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法治疗慢性细菌前列腺的临床疗效。方法346例慢性细菌前列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综合治疗组188例(高频电容场治疗+心理治疗+前列腺按摩+α-受体阻滞剂等),对照组158例(α-受体阻滞剂+抗生素),分别治疗6~8周,并随访6~8周,对两组疗效和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8周,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48.1%,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细菌前列腺临床效果满意,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标签: 综合治疗 物理疗法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 简介:目的探讨氯胺酮膀胱的诊断及其运用麻醉下水扩手术疗法及其药物和膀胱灌注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2011年收治氯胺酮相关膀胱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25±6)岁。从患者的吸毒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其尿动力学检查对该病做出了正确的诊断,治疗上采取了以麻醉状态下膀胱水压扩张为主,并同时使用2%碳酸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针剂进行膀胱灌注,术后继续口服托特罗定缓释片等综合治疗。结果10例(90.9%)术后病理检测均提示膀胱内黏膜慢性炎症改变。平均随访(8±4)个月,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明显改善,膀胱容量平均(240±60)mL,残余尿量(10±5)mL,最大尿流率(Qmax)(14.5±2.8)mL/s。结论麻醉状态下水扩张能显著地增加膀胱容量,配合膀胱灌注治疗和口服托特罗定缓释片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氯胺酮膀胱

  • 标签: 氯胺酮 膀胱炎 诊断 治疗 水扩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结痂膀胱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例结痂膀胱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治经过等,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男,62岁,输尿管结石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经实验室、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诊断考虑为结痂膀胱,行钬激光碎石+膀胱病损等离子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结痂膀胱较为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依靠影像学联合膀胱镜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治疗上包括抗感染、酸化尿液和病灶刮除等对症治疗,本研究采用的经尿道膀胱钬激光碎石+膀胱病损黏膜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庆大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明显,对于结痂膀胱患者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

  • 标签: 结痂性膀胱炎 钬激光碎石 等离子电切术 膀胱灌注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6岁,因尿频、尿痛10d伴血尿5d入院,否认腰部外伤史。查体:膀胱区稍隆起,轻压痛,叩诊呈浊音。B超提示:膀胱底可见5cm×5cm异常回声。CT扫描提示:膀胱内血凝块、膀胱底前壁5cm×5cm软组织影。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镜检、膀胱肿瘤及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镜下见膀胱内有大量血凝块,约1000mL,吸尽血凝块,见膀胱底、顶交界处有一直径约5cm左右新生物,表面黏膜充血水肿,局部溃烂出血,

  • 标签: 膀胱 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简介:膀胱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myofibroblastictumorofthebladder,IMTB)临床十分罕见,易被误诊为尿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2017年3月南京大学鼓楼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8岁。因全程无痛肉眼血尿5d入院。入院急查血红蛋白68g/L,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B超示膀胱后壁3.0cm×2.5cm实质低回声团块。腹部CT示盆腔结构紊乱,膀胱未充盈,腹盆腔肠管积气。

  • 标签: 膀胱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血尿
  • 简介:慢性细菌前列腺(CNBP)是中青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约比细菌前列腺高8倍。由于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及病理学过程尚不清楚,故缺乏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来探讨列平冲剂对慢性细菌前列腺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理。

