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尼莫同防治动脉瘤蛛网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26例动脉瘤蛛网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同注射液和口服尼莫同片,观察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26例患者均行头颅CT复查,其中5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96%;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34%。结论临床中尼莫同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能预防脑血管痉挛,并且联合临床护理,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动脉瘤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

  • 标签: 尼莫同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护理
  • 简介:1手术入路选择经蝶入路到达底中线腹侧始干一个世纪以前,当初仅局限于垂体窝的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局部解剖的充分了解,该手术入路现已扩展至蝶鞍以外的区域。

  • 标签: 颅底手术 鼻内镜 分区 路径 入路选择 经蝶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经微导管放置GDC栓塞动脉瘤30例。平均在3天之内行栓塞治疗。结果29例栓塞成功,1例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1例栓塞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7例栓塞术后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动脉瘤再破裂出血1例,余病例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21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2例。结论动脉瘤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及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效果 GDC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中耳乳突炎并发耳源性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4例急性中耳乳突炎引起的并发症患者,耳源性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1例,耳源性脑膜炎2例,耳源性硬脑膜外脓肿1例.结果4位患者经乳突凿开术,配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二期行乳突根治术,均获痊愈.结论急性中耳乳突炎患者一经诊断或怀疑并发症者应立即行扩大乳突凿开术,通畅引流,应用有效抗生素,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 标签: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中耳乳突炎 急性 乳突凿开术 血栓性静脉炎 耳源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感染时,鞘注射抗感染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则采用腰大池引流联合鞘注射抗感染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GOS评分、ADL评分及脑积水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和脑积水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的感染控制率、GOS评分和ADL评分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感染患者,采用腰大池引流并鞘注射抗感染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出血术后 颅内感染 腰大池引流 鞘内注射 护理干预
  • 简介:影像导航系统是将影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影像导航手术通过术前的影像资料结合手术装置实现术中局部组织的实时定位。影像导航下的鼻镜手术在鼻窦、底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鼻底手术的定位精度,同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结合既往文献和临床经验综述了影像导航技术的发展,从操作原理、临床应用和发展方向介绍影像导航辅助下镜技术的特点。

  • 标签: 外科手术 影像导航 内窥镜检查 鼻窦 颅底
  • 简介:摘要对8例神经镜辅助下锁孔入路前窝底占位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无一例脑脊液漏发生。提出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全面的术前评估,是确保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确保仪器性能良好,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熟悉手术步骤、术中配合要点并严格无菌操作是提高手术效率防止感染的必须措施;加强各种术中护理,做好术中细节管理,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神经内镜 锁孔入路 前颅窝肿瘤 手术护理
  • 简介:耳廓假性囊肿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发病原因未明.可能与机械性刺激和变态反应有关。治疗方法很多.如抽尽囊液加压包扎、穿刺抽液加注射药物、抽液后石膏固定等.但均存在易复发的问题。自2004年起。我们对上述方法治疗后复发及初次发病的16例患者采取切除囊肿前壁软骨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软骨 手术
  • 简介:底指前、中、后窝及其所对应的底外面的结构。以枕外隆凸、顶切迹及眉弓的连线为界,将头颅分为此连线以上的盖和此线以下的底。底上托脑底,下连肌肉、筋膜、韧带和骨骼等,

  • 标签: 颅底外科 后颅窝 临床分析 患者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我院新近1例先天性咽喉囊肿误诊病例,探讨导致先天性咽喉囊肿在下级医院误诊的关键因素,为先天性咽喉囊肿疾病在下级医院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咽喉囊肿 误诊 呼吸道梗阻。
  • 简介:患者女,45岁,30年前发现左耳垂后下有一花生米大小之肿瘤,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未予诊治。2年前肿瘤逐渐增大,10天前出现疼痛,于当地医院静滴“青霉素”后肿瘤略缩小,疼痛轻微缓解,无口眼歪斜。入院查体:左鳃区以耳垂为中心触及3cm×2cm×2cm大小质韧肿瘤,

