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抗菌药物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上,抗菌药在提升人类寿命同时,因其不合理使用而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也越来越多。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因素,并对不合理运用导致严重后果进行了深刻阐述,以求引起广大医护工作人员重视,切实提升抗菌药物合理运用能力,推动我国医疗水平整体提升。

  • 标签: 抗菌药物 运用 因素 后果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排名第一肿瘤,全球每年接近100万新发病例,占所有女性肿瘤发病率20%。同时,乳腺癌也是女性死亡率排名第一肿瘤,全球每年死亡近37.5万人,严重影响女性健康[1]。尤其值得注意是,西方国家乳腺癌发病率是东南亚国家5倍以上。饮食作为一种影响周期最长、差别最大因素,可能是导致差异主要原因。其中,东亚国家大豆异黄酮每日摄入量在20~50mg,而西方国家少于1mg[2]。因此,近年来学术界对大豆异黄酮与乳腺癌风险关系越来越重视。本文将从大豆异黄酮结构、合成、相关临床试验、可能存在作用机制及对结论解释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乳腺肿瘤 异黄酮类 黄豆
  • 简介:目的:调查医院感染发病因素,提出相关质量控制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600例,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与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00例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50例,发病率为8.3%,其中普通外科22例,妇产科11例,心血管内科9例,其他科室8例。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血糖水平与医院感染发病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高,多与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血糖水平有关,要积极加强感染质量控制管理

  • 标签: 医院感染 质量控制管理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妇产科中护理风险类型及原因,总结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妇产科护理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统计护理风险类型,对护理风险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相应对策。结果: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39例,以错注、漏注、多注、接错液体发生率最高;护理风险发生原因包括人员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繁琐,护理风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加强护理管理,针对护理风险发生原因实施有针对性对策,以最大限度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风险 原因 对策
  • 简介:<正>文章发表在2014年3月《TheAmericanJournalofObstetrics&Gynecology》杂志上。作者通过对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接近1/4死胎与孕妇肥胖有关,并且随诊孕龄肥胖程度增加,这种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升高。为了确定孕妇肥胖是否与死胎有关,RuofanYao教授及其同事等分析了德克萨斯州2006~2011年华盛顿州2003~2011年人口记录数据库

  • 标签: 孕妇 死胎 肥胖程度 风险 人群研究 数据库
  • 简介:目的:探讨难产急诊发生因素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难产急诊产妇20例,同期按照1:1比例选择在我院进行正常分娩产妇20例进行调查。结果:多因素lb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巨大儿与不良心理情绪是导致难产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难产急诊产妇经过剖宫产术后都顺利分娩,无死亡产妇与新生儿,不过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25.0%,都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难产发生多与产力、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术后并发症比较多,要积极加强预防干预。

  • 标签: 难产 急诊剖宫产术 并发症 发生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及预防保健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本院进行龋齿检查160例儿童,根据受检儿童体重情况分为2组,肥胖组37例,正常组123例,对其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口腔预防保健,并分析对比其预防保健效果。结果:正常组龋齿发生率为5.7%,肥胖组龋齿发生率为29.7%,肥胖组儿童龋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儿童常吃甜食、油炸食物及未定期刷牙的人数明显多于正常组(P〈0.05),经口腔预防保健,正常组龋齿儿童有6例好转,肥胖组有4例好转,肥胖组龋齿儿童好转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肥胖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包括常吃甜食、油炸食物及未定期刷牙等,应及时进行预防治疗口腔保健,减少龋齿发生。

  • 标签: 肥胖儿童 龋齿 预防保健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因素并探索提高成功率方法。方法以方法改进时间为界将羊水细胞培养结果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羊水细胞培养方法及培养成功率差异。结果改进前组515例羊水病例中失败32例,失败率为6.21%。改进后组6736例羊水病例中仅有18例失败,失败率为0.27%。结论及时、正确处理羊水标本以及控制影响细胞培养成功各个环节,可提高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

  • 标签: 羊水 细胞培养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根据妇科急腹症临床特点,总结有效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资料,分析总结临床特点护理经验。结果:100例患者总结后归纳为4类,感染性疾病占39%,内出血疾病占48%,肿瘤并发症占8%,其他疾病占5%。经过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准确病情判断、抢救能挽救妇科急腹症患者生命。细致生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患者痊愈保障。

  • 标签: 妇科 急腹症 护理
  • 简介: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乙肝临床疗效,本文就乙肝传染途径及护理方法进行了浅显研究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乙肝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家庭传播、性传播及外出就餐等是乙肝主要传统途径。结论:在针对乙肝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

