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脑皮质发育不良,是难治性癫痫的重要病因之一。本文就脑皮质发育不良的分类、分子生物学、影像学、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基础和临床研究脑皮质发育不良与癫痫提供依据。

  • 标签: 皮质发育不良 难治性癫痫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总结我院治疗的4例DN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以癫痫发作为临床表现;MRI上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灶,无水肿,无占位效应;手术治疗后癫痫发作控制满意,病理可见特异的多发性瘤结节和胶质神经细胞。结论DNT是一种良性病变,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本病的准确诊断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神经上皮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科住院病人猝死特点,以便降低住院精神病人猝死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住院期间猝死病人的病史,并进行均数及发生率统计分析.结果15年间猝死病人共有46例,猝死率为0.2%,男性和新入院者较多,秋冬季,4:00-8:00时间段为猝死高峰期,猝死者中93.25%伴有躯体疾病,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者在猝死病人中占较高比例,且合用莱物者较多。结论精神科猝死病人中件有躯体疾病者较多,封此期患者使用精神药物时应格外小心。

  • 标签: 精神科住院病人 猝死 住院精神病人 回顾性调查 住院期间 统计分析
  • 简介:美国等国家的实践证明,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促进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然趋势心。根据卫生部“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精神,结合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我院自2007年初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病人安全报告制度,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不良事件 报告制度 护理 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管理年活动 病人安全
  • 简介:目的:了解新兵入伍初期心理适应状况及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心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陆军适应不良量表和军人心理健康症状问卷(SCL-90)对1440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试。结果:(1)新兵心理适应不良发生率为4.8%,其适应障碍表现按因子分高低依次为情绪障碍、行为问题、社交不良和人际关系不良。(2)新兵SCL-90量表评定中的F1、F2、F4、F5、F7、F8和F9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而F3、F4、F5、F6和F9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新兵中度及以上心理痛苦水平(各因子分>2)的发生率为9.8%-32.4%。(3)新兵心理适应不良量表与SCL-90问卷各因子分间相关系数为0.235-0.554,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高于军人常模而低于国人常模,少数人员存在适应性障碍。

  • 标签: 新兵 心理适应不良 心理健康 研究 士兵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ICU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ICU病房接收的98例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显示,98例ICU患者中睡眠质量好、一般及差分别占据9.18%、71.43%、19.39%,其睡眠质量平均总分为(47.76±22.84)分;睡眠质量不佳的影响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及护理因素,分别占据23.60%、21.35%、20.22%、17.98%及16.85%。结论:ICU患者的睡眠质量不容乐观,大多患者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睡眠问题,了解ICU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及时给予预防干预至关重要。

  • 标签: ICU患者 睡眠情况 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调查临床医师实际应用血锂测定情况。方法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诊断、病程、测量血锂次数、测量血锂时的碳酸锂剂量、测量血锂时应用锂盐治疗的时间、测量血锂的原因、血锂测量结果、测量血锂前后的血白细胞数,应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位患者血锂测量最少1次,最多6次。测量血锂的医嘱绝大多数为常规检查。绝大多数病例血锂浓度值在正常范围内,极少数病例超出正常值。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测量血锂的意义下降。结论血锂测量绝大多数为常规检查,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测量血锂次数和人数逐渐减少,测量血锂的意义也下降。但愿结合临床观察,随时检查血锂浓度,以防和早期发现锂盐中毒。

  • 标签: 临床医师 血锂测定情况 调查分析 锂测定 用血 血锂浓度
  • 简介:目的观察住院急性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情况;研究卒中后合并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连续住院的203例急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以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作为营养学指标,观察其变化趋势。以血清前白蛋白〈200mg/L作为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研究基线资料、主要合并症、神经功能等因素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结果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不同时间点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有下降趋势(P〈0.05)。有110例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4.2%。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男性、年龄、合并消化道出血、腹泻、发热、感染、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抑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吞咽障碍以及禁食和(或)胃肠减压、胃肠营养等治疗措施与营养不良发生均有相关性(P〈0.05)。年龄(OR=1.725,95%C/2.204~15.4g8)、卒中后抑郁(DR=4.604,g5%CI1.g52~10.860)、NIHSS(OR=1.15g,95%CI1.020~1.316)是卒中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卒中住院患者合并营养不良有较高的发生半。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半逐渐增加。年龄,卒中后抑郁、NIHSS评分是卒中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卒中 营养不良 横断面研究
  • 简介: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病人龋齿患病情况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其牙体损害情况,探讨精神病人的牙齿保健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精神病人145例为研究组,随机选择本院职工255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入组者逐个进行牙齿健康状况检查,记录龋齿和缺失的情况,包括龋病修复者,将结果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龋齿总数、缺失总数和龋缺失补指数(DMFT)比较中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别,在刷牙次数、患龋率、缺失率等方面亦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别.结论精神病人龋病患病情况严重,患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刷牙的次数、时间、质量及服用精神药物影响较大,此外饮食及生活习惯也有一定影响.提示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防治.

