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从耳鼻咽喉科临床医师的角度看变应鼻炎与哮喘的关系,比较明确的现象是很多变应鼻炎患者同时或曾经患有支气管哮喘。有的患者,其中男性多见,幼年时有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病史,成年后哮喘得到了控制,但是变应鼻炎仍然存在,症状严重时偶尔还会诱发哮喘。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变应鼻炎患者中哮喘发生率为20%~38%,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3%~8%:而哮喘患者中60%~78%合并变应鼻炎。临床上还可观察到变应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有相同的发病季节和相同的诱发因素。

  • 标签: 变应性鼻炎患者 支气管哮喘 治疗相关性 临床医师 诱发因素 耳鼻咽喉科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保健更加重视。护患关系也日趋紧张,为了让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可以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也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 标签: 护理人员 护患沟通能力 提高策略
  • 简介: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指并非由同时施加的声刺激所引起的声音感觉,其中大部分属感音神经耳鸣,少部分是血管耳鸣、肌源耳鸣和中耳机械耳鸣等。现仅就感音神经耳鸣的临床治疗问题谈谈个人意见。在实施这些治疗方案之前一定要排除外科情况。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鸣 临床治疗 血管性耳鸣 肌源性耳鸣 治疗方案 声刺激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过敏咽喉炎顽固咳嗽的有效药物。方法采用中药方剂(中药12味)治疗过敏咽喉炎顽固咳嗽患者,并设置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照组,分别治疗3个月并观察其治疗效果;1年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中药方剂(中药12味)疗效显著优于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照组;咳嗽、哮喘等症状经3个月的治疗后基本消失;1年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很少复发。结论本药物疗效好、愈后很少复发,可标本兼治,服用方便、简单,安全可靠。

  • 标签: 变态反应 咽喉炎 咳嗽 中药方剂(中药12味) 孟鲁司特钠
  • 简介: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是聋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组织好班级心理辅导课的关键是良好地实现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然而对听障青少年儿童实施教育的主要难点又在于突破沟通障碍,因此组织心理辅导课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与聋生沟通的能力,讲究沟通艺术和方式.本文结合实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就聋校班级心理辅导课上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提出了一些看法:1.应用多媒体课件,以集合多种语言形式、提供丰富的信息表象;2.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参与和领悟;3.营造和谐心理气氛,以积极情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效率.

  • 标签: 聋校 心理辅导 沟通艺术
  • 简介: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听力重建这个主题成为耳显微外科关注的焦点。在切除病变的基础上,保存、恢复和提高听力已成为耳科医师的共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传导聋的治疗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手术时机、治疗方法的选择,短期和长期疗效评价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等。

  • 标签: 治疗方法 传导性聋 听力重建 耳显微外科 手术并发症 手术时机
  • 简介:目的观察强的松、舒血宁治疗没有痊愈的突发性聋患者应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后的疗效,以及其疗效是否与前期的不同治疗有关。方法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门诊突发性聋患者53例(53耳),分成2组:第一组为激素治疗组(27耳),第二组为舒血宁治疗组(26耳)。上述治疗后没有痊愈的患者共34耳,给予地塞米松2mg鼓室内注射,一周内注射2次。结果激素治疗组19耳有效(70.4%),舒血宁治疗组17耳有效(65.4%),经检验两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总有效率38.2%,其中前期激素组7耳有效(41.2%),前期舒血宁治疗组6耳(35.3%)有效,经检验两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可以对前期治疗没有痊愈的突发性聋患者有效,疗效与之前是否用激素无关。

  • 标签: 突发性聋 鼓室注射 舒血宁 地塞米松
  • 简介: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变应鼻炎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常年变应鼻炎患者119例,鼻内镜下运用CZB型超声鼻炎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部位分别是双侧下鼻甲、鼻中隔结节、鼻中隔前上部和鼻丘。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变应鼻炎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用积分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年进行疗效评定,其中显效率91.60%(109/119),有效率6.72%(8/119),无效率1.68%(2/119),总有效率98.32%(107/119)。治疗后1d、1周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1年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变应鼻炎近期疗效显著。

  • 标签: 超声疗法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 简介:目的:总结各种原因所致周围面瘫行面神经减压术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7例周围面瘫的临床资料、面神经减压的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37例中,包括颞骨骨折、中耳乳突手术后、中耳乳突炎、面神经瘤、听神经瘤及中耳癌等不同原因。术后随访3月至4年,其中25例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ouse-BrackmannⅠ、Ⅱ级(68%)。面瘫病程<2月者手术减压效果明显优于>2月者。结论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周围面瘫的有效手段,对保守治疗恢复不满意、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早行面神经减压术。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减压 耳外科手术
  • 简介:人类耳蜗有内外两种毛细胞。内毛细胞把外界传人内耳的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外毛细胞对声信号起到协调作用。听觉神经元把电信号进一步传人听觉通道,最后传人听觉中枢。不幸的是,无论毛细胞或听神经元的损伤都可导致永久不可逆转的感音神经耳聋。占人类10%以上的成年人群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耳聋,随着世界人1:3的老龄化,耳聋占人类群体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觉神经元 治疗 预防 内毛细胞 信号转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臂丛神经损伤导致的顽固疼痛患者,行脊神经根选择切断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护理人员通过注重倾听、有效疏导;评估疼痛、有效干预;提供支持、满足需要;增强信心、提高认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及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手术效果确切,疼痛消失,心态积极,生活及生命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正确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存价值。

