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经中间入路法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术治疗,观察组为中间入路,对照组为外侧入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2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入路CME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应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癌 系膜切除 完整结肠 中间入路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儿科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结合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为儿科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4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K-B纸片扩散法测定并判读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以D-试验法测定克林霉素的诱导型耐药。结果:测得的49株葡萄球菌中,其中6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较为敏感,21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为耐药,13株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较敏感(但采用D-试验示阳性),9株对红霉素为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但采用D-试验示阴性);在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中,D-试验阳性率为59.09%,所有菌株D-试验阳性率为26.53%。结论:医院儿科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微生物室应在开展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加用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以此指导儿科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

  • 标签: D-试验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诱导型耐药
  • 简介:吹口哨该健身法老少成宜,可以锻炼腹式呼吸,提高肺活量,并能锻炼脸部肌肉,有美容效果。具体做法是:深吸一口气,然后撅起嘴巴,模仿吹口哨的姿势,慢慢将气吐尽。

  • 标签: 养生法 易学 腹式呼吸 美容效果 健身法 肺活量
  • 简介:目的优选丹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丹参的提取工艺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的丹参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70%乙醇在70℃下加热回流提取90min。结论优选得到的丹参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 标签: 回流提取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优化灵芝三萜的回流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研究乙醇体积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灵芝三萜提取率的影响,筛选最优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获得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浓度73%、提取温度76℃、提取时间120min、液料比16:1。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灵芝三萜的提取率为6.91mg·g^-1,与理论值(6.93mg·g^-1)相比,相对误差较小,为0.34%。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灵芝三萜的水浴回流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灵芝三萜的提取生产。

  • 标签: 灵芝 三萜化合物 回流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 简介:目的优化复合酶酶解辅助水提取戈宝红麻叶总黄酮的小试工艺条件。方法对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酶用量、pH值等条件进行单因素考察,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设计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进行考察,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的提取条件:温度50℃,酶量0.16mL·g-1,pH值为5.5,料液比为1:20,时间1.5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到2.74%。结论酶解辅助提取戈宝红麻叶总黄酮效果较好,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戈宝红麻 纤维素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优选强肾益精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松果菊苷转移率和总多糖提取量为指标,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综合加权评分,优选强肾益精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处方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为60min。结论该优选的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稳定可行。

  • 标签: 强肾益精颗粒 松果菊苷 总多糖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优选蜜制金樱子炮制工艺。方法以蜜制金樱子总皂苷、总酚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加蜜量、烘制温度、烘制时间、闷润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上述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优炮制工艺参数为:加蜜量25%,烘制温度160℃,烘制时间9min,闷润时间3h,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0.02%。结论最终筛选出的参数对蜜制金樱子的炮制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金樱子 蜜制 总皂苷 总酚酸 炮制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胸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胸外科实习的10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和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出科理论与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认为临床路径带教方法能够使带教老师为护生主动讲授理论知识和创造学习机会,科室教学方法灵活,认为自己较圆满的完成了实习计划(P〈0.05)。结论在护生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的带教方法,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 标签: 临床路径 临床带教 满意度
  • 简介:1例80岁男性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长期口服华林钠(3mg,1次/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0~3.00。因肺部感染伴发热加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1次/8h)静脉滴注、复方氨林巴比妥(2ml)肌内注射、洛索洛芬钠(30mg)口服等。加药前凝血酶原时间(PT)27s,INR2.45。2d后,患者出现痰中带血。次日停用华林钠。停用华林钠第2天,患者突发左上腹剧烈胀痛并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当日PT42s,INR4.46。次日腹部超声检查示左侧腹直肌内有4.5cm×2.7cm×1.5cm囊性结构,腹部CT检查见左侧腹直肌内圆形高密度影,考虑左侧腹直肌内血肿可能性大。立即给予维生素K110mg,1次/d肌内注射,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换为头孢他啶。2d后,患者腹痛基本消失,PT16s,INR1.11。1周后恢复口服华林钠(起始量2.25mg,1次/d),并根据INR调整剂量。1个月后腹部超声复查示血肿明显减小(3.5cm×0.8cm)。

