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膀胱与间质膀胱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择细菌膀胱患者和间质膀胱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症状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实验室常规检查等方式总结两组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结果细菌膀胱与间质膀胱临床症状相似,均有尿频尿急、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而间质膀胱患者通过膀胱镜检查显示所有患者膀胱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可采用膀胱水扩张、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论细菌膀胱和间质膀胱临床症状相似,难以鉴别诊断,临床上常常发生误诊,但可根据两者实验室、病理学和膀胱镜检等方式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膀胱炎 细菌 间质性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膀胱的病因及病理特征,从而指导对其合理的治疗。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98例腺膀胱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在98例腺膀胱患者中男42例,女56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2.68岁。膀胱镜检查结果腺膀胱病变发生处膀胱三角区74例,占75.5%,膀胱顶部16例,占16.3%,输尿管开口周围8例,占8.2%;腺膀胱肉眼的类型观绒毛样水肿型42例,占42.9%,泡疹样型31例,占31.6%,乳头状瘤样型14例,占14.3%,慢性性反应型6例,占6.1%,弥漫性病变者4例,占4.1%,无明显异常1例,占1.0%。HE切片显示三种基本组织学改变42例膀胱黏膜内有上皮细胞巢,36例有杯状细胞的腺样结构,20例上腺体及囊肿形成,其中2例腺上皮异生增生癌变。结论腺膀胱是一种在多种慢性刺激因素影响下膀胱黏膜良性增生性病变,是膀胱癌的癌前病变。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膀胱腺癌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腺膀胱CT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例经膀胱镜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的8例腺膀胱患者的CT影像资料;回顾分析其CT表现。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膀胱镜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腺膀胱术后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腺膀胱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同时行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同时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3.33%)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3.33%,对照组为20.00%;疾病复发状况对比,观察组术后疾病复发1例,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术后疾病复发2例,复发率为13.33%,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腺膀胱术后采用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小,疾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腺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014年收治的268例经病理证实的腺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症状+镜下血尿为主,膀胱镜检查表现为滤泡样、绒毛样、苔藓样改变。196例(以下称灌注组)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后1月采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方案为每周1次,共6次,术后定期行尿常规检查。72例(以下称未灌注组)术后因经济原因未做灌注。结果随访3—30个月,灌注组135例症状消失,42例好转,11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复发8例;未灌注组34例症状消失,7例好转,18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复发13例,两组均无恶变病例。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腺膀胱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有效地预防其复发。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汽化电切 膀胱灌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腺膀胱的临床治疗效果,来提高腺膀胱的诊治水平。方法从本院收治的腺膀胱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全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有1)保守治疗;2)尿道电切;3)合并尿道口狭窄者进行的定期尿道扩张治疗;4)单纯的膀胱内丝裂霉素灌注化疗方法。结果保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行尿道电切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合并尿道口狭窄者进行定期尿道扩张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单纯的膀胱内丝裂霉素灌注化疗的总有效率为77.7%。结论不同的治疗方法其有效率也明显不同,研究显示尿道电切对腺膀胱的疗效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临床诊治 尿道电切
  • 简介:摘要间质膀胱/痛膀胱综合征(Interstitialcystitis/painfulbladdersyndrome,IC/PBS)是引起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一系列膀胱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各地不同,30至50岁的妇女为高发人群。目前IC/PBS无特效治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症状,且长期的自身护理调节是维持疗效的关键。本文针对IC/PBS的长期预防及控制方案进行总结,供临床护士对IC/PBS患者宣教时参考。

  • 标签: 间质性膀胱炎/痛性膀胱综合征 宣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汤治疗慢性细菌前列腺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男科门诊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细菌前列腺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将这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前列舒乐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前列腺汤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前列腺汤进行慢性细菌前列腺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炎汤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质膀胱膀胱水扩张、膀胱壁肉毒素治疗与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本组的18例女性IC/PBS的患者,在麻醉条件下进行膀胱水扩张与膀胱内200U肉毒素联合多点进行注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第1、3、6月对O'Leary-Sant的间质膀胱的症状进行评分,以患者每日排尿的次数以及最大的膀胱容量为疗效评判的标准,观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状况。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术后都表示疼痛、尿急等症状有所缓解,治疗的有效率达100%,其中有11例患者表示显著缓解甚至消失(显效率达到61.1%)。结论肉毒素与膀胱水扩张进行联合注射治疗在短期内可以对间质膀胱的症状起到缓解作用,见效快,且有效果明显。

