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一些化妆品中为祛斑和美白而过度添加有机汞,长期使用可引起汞中毒。尤其是以肾病首发的汞中毒性肾病易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5例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的非职业性汞中毒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汞中毒性肾病 临床分析 原发性肾病 非职业性 临床资料 肾病患者
  • 简介: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等渗对比剂与低渗对比剂的肾毒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EMbase、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等渗与低渗对比剂肾毒性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4年1月,同时对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检纳入。按照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ReviewManger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合计2677名受试者。①诊断标准:以血清肌酐增高超过基线水平的25%为诊断标准,等渗对比剂肾毒性比低渗对比剂低ERR=0.57,95%CI(0.38~0.84),P=0.005];以血清肌酐升高大于44μmol/L(0.5mg/d1)为诊断标准,等渗对比剂肾毒性小于低渗对比剂[RR=0.65,95%CI(0.43~0.98);P=0.04]。②年龄:患者平均年龄≥65岁,2种对比剂的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R=0.66,95%CI(0.40~1.09),P=0.103;患者平均年龄60~65岁,2种对比剂肾毒性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ERR=0.64,95%CI(0.19~2.11),P=0.46]。③血肌酐基线值:血肌酐基线值偏高,等渗对比剂肾毒性小于低渗对比剂ERR=0.40,95%CI(0.21~0.76);P=0.006];血肌酐基线值正常,2种对比剂肾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R:1.14,95%CI(0.39~3.37),P=0.81]。④对比剂剂量: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小于200ml的患者,等渗对比剂与低渗对比剂CIN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R=0.85,95%CI(0.51~1.43),P=0.55],而对比剂使用剂量不低于200ml的患者,等渗对比剂CIN的发病率较低渗对比剂低ERR=0.38,95%CI(0.18~0.80),P=0.013。结论对于接�

  • 标签: 介入治疗 对比剂 肾毒性 META分析
  • 简介:毒性睾丸炎常由腮腺病毒所致,临床表现为睾丸及附睾肿大,但不化脓,多见于青春后期,继发于流行性腮腺炎之后。中医学称之为“卵子瘟”,为肝经湿热累及肾子的病症。个别患者因此而不育。笔者近年来在季科夫主任医师指导下运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本病3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外敷治疗 中药内服 睾丸炎 病毒性 内服外敷法 流行性腮腺炎
  • 简介:肾病综合征并发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三者在发病机制、病情发展上错综复杂,可相互影响致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生命。但在治疗上有矛盾之处,处理棘手,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现报告我院收治1例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给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此类复杂病例提供更多的论据。病例患者,55岁,女性,因"双下肢水6月,伴多汗、咳嗽、乏力2周"入院。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西医结合 粟粒型肺结核 复杂病例 结核中毒症状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他克莫司(FK506)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MEDLINE、PubMed、TeCochraneLibrary和SCI,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3月,并手工检索国内相关专业杂志及会议资料,查找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二次变量资料采用比值比(OR)为效应量,连续变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为效应量。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均为国内研究。有8个RCT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与激素组比较,1个RCT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与他克莫司组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激素组比较,纳入研究时患者为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血肌酐更高[MD=1.00,95%CI(0.36,1.65),P=0.002];纳入研究时患者血肌酐〈221μmol/L的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与激素组比较,治疗后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77,95%CI(-6.47,4.93),P=0.79]。(2)与激素组比较,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在总有效率[OR=1.68,95%CI(0.60,4.71),P=0.32]、完全缓解率[OR=1.99,95%CI(0.91,4.35),P=0.09]、24h尿蛋白定量[MD=-0.09,95%CI(-0.52,0.34),P=0.68]、肾小球滤过率[MD=-2.44,95%CI(-8.18,3.30),P=0.40]、不良反应发生率[OR=0.94,95%CI(0.59,1.49),P=0.80]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与单纯使用激素比较疗效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且可能使表现为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IgA肾病患者血肌酐更高。期待高质量、大样本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论证。

