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三种市售阿司匹林肠片的度,评价药品内在质量。方法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中药物浓度,以威布尔分布拟合参数,经双侧t检验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阿司匹林肠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但其体外度测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阿司匹林肠片制剂质量稳定、可靠,但其内在质量仍有待提高。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体外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厂家的三黄片的度进行测定和比较,不同厂家三黄片的度比较使用SPSS中的GeneralLinearModel分析不同时间点下不同厂家三黄片的度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5个不同厂家相互之间的度有显著差异(Sig.<

  • 标签: 三黄体外 体外溶 出度考察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复方丹参片的体外度。方法以500ML0.1mol/LHCl为溶剂,转速为100r/min,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计算复方丹参片的累积度,提取参数(T50,Td,M)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不同批号的复方丹参片度参数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必要增加复方丹参片的度测定以控制其质量。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溶出度 崩解时限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氟康唑(Fluconazole,FCZ)是新型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和优良的药动学特点。美国药典23版和中国药典1995年版对其制剂尚未收载。笔者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了两种胶囊的体外度。1仪器和药品1.1仪器Du—70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BECKMAN);ZRS—4型度测定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TG328A型

  • 标签: 氟康唑胶囊 体外溶出度 氟康唑溶液 计算机拟合 溶出度试验 累积溶出百分率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罗红霉素胶囊体外方法开发及建立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体外相关性研究比较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5种不同介质中曲线,以评价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的药品体外的质量一致性。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度检测方法结合pH-饱和溶解度试验、滤膜吸附考察、溶液稳定性等试验来确定罗红霉素胶囊的测定方法;并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比较在5种不同介质中的曲线。结果所建立的罗红霉素胶囊度测定方法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罗红霉素对照品在16~200µg/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滤膜吸附试验证明滤膜对本品无吸附作用;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5种不同介质中稳定性良好。参比制剂除在pH1.2盐酸溶液中外,在其他四种介质中批间均一性均较好,而在5种介质中比对,曲线的相似因子均大于50%。结论所建立的罗红霉素胶囊度方法符合《中国药典》相关技术要求,且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五种介质中f2相似因子均大于50%,说明二者在五种介质的体外出行为基本一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中药丸剂体外的因素。方法:收集中药丸剂相关文献,做出总结与分析。结果:通过整合相关文献,影响中药丸剂效果的因素有两点:其一,原料物料的性质不同,制作丸剂所使用的辅料。其二,制备工艺:药粉的粉径、制作中药丸剂的方法、采取的烘干方法。结论:在众多导致中药丸剂的因素中,材料的不同性质是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在药辅合一的理论下,进行中药丸剂的研究,旨在为丸剂辅料的合理利用开辟全新的道路。

  • 标签: 中药丸剂 药辅统一 物料性质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盐酸胺碘酮胶囊的体外度,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维甲酸RA自乳化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及体外出行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维甲酸RA自乳化制剂的药物含量,与市售胶囊比较,考察RA自乳化制剂体外出行为.结果:与市售胶囊剂相比,以水为介质,维甲酸RA自乳化制剂15min可以80%以上,而市售胶囊只不到5%.自乳化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

  • 标签: 自乳化释药系统 药动学 体外溶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固体药物制剂的体外度开展统计学评测分析。方法:结合相似因子统计方法,对于体外度进行计算,选择调查对象的一种品种的不同处方,三批制剂开展测算了解体外度的计算结果,通过相似等效限度法对结果进行计算,比较三批试验药品的结果相似程度。结果:经过计算相似因子分别为49.5、61.7和86.4,从分析的结果来看,该批药品三制备的制剂度与文献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通过相似因子法可以对固体药物制剂的体外度进行有效测算,该种方法较为简单,能够设计了解试验药品与对照药品的度差异情况,通过等效限度计算方法,了解试验药品和对照药品在相似程度方面的差异得出具体结果,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固体药物 药物制剂 体外溶出度 相似因子算法
  • 简介:目的考察影响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体外度的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以度为考察指标,对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制剂配方筛选,考察可能影响度的因素。结果按优化配方制备的分散片较好,分散较快。结论优选配方制备的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度较好,影响度的主要因素为聚维酮k30浓度、羧甲基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

  • 标签: 盐酸洛美沙星 喹诺酮 敏感细菌 感染
  • 简介:目的通过制备固体分散物提高西尼地平体外速率。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和物理法制备固体分散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西尼地平以无定型状态分散在载体中,并进行了药物体外度的测定。结果固体分散物的体外速率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物的体外速率。DSC图谱检测能充分说明采用溶剂—融法能够形成较好的固体分散物,药物与载体的晶体吸收峰已经消失。结论形成稳定固体分散物后制成制剂,体外度显著提高。

