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蛋白组学作为一种新的高通量、高灵敏性蛋白研究技术,已在胃癌临床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胃癌的增殖分化、侵袭、耐药性及筛选特异诊断标志物等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蛋白组学在胃癌临床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胃癌 双向电泳 质谱
  • 简介:目的蛋白组学是继基因组学之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肝脏疾病研究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综述蛋白组学技术及其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肝癌 肝病
  • 简介:目的:建立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血清蛋白谱模型。方法:采用PBSⅡ/C型蛋白指纹图谱仪及CM10芯片筛选胃癌差异表达蛋白,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并验证胃癌的血清蛋白谱模型。结果:发现4个质荷比峰(M/Z为2502.3±3.2、3085.5±2.8、4130.6±2.1、8691.4±1.7)在胃癌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具有显著差异,组成的胃癌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阴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5%,98.33%,98.33%,95%,97.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血清蛋白谱模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血清 蛋白质谱模型 胃癌 人工神经网络
  • 简介:本文介绍了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laserdesorption/inion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a,SELDI-TOF-MS)蛋白芯片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SELDI-TOF-MS技术与其他蛋白检测系统进行比较,对其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及该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等作一评价。

  • 标签: TOF MS 肿瘤研究 蛋白质芯片技术 SELDI 蛋白质检测
  • 简介:目的:应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幽门螺杆菌(HP)的候选抗原,用于胃部疾病临床诊断、治疗和疫苗开发.方法:选择自胃腺癌患者胃粘膜分离出且经确定的HP菌株(HP161),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分析外膜蛋白,并通过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蛋白图谱,进行蛋白斑点检测和分析;收集20例HP感染患者和10例非HP感染相关性胃炎患者血清,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HP161的外膜蛋白与上述血清的反应性.结果:HP161有129个蛋白斑点;被慢性活动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不同识别的特定抗原有10个;应用胃癌患者血清时,具有免疫反应性,而用胃炎患者血清时则无,等电点范围较宽,分子量多数在31kDa以下.结论:2-DE是研究HP外膜蛋白组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可能对其进行鉴定作为临床诊断的候选分子;经免疫蛋白组学检测的资料与公共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以有助于寻找更具免疫原性的蛋白标记物用于诊断分析和疫苗设计.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外膜蛋白质组 二维凝胶电泳 免疫印迹
  • 简介:探寻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肝癌早期黏诊断标志物,进一步提高肝癌早期诊断水平,是目前肝癌综合防治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以及蛋白组学技术的成熟发展,肿瘤标志物研究领域的重心从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蛋白组学转移。差异(比较)蛋白组学研究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病程及疗效监测、环境因素影响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应用价值。本文就其应用于寻找肝癌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肝癌 血清标志物
  • 简介:胶质瘤是成人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探讨人胶质瘤细胞SWO-38两亚株(SWOZ1和SWOZ2)异质性的蛋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SWO-38及其两亚株中鼠双微粒体基因-2(Murinedoubleminute-2,MDM2)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两亚株中MDM2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SWO-38及其两亚株中均能检测到MDM2的表达,在其免疫共沉淀物中,Mr37000处有一蛋白条带在SWOZ2中比在SWOZ1中明显深染。结论:人胶质瘤细胞SWO-38的两亚株,在MDM2传导通路中于Mr约37000处的某蛋白表达量不同,而此差异蛋白可能与胶质瘤异质性的产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胶质瘤 异质性 MDM2
  • 简介:目的:研究胆囊癌及炎性组织细胞膜上生物大分子蛋白及脂质的红外光谱改变。方法: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ouriertransformedinfarespectroscopy,FTIR)对胆囊癌和炎性组织的细胞膜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蛋白和脂质的红外变化。结果:胆囊癌和炎性组织细胞膜上生物大分子蛋白和脂质的红外光谱存在明显差异:癌组织中酰胺Ⅱ带较弱、峰型低平,酰胺Ⅰ带较强、峰型宽大,相对吸收强度I1650/I1550明显升高;癌组织中与脂质相关的吸收谱带出现概率高、且峰型高尖,相对吸收强度I2957/I1650和I1740/I1400的比值增加;相对吸收强度I1460/I1400的比值在正常组织细胞膜中较高。结论:胆囊炎性与癌组织细胞膜上大分子红外光谱存在不同,通过FTIR能对细胞癌变早期生物大分子改变做出客观反映。%@1672-4992

