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门诊药房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便监测药品合理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致50例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使用丙戊酸钠和预防降低ADR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后出现50例ADR,记录其一般资料、用药资料、ADR用药情况、ADR出现时间、患者血药浓度情况、ADR转归情况等,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50例患者中年龄≦10岁共38例,占比76(38/50);≧10岁共12例,占比24(12/50)。ADR多发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体质量、毛发等ADR类型则偏少。ADR发生于服药1周~6个月出现的ADR共34例,占比68.00(34/50)。发生于服药1周内和6个月后出现的ADR共16例,占比32.00(16/50)。50例ADR患者中有37例患者的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占比74.00(37/50);另有13例患者的血药浓度不在有效范围内,占比26.00(13/50)。50例ADR中,除1例出现头发变白合并脱发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未得到显著缓解,1例出现脱发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仅部分缓解。其余48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10岁以下患儿是丙戊酸致ADR的主要危险人群,且ADR多发生于服药1周~6个月内。建议加强对丙戊酸的合理用药管制。

  • 标签: 丙戊酸 不良反应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方法:针对我院儿科在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期间内接受的 50例患儿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把他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个组别平均各要 25例患者,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对于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潜在原因进行有效探究并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防范对策。结果:通过研究能够看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根源主要体现在:在服药的过程中不够科学得当,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了解,护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风险防范意识,护理人员的资源,专业度不够完善,并不能进行切实有效的配合等等。通过对比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等相关指标,都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改善, 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儿科疾病患者而言,在护理实践中有效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够使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有效降低,为患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服务,这样可以使患儿的护理满意程度充分提升,使其尽快恢复,这种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地防范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发生的 124 例不良事件,针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有效分析,达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结果: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给药错误、违规操作、转抄、执行医嘱错误,且上述不良事件大多发生于工作年限 0-3 年护理人员中。 结论: 针对儿科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为了避免发生类似事件医院以及科室都需要工作流程优化,对护理人员展开分层培训,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完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等相关措施,进行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儿科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 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分析患者不良反应报告。 结果: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患者输注各种血液制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提高安全输血意识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患者输注各种血液制品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2473例输血患者中共发生输血反应4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其中发热反应28例,占60.87%,过敏反应18例,占39.13%,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在输注的血液制品中以冰冻血浆反应率最高为3.12%,以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发生率最低为0.91%。结论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采用去白细胞技术能有效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输血不良反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因清热类中药饮片引发的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多,对患者机体多个组织器官和系统均有较大的危害,如何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对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9月因服用清热类中药饮片引发不良反应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用药的临床措施,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借鉴。

  • 标签: 清热 中药饮片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基本情况,为指导临床进一步合理用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14-2020年我院记录的各科室输血 105919 例,以输血管理系统和临床回馈的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为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20年各种成分输血共124620袋,有80例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064%。不同血制品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类型不完全相同(P

  • 标签: 输血不良反应 血液制品 发热 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等因素,其中,男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为38-58岁(P<0.05),且该年龄段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明显和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P<0.05);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系统疾病。结论由于氛奎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很容易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提高注意,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做好预防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 作者: 刘海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中心血站     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    目的:探讨血站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方法:按照献血年龄、献血次数、献血量的不同,对无偿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情况分组调查,对收集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共33508位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有30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献血不良反应;其中,18~25岁组的献血反应率要高于26~40岁组和41~55岁组,并与后两组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初次献血组献血不良反应率要高于多次献血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献血量的多少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必然联系,200ml与300/400ml献血人群在献血不良反应数据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导致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各类影响因素,应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让献血者的更满意、临床用血的更安全。  【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崇明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探索学生近视眼防治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开展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9~2010年对5所监测点学校(3所小学、2所中学)2000多名学生进行视力监测,建立了屈光发育档案,并及时开展干预活动。结果经过连续两年的视力监测和干预活动,监测点学校学生裸眼视力不良率和日常视力不良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证明了建立学生屈光发育档案,及时进行干预,能够控制儿童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结论为学生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及时开展一系列干预活动,是目前学生近视眼防治行之有效的手段。

  • 标签: 视力不良 视力监测 干预 近视眼防治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发生原因及对策进行探究。方法从2012年8月~2015年8月这一时间段中,选择60例从我院接受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总结。结果在此60例患者中,5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7例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8.33%。结论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且以肠道反应和胃部反应为主,面对这些不良反应,要早发现,早治理治疗,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影响。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不良反应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急诊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90例,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急诊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急诊输液 不良事件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孕妇TORCH感染情况及探讨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应用TORCH-IgM筛检试剂盒,检测500例孕妇血清TORCH特异性抗体IgM,并按照受检者既往是否有不良孕产史进行分组,比较各组TORCH感染情况。结果500例孕妇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最高为2.60%;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孕妇组(67例)CMV、TOX及RV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433例)(P<0.05)。结论孕妇TORCH感染以CMV最多见,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进行TORCH检查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TORCH感染 IgM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确定今后广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防控重点,提高药物警戒水平。方法通过使用泛珠三角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平台对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报国家中心的数据进行规整,使用Mcrosoft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569例严重ADR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占27.24%;注射剂发生率居首位,占82.91%;静脉给药为主要用药途径,占总数的74.74%;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非中成药最多的为抗微生物注射液;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非中成药最多的为中药注射液。结论抗微生物注射剂、中药注射剂、静脉注射用药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广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