  • 标签: 固体分散物 西尼地平 体外溶出度 体外溶出速率 药物 法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固体药物制剂的体外度的统计学结果。方法:本实验通过相似因子法将药物分为药物1组、药物2组、药物3组和对照组,对比不同分组药物的体外度检验结果,通过相似因子和Q值的比较阐述不同分组药物与对照组药物是否相似。结果:药物1组1h后、3h后、6h后、12h后测量体外度检验结果分别为26.37±2.92、64.20±1.98、87.44±3.07、98.85±2.77,药物2组1h后、3h后、6h后、12h后测量体外度检验结果分别为27.36±3.88、65.20±3.24、84.48±4.20、94.31±1.97,药物3组1h后、3h后、6h后、12h后测量体外度检验结果分别为18.96±2.82、47.66±3.41、73.80±2.60、82.99±3.12,对照组药物1h后、3h后、6h后、12h后测量体外度检验结果分别为38.55±2.75、60.24±1.84、77.63±1.58、95.89±2.20;药物1组体外度Q值和相似因子统计学结果分别为703.6、50.7,药物2组体外度Q值和相似因子统计学结果分别为1029.4、68.0,药物3组体外度Q值和相似因子统计学结果分别为482.9、82.6。结论:固体缓释药物制剂的体外度的统计学结果中相似因子均在50~100之间,因此药物1组、药物2组、药物3组和对照组药物都比较相似,但是药物3组的相似因子>药物2组>药物1组,因此药物3组与对照组药物最相似。

  • 标签: 固体药物制剂 体外溶出度 统计学评价
  • 简介:目的通过纳米骨架给药技术提高难溶性药物缬沙坦的体外度。方法应用旋转蒸发法制备缬沙坦口服纳米骨架制剂,以度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优化处方的纳米骨架制剂与市售制剂在不同pH介质中的体外出行为进行对比研究,并对优化处方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筛选的优化处方为:Valsartan:Sylysia350:EudragitL100-55=1:2:2。与市售制剂相比,优化处方的纳米骨架制剂在pH=1.2、pH=4.5和水中有更好的出行为。结论纳米骨架制剂能够提高缬沙坦的体外,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药剂学 纳米骨架 旋转蒸发法 溶出度 缬沙坦
  • 简介:为制备麝香保心分散片和考察冰片的体外度,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崩解剂,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羧甲基纤维素钙为胀性辅料、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为粘合剂,制备麝香保心分散片;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冰片为测定指标。考察其体外度。结果表明,按最佳工艺制备的麝香保心分散片在20±1℃水中于15s内可完全崩解且分散均匀,冰片的T50值为2.02min。结论:麝香保心分散片遇水崩解迅速,指标性成分冰片的速率明显高于麝香保心丸。

  • 标签: 麝香保心分散片 冰片 体外溶出度 崩解剂 制备 心血管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制备壳聚糖(CTS)-三七总皂苷(PNS)缓释微囊的工艺条件,确定微囊的缓释作用。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学学交联技术,制备壳聚糖-三七总皂苷微囊,并考察微囊的基本特性及其体外性能。结果微囊的最优工艺条件为3%壳聚糖溶液,壳聚糖/三七总皂苷为2:1,在60%下交联2h.结论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药物释放速度较缓慢,缓释效果明显。

  • 标签: 三七总皂苷 壳聚糖 微囊 缓释
  • 简介: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液中药物浓度.测定了含不同浓度的单甘酯(0.255%,0.676%,0.967%)和吐温BSO(0.251%,0.683%,0.969%)阿司匹林肠片的情况.结果表明单甘酯和吐温-80能有效地改善肠片的崩解,并影响阿司匹林的度.0.255%的单甘酯和0.251%的吐温-80对整个出过程有加速作用.

  • 标签: 溶出度 阿司匹林 单甘酯 吐温-80
  • 简介:崩解时限取优选处方分散片6片,分散片(dispersibletablets)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考察辅料对其崩解时限、混悬液稳定性的影响

  • 标签: 体外溶 出特性 分散片制备
  • 简介:目的:考察二至丸水蜜丸和配方颗粒中5种药效活性成分的情况,比较这些成分在2种剂型中的体外特点。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C度测定法,采用第二法桨法,转速75r·min-1,测试不同介质(水,30%乙醇,0.1mol·L-1盐酸和pH4.5,6.8的磷酸盐缓冲液)。利用UPLC测定2种剂型中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女贞苷、木犀草素和齐墩果酸5种药效成分的体外度,比较2种制剂的出行为。结果:在各个介质中,二至丸2种不同制剂中各活性成分的出行为差别很大,配方颗粒中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女贞苷在各个介质里都能快速溶出量高(〉85%);而水蜜丸中木犀草素和齐墩果酸只能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很少的量(〈30%)。从差异因子和相似因子分析,2种制剂中相同成分的曲线无相似性。结论:和水蜜丸相比,配方颗粒中活性成分的累积出量更高,且在同一种介质中,能更多的药效成分。说明在体外方面,配方颗粒这种新型的中药形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建立的度方法可以应用于二至丸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二至丸 配方颗粒 水蜜丸 体外溶出度 红景天苷 特女贞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