  • 标签: 鳃原瘤 鳃区
  • 简介:目的提高鳃裂囊肿(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鳃裂囊肿和瘘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对分析。结果本组38例鳃裂囊肿和瘘第1与第2鳃裂囊肿及瘘管的发生率相当,大于20岁的各年龄段患者发病例数无显著性差异;根据发生部位与临床特征以及CT、造影和B超检查进行确诊,经彻底手术治疗,均能一次治愈。结论鳃裂囊肿(瘘)的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疾病 鳃裂囊肿 鳃裂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厌囊肿合并急性会厌炎的诊治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0例会厌囊肿合并急性会厌炎病例,对其致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治、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30例会厌囊肿合并急性会厌炎患者经治疗全部痊愈,无后遗症。结论治疗会厌囊肿合并急性会厌炎的重点是抗感染和维持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囊肿切除。多方面护理必不可少。

  • 标签: 急性会厌炎 会厌囊肿 护理
  • 简介:底区域是指眶下裂与岩枕裂延线相交的三角形解剖区域,由于该区域内含颈内动脉、颈静脉球、后组脑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耳蜗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故该区域的手术对从事耳神经及侧底外科的医师一直极具挑战。面神经出脑桥后可分为6段,即小脑脑桥角段、听道段、迷路段、

  • 标签: 颅底肿瘤(Skull Base Neoplasms) 面神经损伤(Facial NERVE Injuries)
  • 简介:本科从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间,在微山欢城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用YAG激光加置管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23例(23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置管术 耳廓假性囊肿 YAG激光 体会 耳鼻喉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巨大型颌骨囊肿行开窗引流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例巨大型颌骨囊肿行开窗引流术,吸出其内容物,碘仿纱条填塞引流,保持囊腔与口腔想通呈开窗状态,术后定期换药,随访。结果19例患者除2例局部感染外,其余颌骨未出现周围神经及重要解剖结构损伤,颌骨形态良好,囊腔明显减小。结论开窗引流术是治疗巨大颌骨囊肿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巨大颌骨囊肿 开窗引流术
  • 简介:目的探讨豚鼠淋巴管和淋巴囊的表面超微结构特点。方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豚鼠淋巴管和淋巴囊的表面超微结构。结果淋巴管的管腔面光滑、平整,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少且短。细胞间隐窝小而少。淋巴囊近端部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明显增多、变长,细胞间隐窝明显.偶尔可见细胞顶部的胞饮小泡。淋巴囊的中间部腔面上皮突起,复合折叠形成褶皱,细胞间隐窝多而大,突向囊腔的细胞多,囊腔充满细胞和细胞碎片。根据电子密度上皮细胞可分为亮细胞和暗细胞两型,其中暗细胞较多,两型细胞表面均有大量长的微绒毛。细胞顶部可见到较多的胞饮小泡。淋巴囊远端部的结构与淋巴管近似,腔面光滑,上皮褶皱小,无细胞间隐窝,上皮细胞以亮细胞为主,表面微绒毛少而短,几乎没有胞饮小泡。结论淋巴管及淋巴囊各部分的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同,各有特点,这种结构特点可能与其在内淋巴代谢中的不同作用有关。

  • 标签: 内淋巴管 内淋巴囊 扫描电镜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持续负压留置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优越性。方法73例耳,确定诊断为耳廓假性囊肿,分为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留置及静脉留置针穿刺后持续负压留置两组,比较两组1次治愈率差异。结果73例患耳全部治愈,但持续负压留置组1次治愈率与单纯静脉留置针穿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持续负压留置治疗耳廓假性囊肿1次治愈率高,创伤小,病程短,简单易行。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静脉留置针 持续负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眼科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对正确体位依从性的研究。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小组成员收集资料提出影响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体位依从性的问题,利用鱼骨图分析并找出主要因素,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并制作体位指导卡,并将改进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12个月后,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对术后需采取体位的正确率、患者的满意度、护士做术前宣教时间活动前与活动后均采用t检验比较,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可提高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体位的正确率及依从性,并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度,降低护士术前宣教时间。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 体位 依从性
  • 简介:自1985年第1台耳鼻咽喉影像导航系统问世以来,影像导航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鼻镜鼻窦手术、侧底手术、耳外科手术之中。本文重点阐述影像导航在精细、复杂的耳外科及侧底手术中的应用意义及其优缺点,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 标签: 外科手术 影像导航 颅底 耳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