  • 标签: 脊神经根切断术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 顽固性疼痛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进一步了解聋校语文教学中师生沟通的现状,探讨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对某聋校6~9年级的聋生和语文教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沟通与交往的现状。结果调查显示,语文教学中存在师生沟通障碍的情况,但沟通障碍对聋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影响不大,且随着课改推进,师生间的沟通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高年级聋生交往的频率呈下降趋势、教师使用课堂语言主观随意较强、教师对教材中的“听(看)话·说话”内容不够重视。结论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如加强对聋人自然手语的学习和研究、重视培养和提高聋生的沟通与交往能力、注重对教材进行合理化加工和处理等。

  • 标签: 聋校语文教学 沟通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分泌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分泌中耳炎病人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1.42%、89.66%,两组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4±4.6d、10±5.3d,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内的浆液和黏液的治愈率分别为76.74%和53.84%、97.87%和54.55%,把两组病人的浆液组、黏液组的治愈率分别进行比较,浆液组的治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粘液组的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分泌中耳炎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浆液的分泌中耳炎有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七叶皂苷钠
  • 简介:组胺(histamine)是机体内组氨酸在L-组胺酸脱羧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通过4种受体亚型在复杂的免疫调节系统和变应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H1受体,组胺可增强抗原提呈细胞的能力,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更多包括组胺在内的炎介质,促进嗜酸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 标签: 组胺H1拮抗剂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 简介:从1937年第1个抗组胺药开发至今,H1抗组胺药(H1antihistamines,以下简称抗组胺药)逐渐成为变应鼻炎(AR)治疗一线用药,在AR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第2代抗组胺药具有起效迅速、维持时间长、1次,d用量、抗胆碱作用与抗组胺作用相分离的特点。AR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ARIA)指南2010修订版强烈推荐使用口服第2代或新型抗组胺药治疗AR,可有效缓解流涕、喷嚏、鼻痒和眼部症状,对鼻塞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组胺H1拮抗剂 糖皮质激素类 受体 白三烯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原因的周围面瘫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不同原因所致周围面瘫病人行CT扫描,根据CT扫描结果行不同进路的面神经减压手术,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按House-Brackmann分级法(H-B分级法)评判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32例中17例颞骨骨折面瘫(Ⅴ级2例,Ⅵ级15例),据面肌电图动态观察,伤后2周内手术者13例,术后随访0.5~2.0年,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Ⅰ~Ⅱ级11例,达84.6%;伤后3周手术3例,恢复至Ⅱ级2例,Ⅲ级1例;伤后8周手术1例,仅恢复至Ⅵ。医源性面瘫(Ⅵ级)患者2例,分别在伤后2周和3周手术并恢复至Ⅱ级和Ⅲ级。13例中耳乳突病变者均在1周内手术,恢复至Ⅰ、Ⅱ、Ⅲ级的分别为8、2、3例。结论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骨折及中耳乳突胆脂瘤致周围面瘫是有效的,且应根据面神经电图动态观察,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颞骨骨折 面神经减压术 外科 胆脂瘤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膜瓣遮盖术联合药物氟康唑治疗真菌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48只眼)真菌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每组各24例。手术组术中刮除溃疡表面坏死组织,予20g/L碘酊烧灼溃疡灶10s,50mL生理盐水冲洗溃疡灶。根据渍疡位置、大小分离桥状或舌状结膜瓣,缝合固定于溃疡面上。联合组在手术组的基础上并于术中,术后第3、10d前房注入氟康唑0.1mL(0.05mL2g/L氟康唑+0.05mL生理盐水)。结果联合组患者治愈率为67%,手术组为63%。联合组患者好转率为83%,手术组为83%。2组患者在治愈率、好转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常见并发症主要为炎症、虹膜前粘连、继发青光眼以及巩膜瓣下前房窥不清。联合组患者炎症、虹膜前粘连的发生率(2/24)显著低于手术组(11/24)(P<0.05),而继发青光眼以及巩膜瓣下前房窥不清的发生率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矫正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真菌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同时,适时的使用氟康唑前房注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角膜溃疡 真菌 手术 氟康唑
  • 简介:变应鼻炎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为10%~25%,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的上呼吸道慢性炎症。迄今为止,在变应鼻炎的诊疗指南中,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变应鼻炎的处理及其对哮喘的影响指南和手册(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ARIA)已经成为指导各国专科医师的临床规范性文件。2006年,ARIA的主创者Bousquet等学者根据新发表的符合循证医学的文献,总结提出了治疗的新观点。2007年,Bousquet等学者总结了2241篇文献,对ARIA进行了更新,进一步总结了关于变应鼻炎的机制、诊断、治疗以及上下呼吸道炎症相关的进展。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规范化治疗 上呼吸道慢性炎症 吸收 引进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目的观察Ginaton(金纳多)和Duxil(都可喜)治疗感音神经耳聋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治疗组(给予金纳多和都可喜)和对照组(使用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各50例,疗程30天;治疗前后检测纯音听阈并观察副作用。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和副作用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2%(16/50),与对照组的12%(6/5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结论金纳多和都可喜对治疗感音神经耳聋具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耳聋 感音神经性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