  • 标签: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炎列平冲剂 实验研究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 慢性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酮Ⅰ(T-Ⅰ)对于放射膀胱(RIBI)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control)、对照组2(T-Ⅰ)、实验组1(R)、实验组2(R+T-Ⅰ),每组给予丹参酮Ⅰ或橄榄油腹腔注射两周后接受X射线照射,1周或12周后收集小鼠膀胱组织,比较各组膀胱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及组织病理学评分;体外实验:人膀胱永生化上皮细胞(SV-huc-1)分为对照组1(control)、对照组2(T-Ⅰ)、模型组1(R)、模型组2(R+T-Ⅰ),每组利用丹参酮Ⅰ或其溶剂处理24h后接受X射线照射,比较各组细胞活力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体外实验中,利用T-Ⅰ预处理可以降低X射线导致的膀胱上皮细胞活力下降,并且可以减少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在体内实验中,T-Ⅰ治疗能显著减轻RIBI早期膀胱组织损伤,降低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并改善了RIBI晚期膀胱纤维化程度。结论T-Ⅰ可通过抗氧化活性在放射膀胱中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放疗 膀胱 丹参酮Ⅰ 氧化应激 抗氧化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手术治疗腺膀胱伴女性尿道异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腺膀胱伴女性尿道异常患者采用综合手术治疗后腺膀胱的复发率。结果采用综合手术(经尿道电切汽化术+膀胱颈切开术+尿道外口整形术)治疗腺膀胱伴女性尿道异常,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经尿道膀胱病变黏膜电切术或单纯药物灌注膀胱化疗者。站论采用综合手术治疗伴女性尿道异常的腺膀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手术 腺性膀胱炎 女性尿道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人群中氯胺酮相关膀胱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强制戒毒所在押人员及招募长期单一吸食氯胺酮人群,采用自行改良设计的“药物滥用调查表”,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及相关下尿路症状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37人,其中单一吸食氯胺酮人群有效分析问卷199份,高危人群中氯胺酮相关膀胱的发病率25.63%。其中人口学特征如:年龄、婚姻、学历、收入等与发病率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食时间、每次吸食量、每日吸食量和初次吸食年龄调查对象间的发病率比较发现,其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每日吸食≤2次vs.≥3次是氯胺酮相关膀胱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每日吸食的次数是患病的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干预及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控制氯胺酮相关膀胱的发生。

  • 标签: 氯胺酮 膀胱炎 下尿路症状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例膀胱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通过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治愈。结论膀胱肌纤维母细胞瘤为一种低度恶性的少见肿瘤性病变,术前影像学诊断困难,依靠病理可确诊,免疫组化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般采用保留膀胱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应注意随访。

  • 标签: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众所周知,神经膀胱(neurogenicbladder,NB)指控制排尿的中枢神经(脑或脊髓)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后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常见的神经膀胱病因有脊柱裂(脊膜膨出)、脊髓损伤、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以及手术引起的神经损伤等。

