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47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实施射频消融,对其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治患者疗前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治疗后为疼痛评分为(2.03±1.26)分,明显比治疗前(6.37±2.13)分更低(P<0.05),下降超过3分,下降情况为优;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为10.64%。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患者效果总体较好,术后出现并发症较少,值得应用。

  • 标签: 双极射频消融术 混合型颈椎病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的围期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9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及房颤的射频消融手术围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相应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术后住院期间患者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2.0%。结论对于心脏病变合并房颤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上要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必要的心理护理,术后通过对患者心功能的支持、术后人工瓣膜抗凝治疗的指导及肺部呼吸功能的护理是该手术术后护理的关键。

  • 标签: 瓣膜置换 心房纤颤 双极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射频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伴头痛及上肢放射痛患者36例,年龄35~68岁,性别不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低温等离子消融组和射频热凝组,各18例。两组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分别于责任椎间盘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射频热凝。记录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时的数字模拟评分(VAS)及VAS≤3分的例数,并评估术后1周、6个月时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230,P<0.05);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0,P>0.05)。与射频热凝组比较,术后1周低温等离子消融组镇痛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4%(17/18例)比88.9%(16/18例),P<0.05]。两组术后6个月镇痛有效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射频热凝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声音嘶哑、咽部不适。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射频热凝均能有效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性痛症状,但等离子射频消融近期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颈椎病 等离子消融术 低温 双极射频热凝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27例经皮肝穿刺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消融联合内支架置入(胆管射频消融组),18例行单纯内支架置入(单纯胆管支架组)。观察手术安全性、并发症及近期疗效情况。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支架通畅率及患者生存时间。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胆管射频消融组手术操作时间平均58.6min(42.0~70.0min),较单纯胆管支架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45.0min(35.0~60.0min)有所增加(P=0.003)。两组患者中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两组患者的胆管感染、腹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均明显改善。治疗后3个月胆管射频消融组胆管支架通畅率为100%(8/8),单纯胆管支架组为50%(7/14),P=0.022;6个月时分别为100%(6/6)和0,两组比较,P=0.036。胆管支架中位通畅时间,胆管射频消融组为189d(Q1,92d;Q3,279d),单纯胆管支架组为87d(Q1,82d;Q3,161d),两组比较,P=0.001。在治疗后6个月,胆管射频消融组生存率为66.7%(6/9),单纯胆管支架组为11.1%(2/18),两组比较,P=0.006。9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3.3%(3/9)和0,两组比较,P=0.029。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胆管射频消融组189d(Q1,100d;Q3,279d),单纯胆管支架组118d(Q1,96d;Q3,171d),两组比较,P=0.028。结论经皮肝穿刺胆管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安全可行,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支架置入,可延长支架的通畅期和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支架 恶性胆管梗阻 双极射频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同期施行射频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AF)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施行射频迷宫手术10例入治疗组,同期随机的10例瓣膜置换合并房颤患者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PB(体外循环)时间、超声心动图等各项指标,评价射频消融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全组病例无死亡,超声显示左心房比术前明显缩小,治疗组术后1、3、6个月窦性心律分别为80.0%、90.0%、80.0%,对照组分别为10.0%、10.0%、0%。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同期施行射频迷宫手术治疗AF安全有效。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脏外科手术 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手术中实施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胸心血管外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9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心内直视手术中射频消融的治疗,分析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手术治疗疗效。结果:69例心房颤动患者手术后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期内径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手术前(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对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心内直视手术中射频消融干预的临床疗效较为明显,能减少一系列心房扑动、交界性心律、阵发性心房颤动及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心内直视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治疗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取我科室2017年9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2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双极射频 消融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射频消融射频消融的护理,去除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烦恼,避免这些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或用药时间相关的副作用,也可去除因反复心律失常对患者生理与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 标签: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连续133例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治疗合并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13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瓣膜置换同期采用射频消融系统,用改良迷宫手术路线治疗合并房颤。其中男40例,女93例,年龄21-68岁,二尖瓣置换92例,瓣膜置换4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型56例,同期行血栓清除47例。术后服用胺碘酮3-6个月。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常规心电图。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当日恢复窦性心律123例,房扑2例,房颤7例,交界性心律1例,转窦率为92.5%。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112例,房扑6例,房颤15例,转窦率为84.2%。术后12个月窦性心律112例,3例基础心律为窦性有间断房扑发作,房颤18例,转窦率为86.5%。结论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治疗合并房颤安全、简便,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瓣膜置换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使用三维标测系统可以观察心脏内导管的位置,医生可以更方便的标测心律失常的部位,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射频消融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收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状腺射频消融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后的肿块体积以及结节所效率,甲状腺功能等。结果治疗后结节体积显著缩小且实性结节的结节缩小率都要较囊性结节的更高(P<0.05),一次完全消融率达91.67%,经1年随访,总有效率达100%。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无变化(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以及美观度均较好且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甲状腺射频消融术 甲状腺结节 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了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介入中心行心脏射频消融的1620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与护理经验总结。认为做好射频消融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焦虑心理,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术前 术中 术后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124例患者接受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性36例,女性88例,年龄29-69岁,房颤时间1-12年,左心房直径为43-82(57.48±15.14)mm。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先行射频消融手术,124例患者中同期接受二尖瓣置换103例、瓣膜置换21例。另外,同期血栓清除17例、三尖瓣成型41例(包括16例使用成型环),毕均置人心外膜临时起搏器。记录术前,手术当日,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心电图。结果返监护室后窦性心律113例(91.13%),交界性心律7例(5.64%),房颤4例(3.23%)。手术死亡1例(0.8%),123例痊愈出院。出院时窦性心律105例(85.37%),交界性心律4例(3.25%),房扑4例(3.25%),房颤10例(8.13%)。术后6个月内常规口服胺碘酮200mg,1次/d。术后6个月后窦性心律转为房颤1例,房颤转为窦性心律4例,房扑转为窦性心律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结论瓣膜置换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合并房颤,操作简单、安全,早期疗效好。

  • 标签: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
  • 简介:摘要回顾并总结36例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术后护理要点。提出术后监护循环功能、呼吸系统,加强胺碘酮使用的护理和胸腔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重视抗凝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做好出院回访。

  • 标签: 心房颤动 胸腔镜 射频消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