  • 标签: 他克莫司 激素 IGA肾病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性质及程度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盐酸氮介,环磷酰胺,霉酚酸酯)及结合中药的方法治疗39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结果糖皮质激素联合抑制剂及结合中药可使患者的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P<0.01);完全缓解率72%,部分缓解率23%,使糖皮质激素依赖者可减少剂量。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以及中药辅助治疗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联合治疗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手术的供体切取和修整方法.方法采用原位灌注联合切取和体外修整的方法完成7例尸体供胰、十二指肠和肾的联合切取与修整.结果7例获取器官的热缺血时间平均3分30秒,联合切取器官时间14分20秒,灌注液平均用量1050mL.用切取、修整的胰、肾完成了3例胰肾联合移植和9例肾移植,均迅速恢复功能,未出现严重外科并发症.3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均完全停用胰岛素,正常饮食,胰肾功能正常存活已分别达34个月、25个月和21个月.结论供体切取和修整的质量是胰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之一,此原位灌注联合切取和体外修整的方法可提供保证.

  • 标签: 切取 胰肾联合移植 供体 取器 原位灌注 正常
  • 简介:目的评价唑来磷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去势治疗后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伴不同程度骨痛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唑来磷酸组(A组,n=18):唑来磷酸4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以上,每28d1次,2~3次;唑来磷酸联合89Sr组(B组,n=21):唑来磷酸4mg(方法同上),89Sr148~222MBq/kg体重。分别观察镇痛效果、骨转移灶的变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前后A组疼痛评分分别为6.05±3.55和3.61±1.97,tPSA分别为(66.32±24.21)和(24.53±9.94)μg/L(P〈0.001);B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93±3.71和1.66±0.91,tPSA分别为(67.41±23.85)和(20.56±8.64)μg/L(P〈0.001)。两组骨转移灶消失或减少率分别为55.56%和71.43%。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B组止痛和减少骨转移灶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89Sr对去势治疗后的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的止痛效果明显,可显著减少骨转移灶,较单独应用唑来磷酸效果好,是一种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锶放射性同位素 前列腺肿瘤 治疗
  • 简介:尖锐湿疣,是由乳头瘤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是常见的性病之一。尖锐湿疣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近15年来,发病人数已增加了5~10倍,占全部性病病人的20%-31%。我院性病科从1998年10月~1999年3月用冷冻、冷冻联合“明竹欣”(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制药厂生产)治疗尖锐湿疣76例,并进行了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明竹欣 尖锐湿疣 乳头瘤 病毒感染 性传播疾病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基因3(prostatecancergene3,PCA3)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6例首次穿刺结果为阴性但PSA持续升高的患者在第二次穿刺活检之前行PCA3和mMRI检查。评估PCA3评分和mMR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度及其对前列腺穿刺结果的预测性。结果mMRI结果显示20例(35.7%)患者具有前列腺癌特征;PCA3评分(截断值为35时)显示15例(26.8%)患者疑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显示23例(41.1%)患者确诊为前列腺癌。PCA3和mMR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49%及74%、89%。结论mMRI增加了PCA3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PCA3 mMRI 肿瘤标记 生物学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在大于2cm的特殊肾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选取70例患者(年龄为35~72岁),其中肾盂结石44例,肾盏结石26例。1肾盂结石:Ⅰ期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尽量将结石粉碎,术后留置双J管1~4周,Ⅱ期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清除肾内残余结石;2肾盏结石:Ⅰ期于患侧留置双J管1~4周,Ⅱ期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手术次数、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无结石残留)、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进行分析;并比较术前术后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情况。结果Ⅰ期硬镜碎石留置双J管后,结石清除率为(8%);Ⅱ期软镜下行钬激光碎石取石,结石清除率95.2%。两次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6.2±2.3)(50~145)min、(7.5±0.6)(6~15)d。术前与术后1月血清Scr分别为(100.6±1.23)(66.2~151.4)μmol/L、(83.7±4.8)(58.6~116.7)μmol/L(P〈0.05);GFR分别为(57.6±2.4)(30~115)mL/min、(65.4±0.2)(72~120)mL/min(P〈0.05)。手术顺利,术后有3例出现高热,1例发展为脓毒血症,经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是治疗特殊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硬镜 输尿管软镜
  • 简介:目的观察凋亡素联合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及多西紫杉醇的体外抗膀胱癌效果,评价该蛋白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将原核表达载体pBV220/Apoptin中的Apoptin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后,转染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株EJ,利用RT-PCR观察基因表达情况,MTT法和流式细胞仪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并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Apoptin并转染膀胱癌细胞株EJ,并于转染后不同时段观察到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与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凋亡素与吉西他滨或多西紫杉醇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抗膀胱癌效应,凋亡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膀胱肿瘤 凋亡素 吉西他滨 多西紫杉醇 治疗
  • 简介:IgA肾病是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和病理改变,是常见的慢性肾脏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的43.8%,高达50%的患者会在20~25年内逐渐进入终末期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持续性蛋白尿是IgA肾病病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降低蛋白尿是延缓IgA肾病进展治疗的关键[2]。