  • 标签: 神经性膀胱 非神经性神经性膀胱 尿道狭窄 诊断 治疗
  • 简介:慢性细菌前列腺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转为正常,卵磷脂小体回升,但部分患者仍存在会阴部、腹股沟、下腹部等胀痛不适,称之为慢性细菌前列腺后遗症状.前列腺痛临床症状与慢性细菌前列腺后遗症状相似,我们于1998年6月~2000年6月,对上述两类患者拟加味前列腺方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慢性细菌前列腺后遗症状组(A组),62例,年龄19岁~43岁,病程9个月~3年.前列腺痛组(B组),30例,年龄17岁~39岁,病程1.5年~4年.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前列腺方 慢性前列腺炎 后遗症状 前列腺痛
  • 简介:膀胱癌是世界范围内的第十一大肿瘤,约75%的膀胱癌为肌层浸润膀胱癌(non-musele-invasivebladderearei-noma,NMIBC)。NMIBC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后需行膀胱灌注来预防肿瘤复发和进展,灌注卡介苗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疗法。虽然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已应用于临床多年,但是迄今为止,此疗法的原理仍不明确,灌注方案仍有很多争议,目前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予以完善。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治疗 卡介苗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世界范围 肿瘤复发
  • 简介:目的评估表柔比星(EPI)+诱导灌注+维持灌注、EPI+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菌毛株(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3种方案对中高危肌层浸润膀咣癌(NMIBC)电切术后辅助治疗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18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确诊为NMIBC患者的资料,依据术后灌注药物和灌注方法分为A组(EPI+诱导灌注+维持灌注)、B组(EPI+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C组(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各组按照肿瘤复发风险进一步分为高危组和中危组。随访2年,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泌尿系超声及膀胱镜检查,并记录膀胱癌复发情况以及膀胱灌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H、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6%(2d/56)、38.24%(26/768)、18.97%(11/58);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18)。A组高危患者与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50.00%(10/20)、27.78%(10/36),B组高危患者与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5.83%(11/24)、25.00%(11/41),C组高危患者与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7.62%(10/21)、8.11%(3/37)。A、B两组高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与C组高危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79、P=0.905);A、B两组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与C组中危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45)。结论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辅助治疗NMIBC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于高危NMIBC,3种灌注方式的疗效无差别;对于中危NMIBC,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效果最佳。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菌毛株 表柔比星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
  • 简介:目的总结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ReTUR)治疗肌层浸润膀胱癌的疗效。方法122例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单次TUR组)者63例和首次TUR及术后4~6周内ReTUR(ReTUR组)者59例。两组术后均接受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了解TUR后肿瘤残留及ReTUR对肿瘤病理分期的重新评估情况。结果术后随访平均35.3月,ReTUR组患者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单次TUR组(28.81%和53.97%,P〈0.05)。ReTUR组患者中,23例(38.98%)发现有残余肿瘤,11例(18.64%)在首次TUR时肿瘤分期被低估。在发现残余肿瘤的患者中,有16例(69.95%)在原发部位。结论ReTUR治疗肌层浸润膀胱癌能有效发现首次TUR术后残余肿瘤,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肿瘤残余 分期 复发率
  • 简介:肌层浸润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占全部膀胱肿瘤的75%~85%,其中Ta占70%、T1占20%、Tis占10%。不同组间的肿瘤生物学特性有显著不同,依据临床和病理学的指标,对此类肿瘤按照复发和进展的风险以及预后的不同又可分为低危、高危及中危组。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手术指征 高危 肿瘤生物学特性 黏膜下层
  • 简介:左氧氟沙星和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是目前治疗细菌细菌前列腺的常用方法。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联合用药时,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急性细菌前列腺模型大鼠各组织中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将96只急性细菌前列腺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坦索罗辛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组),每组48只,分别在给药后o.125、0.25、0.5、1、2、4、85n12h每个时间点处死6只大鼠,采集两组动物的血液、肝脏、肾脏和前列腺制作组织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血浆、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左氧氟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半衰期(t1/2)、达峰时间(tpeak)、清除率(CL)、最大药物浓度(Cmax)和曲线下面积(AUC0-12),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前列腺组织中,坦索罗辛明显提高了左氧氟沙星的最大药物浓度(Cmax)、延长了药物半衰期(t1/2),且降低了药物清除率(CL)(P〈0.05)。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时坦索罗辛可能增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细菌前列腺时的疗效,而对其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大鼠 前列腺炎 抗生素药代动力学 a1肾上腺素
  • 简介: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复发的肌层浸润膀胱癌(NMIBC)的有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5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表柔比星灌注化疗后复发的NMIB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灌注复发后行吉西他滨辅助灌注化疗,29例继续表柔比星灌注化疗。比较两组辅助膀胱灌注后肿瘤无复发生存率、复发间隔时间、进展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吉西他滨辅助膀胱灌注患者的2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达65.22%,显著高于表柔比星灌注组44.8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复发时间吉西他滨组[(15.87±3.36)月]明显长于表柔比星组[(10.06±3.04)月](P〈0.05)。两组患者进展率和进展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主要表现为尿频、血尿、尿痛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表柔比星辅助膀胱灌注化疗后复发的NMIBC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辅助膀胱灌注化疗疗效显著,能降低NMIBC复发率,延长无瘤生存时间,安全较好。

  • 标签: 膀胱灌注 膀胱癌 吉西他滨 复发
  • 简介:通过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比术后即刻膀胱灌注与短期膀胱灌注辅助化疗对中低危肌层浸润膀胱癌(NMIBC)膀胱电切术(TURBT)后复发风险的影响。该试验于2010年9月经由京都府立大学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06例中低危NMIB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取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30mg,

  • 标签: 膀胱灌注 膀胱内灌注 TURBT 吡柔比星 辅助化疗 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