  • 标签: 华法林 腹直肌 血肿
  • 简介:目的探求华林常规剂量方案下抗凝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华林3mgqdpo用药且超过5天未调整用药患者,分析华林抗凝效果,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血液样本并检测患者VKORCl和CYP2C9基因型,统计分析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对华林抗凝的作用与影响。结果52人(54.74%)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低于1.8,22人(23.16%)3mg方案下INR值大于2.5,仅有21人INR值落在1.8~2.5之间,达标率22.11%。分析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对华林稳定剂量的作用与影响,仅发现年龄因素与INR值相关。结论多数患者华林常规剂量应用INR值未达标。未发现遗传因素在常规剂量患者中的影响,发现年龄与这类患者相关。

  • 标签: 华法林 常规剂量 VKORC1 CYP2C9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考察阿司匹林与华林联用肠吸收变化情况。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分肠段单向肠灌流模型,应用重量校正灌流液体积,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阿司匹林、华林对映体的浓度,分别计算其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定量比较单用组、联用组和诱导组中阿司匹林、S和R-华林的肠吸收差异。结果:与单用华林组相比,合用阿司匹林组中S和R华林的吸收无明显变化(P>0.05),阿司匹林诱导组中S和R-华林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吸收显著降低(P<0.05);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合用华林组和华林诱导组中阿司匹林在各肠段的吸收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对华林对映体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吸收有抑制作用,且不存在立体选择性,而华林对阿司匹林的吸收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阿司匹林 S-华法林 R-华法林 肠吸收 HPLC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医疗质量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核心,客观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准确、全面反映医疗服务情况对医院持续改进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任何单一指标都不能独立地评价其质量高低,必须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才能全面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Topsis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不用对指标赋权,充分利用资料所反映的统计信息对参评对象做出评价,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合理方法。

  • 标签: 医疗质量综合评价 三级综合医院 TOPSIS法 医院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方法 管理工作
  • 简介:林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凝药,但其疗效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其中基因多态性是导致华林剂量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与华林剂量相关的基因,为临床林个体化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华法林 基因多态性 给药模型 个体化用药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磺啶新林胶囊中盐酸溴己新、盐酸氯丙那林、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Eco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0015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0.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3.0)(52∶48)为流动相,流量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4个成分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85%-99.5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磺啶新林胶囊中盐酸溴己新、盐酸氯丙那林、磺胺甲(口恶)唑和甲氧苄啶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磺啶新林胶囊 盐酸溴己新 盐酸氯丙那林 磺胺甲噁唑 甲氧苄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e、Rb1、Rd和三七皂苷R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YMC-PackPro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结果测得三七皂苷R1在50.10-501.00ng、人参皂苷Rg1在151.02-1510.20ng、人参皂苷Re在32.01-302.10ng、人参皂苷Rb1在102.23-1022.30ng、人参皂苷Rd在16.32-163.2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收回率在95%-105%之间。结论该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复方血栓通胶囊 人参皂苷
  • 简介:目的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设计试验,优化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结果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9min,大豆卵磷脂与Tween80的质量比10:1、大豆卵磷脂与药物的质量比17:1,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的包封率为80.93%,平均粒径为(150.6±11)nm,zeta电位为(-23.76±2.3)mV,具有较好的体外缓释作用和较高的体外透皮性。结论响应曲面优选的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实用可行。

  • 标签: 原花青素 柔性纳米脂质体 响应曲面法 体外缓释 透皮吸收
  • 简介:林是最古老、最常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临床上广泛用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预防,减少关节置换手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外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非瓣膜病房颤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华林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全因死亡率降低26%[2]。华林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通过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使环氧型的维生素K不能向还原型的维生素K转变,导致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以及蛋白质C和蛋白质S的谷氨酸残基无法进行羧化,停留在无凝血活性阶段,从而产生抗凝作用。华林的治疗窗较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时不同患者实际剂量的差异可达10倍以上。剂量不足难以产生有效的抗凝作用,过量则可导致出血,危及生命。剂量达标成为困扰临床医师和患者、制约华林应用普及的最重要问题。尽管口服华林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首选治疗,但目前我国房颤患者华林使用率极低。

  • 标签: 华法林 个体化给药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基因组学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相对危险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