  • 标签: 膀胱壁肉毒素 膀胱炎 间质性 膀胱水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阴道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细菌阴道的患者344例,均符合细菌阴道诊断标准,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硝唑,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阴道置入甲硝唑栓局部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84%,对照组总有效率92.44%,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甲硝唑及阴道置入甲硝唑栓局部治疗维持阴道内菌群的平衡,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日常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 标签: 细菌性 阴道炎 甲硝唑 甲硝唑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清解通淋汤配合西药膀胱灌注治疗放射膀胱的疗效。方法22例口服清解通淋汤并配合西药膀胱冲洗治疗。结果治疗1~2个疗程(12天为一疗程)治愈8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8%。结论清解通淋汤加西药膀胱灌注是治疗放射膀胱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放射性膀胱炎 清解通淋汤 膀胱灌注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超声将腺膀胱误诊为膀胱肿瘤的误诊原因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到2015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经腹超声腺膀胱误诊为膀胱肿瘤的患者50例,对其诊断治疗做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50例患者因增生范围和程度的差异,超声图像也不尽相同。在50例患者中,25例为结节增生,18例为乳头增生,7例为膀胱壁弥漫增厚。患者在手术后进行病理切片检查,证实均为腺膀胱且均被超声误诊为膀胱肿瘤。结论经腹超声图像对膀胱进行检查时,极易将乳头增生、弥漫增厚、结节增生等误诊为膀胱肿瘤。因此经腹超声检查腺膀胱时要多加注意,降低误诊率。

  • 标签: 腹超声 腺性膀胱炎 膀胱肿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间质膀胱(InterstitialCystitisIC)在下尿路综合征(LowerurinarytractsymptomLUTS)患者中的构成比,比较男性和女性患者发病的差异,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通过药物灌注治疗,了解手术治疗IC的疗效情况。方法以云南省体检中心及我院泌尿外科门诊中非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但具有尿频、尿急、尿痛或会阴部疼痛等症状(下尿路综合征LUTS)的患者为基础人群,采用临床问卷调查表和临床诊断相结合的方法,从流行病学入手,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性别差异,年龄分布,职业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筛查,对IC患者膀胱镜下改变、病理改变的病例进行药物膀胱灌注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通过对1300余例LUTS患者(排除因下尿路梗阻和细菌学检查明确的下尿路感染人群)临床表现的调查,了解间质膀胱(IC)的发病情况。结论LUTS患者女性多于男性,IC/LUTS比例约为1/10;IC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7。

  • 标签: 下尿路综合征 间质性膀胱炎 观察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和膀胱灌注治疗腺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5例腺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腺膀胱15例患者均行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确诊,采用经尿道膀胱粘膜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并行丝裂霉素膀胱腔内灌药化疗一年。结果15例随访3~48个月,复发1例,并发腺癌1例,治愈率为60%。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电切后行膀胱腔内灌药化疗能预防复发及恶变。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等离子电切术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后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膀胱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腺膀胱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有针对的心理护理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排尿不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4例于术后5个月至12个月复发,复发者均再次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继续随访未发现恶变病例。结论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作为腺膀胱的确诊方法,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腔内灌注化疗是目前治疗腺膀胱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细菌前列腺的效果。方法360例随机分2组,分别予口服普乐安,黄酮哌脂及盐酸特拉唑嗪治疗。或中药前汤配合西药上述方法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91.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细菌前列腺效果显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甲硝唑治疗细菌阴道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细菌阴道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消炎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甲硝唑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消炎组,并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甲硝唑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消炎组,并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显著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治疗细菌阴道的临床疗效高,临床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患者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细菌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