  • 标签: 精神病人 龋病 患龋率 疾病调查 牙齿保健
  • 简介:目的调查脑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探讨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438例在社区医院住院的卒中后患者,记录其人口学特征、营养学评定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mRS评分、Barthel指数、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脑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达52.7%;卒中后营养不良的患者中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NIHSS〉4分)的占77.1%,重度残障(mRS评分4~5分)的占70.1%,日常生活重度依赖及完全依赖(Barthel指数0~45分)的占69.7%,感染发生率为34.6%。并发症发生率为55.4%;而正常营养状态患者,相应的比例分别为24.2%、21.3%、19.8%、11.6%和18.8%。结论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营养不良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相关性(P〈0.0001),营养不良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程度严重,日常生活能力低下,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高,关注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对改善卒中预后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营养不良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对侧颈内动脉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因一侧颈内动脉高度狭窄而实施CEA病人的临床资料,每隔1年行1次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定期检查双侧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随访1~110个月,平均32.8个月,从实施CEA到对侧颈内动脉出现显著狭窄时间为50.7个月;出现对侧颈内动脉进行性狭窄达70%以上12例。这12例虽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冠脉疾病,但与非进行性狭窄病人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EA术后对侧颈内动脉出现进行性狭窄的显著危险因子尚未发现,定期检查及密切观察预后非常重要。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睡眠情况以及泌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分娩的98例产褥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7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观察护理后对患者产后抑郁、睡眠以及泌乳方面的影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产妇产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泌乳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干预于产妇产后护理中,可以明显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产妇睡眠质量,提高泌乳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干预 产后抑郁 睡眠 泌乳
  • 简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15岁,主因'反复发作右侧肢体抽搐2年'收住我科.患者于入院1年前开始,在活动以后出现右侧肢体抽搐,症状持续4~10min,未给予特殊治疗.以后症状常常在活动中、劳累后反复发作,症状严重时可以导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伴有意识障碍.曾于院外行颅脑MRI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检查发现左侧额颞叶有短程发放的中至极高波幅的3.5~7Hz波.诊断为局灶性癫(癎),给予抗癫(癎)药物(卡马西平,0.1g,3次/d)治疗,症状发作明显缓解.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来我院诊治.……

  • 标签: 贫血 纤维肌发育不良 癫(癎)发作
  • 简介: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r,DNT)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对2001年至2007年治疗18例DNT病人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电生理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DNT病人表现癫痫发作,发作形式与部位有关,14例行脑电图描记,其中10例行术中皮层脑电图描记切除病灶,术后随访1月~6年,3例仍有癫痫发作,15例癫痫发作消失,无肿瘤复发。结论DNT属良性肿瘤,手术效果良好,行术中脑电图描记可有效切除癫痫灶。

  • 标签: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手术 癫痫
  • 简介:目的:分析230例冠心病患者骨密度情况与睡眠质量。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30例作为本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23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人员均采用Lunar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前后L1~4及左侧股骨颈密度。对比2组骨密度测定结果及低骨密度发生率。调查并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腰椎L1~4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骨密度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显著增加,冠脉明显狭窄,且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因此为了更早的明确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症状,可将低骨密度的发生作为影响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骨密度 现况调查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肥城矿业中心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睡眠障碍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居住地、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关系。结果:150例抑郁症患者中睡眠障碍者为118例,发生率为78.67%,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居住地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均是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其影响因素涉及面较广,应重视对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干预。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Lhermitte-Duclosdisease,LDD)的病理和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D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8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MRI表现为病灶多呈T1WI等低信号相间的条纹状或层状结构,T2WI为高信号区域内有低信号的条纹状。病理学检查:小脑叶片增大,板层结构异常,分子层增宽,蒲肯野细胞层及颗粒细胞层内散在分布形态异常、发育不良的神经元。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NSE、Syn、NeuN、CsA阳性,GFAP阳性,Ki-67增殖指数<1。手术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症状均改善。结论LDD的影像学特征为,MRI上病灶呈条纹状或层状结构的“虎斑纹征”;病理特点为肿瘤与正常组织呈层状结构,发育不良的神经节细胞取代颗粒细胞,使分子层增厚,浦肯野细胞减少或消失。治疗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患者的预后良好,术后无需放化疗。

  • 标签: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 MRI 病理学 免疫组化 Cowden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脑血管药物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同性别与年龄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使用脑血管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选取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28例(64.00%),女性72例(36.00%),年龄≥60岁患者117例(58.50%),<60岁患者83例(41.50%),对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男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差异较大,其中50~59岁,60~69岁两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药物可导致不良反应较多,且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年龄及性别具有较大关系。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调查河南省护士长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对护士长进行不良事件上报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对河南省各级医院的670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长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问卷得分的中位数为14(12~15)分;辅助科室和门诊护士长的报告意向总分高于在病房工作的护士长;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选择不同的上报方式。结论:河南省670名护士长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为正向。但对于一些危害程度较小的不良事件,护士长尚未予以足够重视。

  • 标签: 护士长 不良事件 报告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