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20年来关于中医病名胸痹的病名沿革、基本病机、治疗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手段进行了汇总。证明了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法体系已经比较完备,有大量文献证明中医药治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收效良好,临床实践中应当加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肩难产的预防和Gasbin对肩难产的处理。方法根据Gasbin操作标准对临床3例肩难产孕妇进行助产,并对操作过程的成功和失败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Gasbin成功用于3例肩难产病例,除1例出现新生儿头皮血肿外,未出现其他母儿并发症。结论Gasbin可有效处理巨大儿的肩难产,减少了肩难产中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肩难产 Gasbin法 巨大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培养、夹层杯用于结核杆菌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攸县人民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208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肺部感染、咳嗽、咯血的患者,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后分别进行PCR、痰培养、夹层杯涂片试验技术检测,比较三种技术阳性检出率及检测时间。结果PCR技术对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40.87%,痰培养检出率23.08%,夹层杯痰涂片检出率19.23%;PCR技术检出率高于夹层杯涂片、痰培养(P<0.05),痰培养检出率略高于夹层杯涂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样本进入实验室到发出报告时间,夹层杯涂片、PCR技术明显短于痰培养,且夹层杯涂片时间短于PCR技术(P<0.05)。结论 PCR技术、培养、夹层杯涂片检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价值,其中夹层杯涂片、PCR技术检测时间短、检出率高,且夹层杯涂片检测时间更短,但夹层杯涂片检出率略低,故需要临床更进一步研究。

  • 标签: PCR技术 培养法 夹层杯涂片法 结核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常规检验中应用静脉采血、末梢采血临床疗效。方法:择选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之间填写自愿参与研究报告单并展开健康体检的100例进行分析,血常规受检中,末梢采血的一组视为对照,静脉采血的一组视为观察,对比两组WBC (x109/L)、MCHC(g/L)、Hct、PLT (x10*/L)、RBC (x102/L)、Hb (g/L)指数差异。结果:观察组PLT (x10*/L)、RBC (x102/L)、Hb (g/L)指数偏高,WBC (x109/L)、Hct指数偏低,MCHC(g/L)数值相似无明显差异,(P

  • 标签: 静脉采血法 末梢采血法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本文报道了作者设计的捆扎套管式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术中首先将自制的管状支架置于包皮与头之间,然后结扎欲切除之包皮即完成手术。本术式简单、易操作,并具有无切口、不出血、不缝合、不拆线的特点;患者排尿方便,术中痛苦小,无需换药,伤口愈合整齐,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术式 疗效 套管捆扎法
  • 简介: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药物的群体药动学参数估算。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十年来大量运用该研究的论文进行归纳整理,介绍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牙拔除术是口腔科门诊最常见,最基本的治疗性手术,而其中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因牙齿周围阻力及牙体本身的解剖变异,操作空间有限,拔除时难度大或常发生断根,易造成术后疼痛、肿胀、出血,或一定程度的全身反应,亦或造成某些并发症如下牙槽神经损伤等。传统拔除术常采用凿骨劈冠和敲锤增隙,局部创伤大,患牙易被推挤移位,可能进入舌下间隙或颌下间隙,甚至造成颌骨骨折等并发症;而且劈冠的方向不易确定,锤击时强烈的震动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损伤。我院自2010年起,引进了微创拔牙理念和技术,采用标准化器械、微创化技术、规范化操作,拔除下颌低位埋伏第三磨牙136例,现将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微创拔牙 低位阻生智齿 传统拔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松拳手背静脉穿刺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医院核医学科接受^99锝^TC亚甲基二膦酸注射液(云克)静脉注射治疗的清醒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手背静脉采用松拳法进针,对照组采用握拳法进针。观察2种静脉穿刺是否一次性成功、漏针情况,并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估患者对疼痛的反应。结果经观察,观察组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漏针率为6.3%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穿刺时患者所感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拳手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高,漏针率低,疼痛感轻,是一种可推广于临床的静脉穿刺好方法。

  • 标签: 松拳法 握拳法 手背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次与多次根管充填术对隐裂性牙髓炎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56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根管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28例:多次根管治疗)与B组(28例:单次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个月,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B组(P>0.05)。此外,B组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96.43%)高于A组(P

  • 标签: 单次根管治疗 多次根管治疗 隐裂性牙髓炎
  • 作者: 周小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重庆市开州区精神卫生中心周小艳摘要: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使精神卫生服务更加的规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并且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了实施,在2018年被修改。本文此次主要讨论《精神卫生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主要讲述了在《精神卫生法》实施之后在各个医院或者精神病院中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内科用活血化瘀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2022年7月本院中医内科接诊病人8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活血化瘀,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56%,和对照组80.49%相比更高(P<0.05)。关于sf-36评分: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内科用活血化瘀,病人的预后更好,疗效提升更加明显。

  • 标签: 活血化瘀 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以硬膜外麻醉方案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收治自然分娩产妇计128例,随机分为行常规分娩对照组(n=64)与并行硬膜外麻醉镇痛实验组(n=64),对比两组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对自然分娩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镇痛能够明显患者产妇疼痛,有助于缩短产程,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镇痛安全可靠。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产妇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舒地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舒地尔20mg/次,2次/d,14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并观察有无头痛、恶心、腹泻、皮疹、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结论法舒地尔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 标签: 盐酸法舒地尔 RHO激酶抑制剂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牙龈出血采用碘酊棉球填塞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7月本院92例牙龈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通过数字随机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碘酊棉球填塞法治疗),各46例,对比分析两组止血疗效与止血时间。结果:研究组止血疗效明显更高,止血时间更短,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牙龈出血 碘酊棉球填塞法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翻转课堂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50名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人员进行研究。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见习人员的分组依据,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分别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翻转课堂来完成对照组及实验组见习人员带教任务,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带教效果、见习人员带教满意度,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带教效果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两组在视频评价、临床思维、实践操作、理论测试方面的评分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见习人员中对带教工作持满意态度的人数分别为19人及23人,占比分别为76.00%及92.00%,组间对应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带教模式。

  • 标签: 肝胆外科 临床见习 带教 翻转课堂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患者使用活血化瘀的应用疗效评价。方法:择取我院中医内科110例患者分为两组,运用不同医治方式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组55人,活血化瘀诊治患者。对照组55人,常规治疗。结果:分析组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83.64%,P

  • 标签: []中医内科 活血化瘀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本院中医内科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时段内收治的48例血瘀证患者纳为研究主体,以奇偶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组均有24例。对比组采取西药治疗,实验组采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组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2)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参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医内科疾病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治疗效果提升,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疗效及安全性均具有可靠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中医内科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