  • 标签: 胆囊癌 胆囊炎 细胞膜 红外光谱
  • 简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多种遗传学因素与环境致病因素均可导致HCC的发生,并有地域的差异性。例如在日本及欧美国家,70%以上的HCC发生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和高摄入酒精有关;在我国,特别是广西地区,大约80%以上的HCC与该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的高感染率以及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AFB1)的高暴露密切相关。

  • 标签: 黄曲霉毒素B1 肝细胞癌 广西地区 比较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乙肝病毒
  • 简介:目的:探究结构脂肪乳与中/长链脂肪乳支持治疗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蛋白和脂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限期手术的老年直肠癌患者79例,根据术后肠外营养支持脂肪乳剂配方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选用20%中/长链脂肪乳剂治疗,研究组38例选用20%结构脂肪乳注射液治疗,于支持前、支持3天后、支持7天后分别采集外周血,监测患者免疫功能、蛋白和脂质代谢等指标变化,同时记录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蛋白指标均较支持前提高(P<0.05),研究组除支持前外,其他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脂指标较支持前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除支持前外,其他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支持前提高(P〈0.05),研究组除支持前外,其他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输注营养液时出现皮肤潮红、恶心等不适,研究组患者无明显不适,两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结构脂肪乳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蛋白和脂质代谢,促进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

  • 标签: 肠外营养 脂肪乳剂 直肠癌术后 营养状况 脂质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DYRK1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4例宫颈癌病理组织标本(宫颈癌组)、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标本(CIN组)、4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组标本中DYRK1B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DYRK1B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中DYRK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2.62%,高于CIN组中的22.50%和对照组的12.50%(P﹤0.05);CIN组和对照组中的DYRK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宫颈癌组织中DYRK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病理学类型的宫颈癌组织中DYRK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RK1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 宫颈癌 宫颈上皮瘤变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是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家族的成员,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参与pre-mRNA的可变剪接和转录调控、端粒维持及细胞增殖、迁移过程,在很多肿瘤中呈高表达的状态。本文就hnRNPA2/B1在肿瘤中的作用与机制及其所涉及的其他功能作一综述。

  • 标签: HNRNPA2/B1 肿瘤 可变剪接
  • 简介:神经肿瘤杂志。2011个月;13(8):894-903。2011月8课件。LSD1抑制敏感性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辛格毫米,曼顿,泰铢,蔡,aldape钾,巴顿司仪,钱德拉J儿科研究,癌症表观遗传学中心,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休斯敦,得克萨斯州77030,美国

  • 标签: 类LSD1 敏感性 胶质母细胞瘤 去乙酰酶抑制剂
  • 简介:颞叶参与很多高级神经活动,如认知、情感、记忆、定时定向、语言等功能。颞叶依靠白质纤维束与大脑其它部位建立的广泛联系来完成其复杂的神经功能。临床上涉及颞叶的神经外科手术非常常见,因此,掌握颞叶内主要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和功能有利于更好的制定手术计划。尽可能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可以清楚显示白质纤维束的解剖结构。本文复习文献报道,结合我院DTI影像介绍颞叶重要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功能以及在颞叶肿瘤手术策略的参考。

