.0×10-9mol·L-1,-1.536V,6.9×10-7mol.L-1,-0.060V,60×10-9mol·L-1,-0.370V,4.6×10-8mol·L-1,和-0.105V,7.2×109mol·L-1。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

  • 标签: 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DDPP) 链霉素 青霉素 土霉素 氯霉素 卡那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