  • 标签: IGA肾病 临床观察 厄贝沙坦 来氟米特 治疗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简介: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电切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经验。方法经后腹腔镜施行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32例。其中输尿管肿瘤20例,肾盂肿瘤12例。肿瘤位于右侧17例,左侧15例。2例输尿管肿瘤合并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镜距输尿管口约0.5cm环形切透膀胱全层,对输尿管末端电灼彻底封闭输尿管开口。输尿管末端电切结束退出电切镜后留置尿管。采用腰部3个穿刺套管针入路,行根治性肾切除,输尿管尽量向下游离,下腹部行5~9cm切口,取出肾标本,然后行下端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结果31例手术顺利,1例术前有经皮肾镜术史,术中发生十二指肠瘘,手术中转开放修补十二指肠,术后恢复顺利。手术时间2.0~6.5h,平均3.5h。出血量25~1500ml,平均163ml。术后随访2~36个月。29例患者无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2个月发生膀胱、盆腔转移,目前带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2年发生膀胱肿瘤,电切后无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第3个月死于心脏疾病。结论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和输尿管肿瘤,切口明显小于开放手术,术后恢复快。用电切镜环状切除输尿管末端可完整切除输尿管。

  • 标签: 肾肿瘤 输尿管肿瘤 腹腔镜 膀胱镜
  • 简介: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在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如何早期延缓CRF的病程进展,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研究课题。我们采用口服冬虫夏草制剂百令胶囊联合应用爱西特治疗CRF,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百令胶囊 爱西特 临床观察 治疗 慢性肾脏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细胞毒素-12(CTX-12)联合射线处理,对Balb/c裸鼠皮下移植膀胱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40只Balb/c雌性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动物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0.60±0.09)cm3时,随机将动物按处理方法的不同分成CTX-12+放射组、单纯CTX-12组、单纯放射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的抑瘤率,并以流式细胞术、TUNEL系统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单纯放射组、单纯CTX-12组、CTX-12+放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8.2%、46.7%、77.9%;与对照组比较,三组动物的皮下移植肿瘤都受到抑制(P〈0.05);但CTX-12+放射组肿瘤受抑制程度明显高于单纯CTX-12组(P〈0.05)和单纯放疗组(P〈0.01);肿瘤细胞凋亡率及凋亡指数亦然。结论CTX-12联合射线处理能显著抑制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膀胱肿瘤的生长。CTX-12联合生理剂量射线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达到明显抗膀胱肿瘤作用。

  • 标签: 膀胱肿瘤 放射疗法 细胞毒素类 细胞凋亡
  • 简介:高温热疗是一种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近年来,高温热疗被视为可进一步提高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的一种方法。有研究证实高温热疗可以提高常用膀胱灌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的效能,降低肿瘤复发率,延缓病情进展。该研究的目标人群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这些患者是中危(Ta~T1,G1~G2,多发病灶,直径〉3cm)或高危(T1,G3,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高温热疗 联合化疗治疗 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肿瘤复发率 丝裂霉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