  • 标签: 乙肝 传染途径 护理要点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剖宫产产妇手术治疗及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产妇共2013例,对产妇切口感染及急诊手术、预防应用抗生素、胎膜早破、低蛋白血症、生殖道感染、BMI值、出血量、阴道试产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例患者行剖宫产手术,其中86例患者表现为感染,感染率占4.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急诊手术、未预防应用抗生素、胎膜早破、低蛋白血症、生殖道感染、高BMI值、多出血量、阴道试产时间长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结论: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出现感染,采取有效措施对高危患者进行控制、预防,可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导致产后出血原因,说明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针。方法:通过对我院自己经管1例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子宫切除进行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剖宫产术中难以控制产科出血主要原因,为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要因。结论:我们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针,提倡自然分娩,减少不必要剖宫产。

  • 标签: 社会因素 剖宫产 子宫切除 降低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手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切除术。观察组在切除术时保留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对照组患者则不保留肋间臂神经,后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肿瘤复发及转移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上,观察组总体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同时在一年后随访中发现观察组肿瘤复发及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胸前神经乳腺癌手术能够显著减少患者胸肌萎缩,腋窝疼痛、上臂麻木感、皮肤感觉疼痛或障碍等不良反应,并且显著降低术后转移率复发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保留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手术
  • 简介:<正>ToRCH一词是由病原体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包括包括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以及其他(Other)。是否需要在孕期进行ToRCH筛查目前仍存有争议,有部分学者认为ToRCH宫内感染检出率低,孕期无需做常规ToRCH筛查,有些学者则认为这一项目仍需要保留。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风疹病毒 弓形虫 宫内感染 病原体
  • 简介: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发展早期受技术局限性以及伦理等问题影响,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人类胚胎学人类基因组学快速发展,一系列诸如囊胚活检,玻璃化冻存,芯片检测技术以及第二代测序等高新技术应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早期限制其应用各种问题,为其应用推广打开了崭新局面,但同时又带来新问题。本文从胚胎学家视角回顾了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历史,发展过程中涉及关键因素以及新技术应用可能带来影响及局限性。

  • 标签: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囊胚 玻璃化冻存 高通量测序
  •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Epstein-Barr病毒(EBV)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90例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40例浸润性导管癌、30例浸润性小叶癌,20例原位癌)、20例乳腺纤维瘤以及10例乳腺正常组织标本HPV16E6基因位点EBV内部重复序列BamHIW区域进行扩增,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HPV16EBV潜在膜蛋白(LMP-1)染色,以判断标本是否有HPV16及EBV感染,计算病毒检出率。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病毒检出率及比较PCR、免疫组织化学两种方法对乳腺组织标本病毒感染检出率有无差异采用χ^2检验。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标本中HPV16及EBV阳性细胞率比较选用方差分析以及Bonferroni两两比较。结果PCR结果显示:HPV16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4.44%(40/90),乳腺纤维瘤标本为5%(1/20),正常乳腺组织为0;EBV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中为43.33%(39/90),乳腺纤维瘤标本及正常乳腺组织均为0。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中,HPV16EBV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38,P=0.539;χ^2=1.867,P=0.39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PV16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2.22%(38/90),乳腺纤维瘤标本为5%(1/20),正常乳腺组织为0;EBV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2.22%(38/90),乳腺纤维瘤标本及正常乳腺组织均为0。有HPV16病毒感染乳腺癌组织标本中,HPV16阳性细胞率在浸润性导管癌为(29.78±0.38)%,浸润性小叶癌为(28.31±0.53)%,原位癌为(51.83±0.6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779,P=0.000);有EBV病毒感染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BV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9.73±0.51)%、(28.14±0.65)%及(51.11±0.6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7.771,P=0.000);原位癌标本中,HPV16EBV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16 EPSTEIN-BARR病毒
  • 简介:目的:对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在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管理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50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每组25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管理;采用危机管理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治疗期间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治疗所需时间明显短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管理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危机管理 急诊 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XbaⅠ多态性与特发性性早熟女童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门诊诊断为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centralprecociouspuberty,ICPP)女童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儿保科体检且身体健康女童50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两组女童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XbaⅠ遗传多态性。结果两组雌激素受体α基因XbaⅠ酶切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vuⅡ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α基因XbaⅠ位点多态性与ICPP存在一定相关性,Xx基因型最易患病,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与ICPP发生无明显关联。

  • 标签: 雌激素受体Α 特发性性早熟 基因多态性
  • 简介:肛肠疾病治疗主要手段是手术,手术会有损伤并发症,尿潴留、疼痛、晕厥、出血、感染等,发生并发症早处理。患者早日康复,治疗后有好预后。

  • 标签: 尿潴留 并发症 肛肠病.
  • 简介: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10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诊断治疗资料,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有14例,甲状腺腺瘤32例,甲状腺癌2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舌骨囊肿3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疾病主要种类,可以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治疗,以便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甲状腺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诊断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