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大鼠皮质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96)。实验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伤后1、4、8、12h及13、7、14d挫伤灶周围HIF-1α和GLUT-3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HIF-1α和GLUT-3mRNA在伤后4h升高,12h达高峰,7d基本正常;伤后4h~3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HIF-1α和GLUT-3蛋白在伤后4h表达升高,1d达高峰,7d降至正常水平;伤后4h~3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HIF-1α与GLUT-3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894,P〈0.05;r=0.921,P〈0.05)。结论TBI后脑组织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介导GLUT-3表达增加,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葡萄糖转运蛋白-3 大鼠
  • 简介:Newneuronsaregeneratedandintegrateintoexistingcircuitrywithinthehippocampaldentategyrusandtheolfactorybulbofmostmammals(GageandTemple,2013).Neurogenesisinthehippocampuspersiststhroughadulthood,andwhileitsfunctionandimportanceremainsunclear,itappearstoberequiredintheformationofspecifictypesof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神经元 海马齿状回 展望 信令 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癌诊断与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例垂体癌临床诊断、影像学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病人经蝶手术4个月后,颅内出现多发转移灶,右顶叶病灶经开颅予以全切除,采取放化疗后效果不佳,全身衰竭死亡。结论垂体癌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需寻找更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

  • 标签: 垂体肿瘤 无功能 肿瘤转移 诊断 治疗
  • 简介:糖原贮积病(glycogenstoragedisease,GSD)为糖原代谢障碍导致糖原在肝脏、肌肉、肾脏等组织器官中贮积所致一组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酶缺陷不同,至少可分为12型,以GSD1型最常见,GSD1早期可继发显著高脂血症,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远期并发症,这些均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可能增加卒中风险。本文依据GSD1合并卒中病例报告,探讨GSD1卒中发生相关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GSD1患者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卒中高危人群;其二认为GSD1有显著高脂血症而卒中发病小,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分别阐述。

  • 标签: 糖原贮积病1型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 简介:恶性肿瘤发生是由多个基因参与,通过不同基因在不同时相差异表达来进行调控复杂过程,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结构及功能异常,肿瘤发生根本原因是修复基因结构及功能缺陷等。近年,在临床已经采取了相应治疗手段,但由于肿瘤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多个步骤复杂过程,至今仍未提出有效治疗方法,死亡居高不下。尽管在过去一些常规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仍不尽如人意。

  • 标签: 肿瘤血管生成 细胞凋亡 结构域 差异表达 细胞周期 STAT1
  • 简介:1病历摘要女,35岁;妊娠28周,以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20d入院。查体视力:左/右0.08/0.08,双眼视野近全盲。鞍区MRI平扫见类圆形等T1、长T2信号影,大小约2.0cm×1.8cm,视交叉受压上抬(图1)。血清泌乳素173.49ng/mL,其余垂体前叶激素水平正常。术前经麻醉科、产科会诊,在全麻下行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见鞍内为红褐色陈旧血性液体,瘤壁四周为混杂有含铁血黄素样组织质地较软灰白色肿瘤。

  • 标签: 垂体腺瘤 泌乳素 妊娠 垂体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脑转移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肝细胞癌脑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以突发颅内出血急性起病,术前诊断颅内转移瘤。于全麻下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细胞癌脑转移。术后复查MRI显示颅内多发转移瘤,辅以全脑放射治疗,出院1个后随访尚良好存活。结论肝细胞癌脑转移发病低,临床少见。尽管其预后极差,但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肝癌脑转移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对于肝细胞癌脑转移应高度警惕。

  • 标签: 肝细胞癌 脑转移 临床特点 预后因素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腰部疼痛、束带感伴感觉减退3年余"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腹部平软,双侧瞳孔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腰部压痛,有束带感,T6-10段左侧浅感觉减退,腹壁反射存在,颈软;无大小便失禁。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示:外观清亮、透明,细胞数0,蛋白1.1g/L,余正常,可排除炎性占位。

  • 标签: 脊膜瘤 束带感 腹壁反射 感觉减退 胸段脊髓 大小便失禁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6岁,农民。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h"入院。患者2h前(2014-5-188∶30am)晨起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摔倒在地,左侧肢体不能抬起,头部未着地,不能自行站起,无意识不清,无头痛、恶心、呕吐,无发热,无视物双影,无尿便失禁,症状未见好转,遂来我院急诊,查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未见出血灶(图1A),考虑脑梗死可能,启动"溶栓流程"。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出血转化
  • 简介: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模型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表达变化及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皮层IGF-1阳性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IGF-1和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染色观察脑神经元凋亡。在脓毒症模型基础上,给予侧脑室定位注射IGF-1或生理盐水,相同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及脑神经元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皮层IGF-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caspase-3表达增高,IGF-1表达减低,神经元凋亡增加(均P〈0.05)。侧脑室注射IGF-1后,caspase-3表达和神经元凋亡较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而侧脑室给予生理盐水大鼠caspase-3表达和神经元凋亡与脓毒症组相似。结论脓毒症大鼠脑皮层IGF-1表达明显减低,细胞凋亡增多。给予外源性IGF-1后,细胞凋亡减少。提示IGF-1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上调对脓毒症大鼠起到脑保护作用。