  • 标签: 颞叶 白质纤维束 弥散张量成像 手术
  • 简介:Objective: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andmantlecelllymphoma(MCL)cellsover-expressaguanineexchangefactor(GEF),Rasgrf-1.ThisGEFincreasesactiveRasasitcatalyzestheremovalofGDPfromRassothatGTPcanbindandactivateRas.ThisstudyaimstostudythemechanismofactionofRasgrf-1inB-cellmalignancies.Methods:N-terminustruncatedRasgrf-1variantshaveahigherGEFactivityascomparedtothefull-lengthtranscriptthereforeaMCLcelllinewithstableover-expressionoftruncatedRasgrf-1wasestablished.TheB-cellreceptor(BCR)andchemokinesignalingpathwayswerecomparedintheRasgrf-1over-expressingandacontroltransfectedcellline.Results:Cellsover-expressingtruncatedformofRasgrf-1haveahigherproliferativerateascomparedtocontroltransfectedcells.BCRwasactivatedbylowerconcentrationsofanti-IgMantibodyinRasgrf-1over-expressingcellsascomparedtocontrolcellsindicatingthatthesecellsaremoresensitivetoBCRsignaling.BCRsignalingalsophosphorylatesRasgrf-1thatfurtherincreasesitsGEFfunctionandamplifiesBCRsignaling.ThisactivationofRasgrf-1inover-expressingcellsresultedinahigherexpressionofphospho-ERK,AKT,BTKandPKC-alphaascomparedtocontrolcells.BesidesBCR,Rasgrf-1over-expressingcellswerealsomoresensitivetomicroenvironmentstimuliasdeterminedbyresistancetoapoptosis,chemotaxisandERKpathwayactivation.Conclusions:ThisGEFproteinsensitizesB-cellstoBCRandchemokinemediatedsignalingandalsoupregulatesanumberofothersignalingpathwayswhichpromotesgrowthandsurvivalofthesecells.

  • 标签: 细胞受体 环境信号 交换因子 恶性肿瘤 B细胞 鸟嘌呤
  • 简介:目的:探讨I期子宫体癌手术加放疗的疗效及放疗并发症的分析。方法:1990年10月—1999年12月收治的I期子宫体癌14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14例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1例加盆腔淋巴结清扫。14例均行术后放疗,TD40—65Gy。全部患者得到随访。结果:5年生存率为14/14,局控率为100%,10例在放疗过程中有轻度—中度的急性放射并发症,14例均无明显晚期放射并发症。结论:术后放疗对提高I期子宫体癌局控率及生存率可能有利。

  • 标签: I期子宫体癌 手术疗法 放射疗法 疗效 并发症 手术方式
  • 简介:通过同位素交换反应将^131I标记到碘化油分子上,其标记率在95%以上,室温下放置15天及高压灭菌后未见有脱碘现象,r-照相显示^131I-碘化油注入狗肝动脉后,仅选择性地蓄积于注入的肝叶内,甲状腺,肺等其它部位未见核素蓄积,^131I-碘化油在肝内的有效半衰期为4.92±0.66天,每毫毛血液放射性为注入量的0.09±0.04%,提示^131I碘化油性能稳定,适宜临床应用。

  • 标签: 碘化油 ^131I 肝动脉栓塞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肝内
  • 简介:BackgroundSpinalpainisaserioushealthandsocial-economicproblem.Endoscopicspinesurgeryasatreatmentoptionforspinalpainhasgainedtremendousattentionandgrowthinthepast2decades,andavarietyofendoscopictechniqueshavebeeninventedtotreatawiderangeofspinalconditions.PurposesThepurposesofthis2-partreviewarticleareto1)overviewthepublishedtechniquesofendoscopicspinesurgery,2)summarizetheapplicationsofthesetechniquesintreatingvariousspinalconditions,and3)evaluatetheclinicalevidenceofthesafetyandeffectivenessoftheseendoscopictechniquesintreatingsomeofthemostcommonspinalconditions.Thefirstpartofthereviewarticleprovidesanoverviewofcurrentlymostcommonlyusedtechniques.MethodsWesearchedthePubMeddatabaseforpublicationsconcerningendoscopicspinesurgeryandreviewedtherelevantarticlespublishedintheEnglishlanguage.ResultsDiscectomyandforaminotomyarethemostcommontypesofspinesurgerythatcancurrentlybedoneendoscopically.Endoscopictechniqueshavebeenusedtotreatawiderangeofspinaldisorderslocatedinthelumbar,cervical,aswellasthethoracicregionsofthespine.

  • 标签: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56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伴间歇性黑便5mo就诊。查体:贫血貌,腹平软,中上腹轻度压痛,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余未见明显阳性体症。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小弯侧见一隆起灶,可见也个小溃疡。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于胃窦小弯侧可见一圆形充盈缺损,约5.0cm×3.5cm大小,黏膜较稀疏,拟诊胃癌收治,行胃大部切除。病理巨检:胃大部切除标本,

  • 标签: 胃类癌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