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部微波照射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把我院儿科2010年至2012年住院的人类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患儿158例,采用中心随机分配系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结果采用SAS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腹部微波照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观察组总有效率及72小时大便人类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微波照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微波照射 药物治疗 小儿病毒性腹泻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补液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因腹泻病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条件为①病程3天以内;②伴轻至中度脱水体征;③大便为稀水或蛋花汤样,镜检及培养均无细菌;④就诊前未曾补液治疗。将符合上述条件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结论采用口服补液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方法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补液 思密达 治疗 小儿病毒性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22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联合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临床有效率显著提高(96.37%VS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以较快的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 热毒宁 小儿 病毒性脑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小儿病毒性肠炎采用山莨菪碱和思密达联合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更好的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13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单一的思密达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思密达的同时还联山莨菪碱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大便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等临床症状指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7.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5.4%。此外,实验组患儿在治疗后大便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肠炎采用山莨菪碱和思密达联合治疗可显著地提升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儿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肠炎 山莨菪碱 思密达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伤科消肿颗粒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可能造成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为临床提供安全依据。方法用25g/kg的剂量灌胃小鼠进行毒性实验,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用2.5g/kg、5g/kg、10g/kg每天灌胃大鼠,连续给药180天,停药后观察药物对大鼠生长发育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病理形态影响。结果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无一死亡;小鼠1天内灌胃伤科消肿颗粒最大耐受量75g/kg;长期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伤科消肿颗粒对大鼠生长发育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病理形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伤科消肿颗粒临床拟用量是安全的。

  • 标签: 消肿颗粒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抗生素中毒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MG树脂灌流器对17例抗生素中毒性脑病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结果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后,患者情况好转。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抗生素中毒性脑病疗效良好。

  • 标签: 人工肾 慢性肾衰竭 抗生素脑病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硫辛酸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并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观察A组45例,观察B组53例。另选取2006年2月~2014年10月间住院,未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硫辛酸治疗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按原则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不给予任何处理措施,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同时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硫辛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的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0.94%(41/45),B组总有效率为97.33%(52/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6%(22/28),A、B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和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硫辛酸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更优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缩短治疗时间,后遗症较少,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甲基强的松龙 硫辛酸
  • 简介:摘要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多种病毒引起。常见有流行性感冒病毒,其次副流感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引起,主要侵犯呼吸系统。起病可急可缓,有发热咳喘症状,体温36℃-40℃不等。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我院儿科以炎琥宁冻干及病毒唑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炎琥宁 病毒唑 小儿病毒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方法24例入组病人,给予替吉奥胶囊60mgbid口服,连服二周,休息二周,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d1,每28天重复,观察不良反应,每二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总有效率为41.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毒性,肝功能损害,绝大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

  • 标签: 替吉奥 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糖腺苷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4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者按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热毒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阿糖腺苷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7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阿糖腺苷联合热毒宁对小儿病毒性肺炎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抑制病毒对人体的侵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阿糖腺苷 热毒宁 病毒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双黄连粉针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患儿给予双黄连粉针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45例患儿单纯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儿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双黄连粉针 思密达 小儿 轮状病毒性肠炎
  • 简介:摘要探讨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2例,经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131I量为甲状腺质量4.44~7.03MBq/g,碳酸锂0.25g,3次/日,共10天,随访观察3~12个月。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31I治疗l2个月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治愈率62.3%(38/62),有效率87.1%(54/62),无效12.9%(8/62),结节性甲状腺肿痊愈32.3%(20例),显效40.3%(25例),有效19.4%(12例),无效8.1%(5例)。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结节较小的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安全、简便、有效。

  • 标签: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 放射性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药物疗法 碳酸锂
  • 简介:摘要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医疗纠纷经常发生,中药毒性及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因而更深认识中药毒性及更好运用毒性中药尤为重要。

  • 标签: 中药毒性 毒性中药 转化 运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也日益增多,所以如何降低药物毒性的方法极其重要,文章主要对如何降低中药毒性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如何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毒性 中药炮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病毒性肠炎患儿实施消旋卡多曲颗粒配合喜炎平用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病毒性肠炎患儿共64例,随机将其等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用药,观察组增服消旋卡多曲颗粒配合喜炎平治疗,研究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疗效是96.9%,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1.3%,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止泻、退热与脱水纠正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对病毒性肠炎患儿实施消旋卡多曲颗粒配合喜炎平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可尽早解除各项症状,值得临床加强普及。

  • 标签: 消旋卡多曲颗粒 喜炎平 病毒性肠炎
  • 简介:摘要简单来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就是指患者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长达半年之久,机体内的病毒并未清理干净,引发肝炎进而发病,也可以说急性乙肝演变成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造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原因可能是患者有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病史,但是治疗的并不彻底,使病根遗留在体内。也有部分患者是在新生儿时期就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力较低,病毒通常不能完全清除,长期遗留后,到壮年时期开始病发。总的来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着较长的潜伏期,是机体的一大健康隐患。在我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有很多,干扰素α-2b就是其中的一种,而近些年我们开始研究中药合并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且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将针对此进行主要论述。

  • 标签: 中药 干扰素&alpha -2b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诊治的10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药物治疗的方式将纳入病人分为联合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枯草杆菌治疗,联合组应用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泻停颗粒 枯草杆菌 病毒性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肠泰合剂与叶酸片联合的方法对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136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6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治疗,A组患者加用叶酸片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肠泰合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肠泰合剂与叶酸片联合的方法对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使该类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降低,不会出现比较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做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轮状病毒性肠炎 肠泰合剂 叶酸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实验组(18例,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和对照组(18例,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时间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8%(χ2=4.403,P<0.05)。实验组复发率11.1%显著低于对照组38.9%(χ2=6.342,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14.68±8.61)d明显短于对照组(19.73±8.82)d,t=2.832,P<0.05。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复发率低,治愈快,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 中药 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