  • 标签: 脓毒症 凋亡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大鼠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垂体腺瘤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42例垂体腺瘤患者按病理改变分为侵袭组27例,非侵袭组15例。应用RT-PCR检测垂体腺瘤HIF-1α和VEGF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垂体腺瘤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并分析HIF-1α和VEGF表达之间相关性。结果侵袭组与非侵袭组垂体腺瘤HIF-1α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组垂体腺瘤VEGFmRNA表达水平比非侵袭组显著增高(P〈0.05);侵袭组垂体腺瘤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程度均高于非侵袭组(均P〈0.05),并且HIF-1α、VEG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436,r=0.890,均P〈0.05)。结论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程度与垂体腺瘤侵袭性有关。

  • 标签: 垂体腺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侵袭性
  • 简介:本文介绍了新加坡医院策略规划模式和笔者参观学习体会,提出了医院优质服务六个基本认识,同时也提出了具体操作方法,即做好医院优质服务管理需要六项必要工作,包括善于倾听患者建议,掌握患者心理,要注重关键流程管理,注重服务分析测量,要突出特性,关注患者投诉并竭尽所能,培育员工同理心。

  • 标签: 医院 优质服务 管理
  • 简介:Theretinaisamultilayeredtissuethatdevelopsfollowingacentral-to-peripheralgradient.Itsstructurederivesfrommultipotentprecursors,asshownthroughclonalanalysisofretinalcelllineage.Theseprogenitorsgeneratediversecelltypes,controlledbycomplexinfluencesofintrinsicandextrinsicfactors(HatakeyamaandKageyama,2004).Severaltypesofneuronsandonemaingliacellconsti-

  • 标签: 细胞谱系 兴奋性毒性 神经可塑性 过度表达 膜损伤 多层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抑郁症患者及时就诊精神病专科医院原因。方法:对108位延迟就诊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个别访谈,患者以自我报告形式回忆其就诊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知识缺乏(93.5%)和非精神病专科医生无法识别症状(91.4%)是患者报告导致其就医延迟最主要原因。其次,对精神疾病存在偏见(60.5%)以及家属漠视或消极应对(21.1%)也是重要阻碍因素。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延迟就医现状堪忧,应加强老年抑郁症相关知识公众宣传和普及工作,改善患者就医意识与就医行为,并着重加强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医护工作者对老年抑郁症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工作。

  • 标签: 老年人 抑郁症 延迟就诊 精神健康
  • 简介:目的:提高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合格,保证临床治疗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对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环节进行改善。结果: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合格率由21.20%提高到8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充分发挥人员积极性,规范工作行为,改善工作质量,提高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合格

  • 标签: 品管圈 急诊 血标本 传送 合格率
  • 简介:目的:调查广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情况,为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全省110家三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东省三级医院均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2013年全年共报告17211件,平均每家医院报告156.5件,每万名出院患者报告39.4件;不同类别的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程度有差异,院内跌倒、给药错误、院内压疮监测上报比例较高,分别达到98.2%、97.2%、94.5%;对尿管引发泌尿系感染监测上报最低(74.5%);综合医院患者压疮、跌倒、自杀发生高于专科医院;护士人力资源配置较足医院压疮、跌倒致伤发生较低。结论:我省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已初步建立;各医院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情况有较大差异;应加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监测及上报信息系统,举措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报告系统 患者安全
  • 简介:目的Meige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累及头面部肌张力障碍,有时也会影响到颈部。脑深部电刺激(DBS)双侧苍白球内侧部(GPi)治疗肌张力障碍报道比较多,但治疗Meige综合征很少。方法对3例双侧GPi-DBS术后Meige综合征患者进行随访4、6和60个月。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国际通用BurkeFahn-MarsdenDystoniaRating量表(BFMDRS)评分,包括BFMDRS-Ⅰ(Movement量表)和BFMDRS-Ⅱ(Disability量表)两个部分。结果3例Meige综合征患者手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BFMDRS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评分改善分别为(78±3.1)%(范围75%-83%)和100%。结论双侧GPi-DBS是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一种有效安全手术方式。

  • 标签: MEIGE综合征 脑深部电刺激 苍白球内侧部 肌张力障碍
  • 简介:目的:分析89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提出有效防范对策。方法:对新疆某肿瘤医院护理部2014年度上报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发生不良事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输液反应发生最高(58.4%),初级职称护士更易发生不良事件(93.3%)。结论:对不良事件分析可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信息依据,尤其是对可预防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促进护理不良事件良性转归,保障病人安全,避免护理纠纷。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 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