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肠炎宁糖浆协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80例,随机分成3组,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利巴韦林、肠炎宁糖浆和同时两者联合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愈率为95.0%,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治疗组(利巴韦林组75.0%、肠炎宁糖浆组76.7%,P〈0.05);其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利巴韦林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协同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综合治疗措施。

  • 标签: 轮状病毒 利巴韦林 协同效果 疫苗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共60例,采用随机颜色球法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更昔洛韦,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应用干扰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更昔洛韦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重症病毒性小儿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入选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96.67%,高于对照组80.00%,P

  • 标签: 两种药物 重症 小儿脑炎
  • 简介: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病,其病理特征为心肌细胞的坏死或变性。由于累及心肌组织的广泛性及严重程度不同,轻者可无自觉症状,重者则起病急骤,呈暴发型,甚至发生猝死。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手段和特效药物。我院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常规药物治疗 黄芪注射液 疗效观察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汤剂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依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的数量40例,对照组患者提供奥司他韦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提供中医汤剂,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心肌酶谱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短,心肌谱酶明显得到改善,P<0.05。结论:为病毒性肺炎患者提供中医汤剂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得到降低,值得提倡。

  • 标签: 中医汤剂 奥司他韦 病毒性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评判为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肝康宁片叠加替诺福韦给药治疗形式的用药效果。方法:这次本医院予以纳入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评定,共62例,选于2019年01月—2020年02月,构建组别参考随机数字表手段,试验组(31例)予以一般治疗和肝康宁片叠加替诺福韦给药治疗形式,参照组(31例)给予一般治疗及替诺福韦用药干预方法,分析具体指标。结果:试验组用药结果为有效或显效人数共同占比数值对比参照组研究资料增高(P0.05);试验组落实用药方面干预对策十二周之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项目指标测定结果数值评比参照组评估资料下降(P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肝康宁片 替诺福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病毒性小儿脑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对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本院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重症病毒性小儿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各36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治疗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探究组执行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对患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探究组患儿发热,脑膜刺激征,抽搐以及意识障碍等问题的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重症病毒性小儿脑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对患儿进行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治疗效果相对更理想,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甲基强的松龙 重症病毒性小儿脑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病发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联合实施猪苓汤加减治疗的价值。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实验时间为2018.1—2019.12,样本共计70例,用盲选抽签法分为单一组(35例)施以西药治疗,联合组(35例)基于单一组对本组所纳入对象施以西药治疗联合猪苓汤加减治疗,比对组间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91.43%)相较于单一组(71.43%)要高(P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猪苓汤 肝硬化腹水 西药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重症病毒性小儿脑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电脑随机分组将2021年2月-2022年7月收治的6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研究组(n=34)、参照组(n=34)两组,参照组应用地塞米松加泼尼松治疗,研究组用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比较,病情缓解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病毒性小儿脑炎 丙种球蛋白 甲基强的松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在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中应用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给予所有受试者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指标检测,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比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水平更低,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更高(P<0.05);病毒性肝炎患者比对照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更低,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长(P<0.05)。结论 凝血功能联合血小板指标鉴别诊断病毒性肝炎患者,可清晰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小板指标 凝血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重度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合用阿昔洛韦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 2017年 1月~ 2020年 1月本院门诊 58例重度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依据用药方案分组,对照组患者以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合用阿昔洛韦、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水平改善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疾病复发率等。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 79.31%, P< 0.05; 2组患者治疗前均较低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随访中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率为 3.57%,对照组为 17.39%, 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 6.70%,对照组为 3.45%, P< 0.05。 结论:在重度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合用阿昔洛韦与糖皮质激素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并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且有利于改善视力水平,同时药物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重度病毒性角膜炎 阿昔洛韦 糖皮质激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肝乐颗粒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6例)。对照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肝乐颗粒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健肝乐颗粒 异甘草酸镁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胶囊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奥司他韦胶囊,体重不超过15公斤的,每次30mg,体重在16~22公斤的,每次45mg,体重在23~40公斤的,每次60mg,体重超过40公斤的,每次75mg,2次/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每次10ml,3次/日。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98%)显着高于对照组(81.17%)P

  • 标签: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奥司他韦胶囊 小儿病毒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病毒性肺炎患儿实施干扰素联合静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52例新生儿病毒性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干扰素联合静丙治疗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6例:未应用干扰素联合静丙治疗而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与实验组(26例:应用干扰素联合静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3天后相关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病毒性肺炎患儿干扰素联合静丙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病毒性肺炎 干扰素 静脉丙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