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77岁,因“厌食1年,加重伴恶心、呕吐1周”于2017年8月25日入院。化验检查尿蛋白阳性,血肌酐轻度升高(具体不详),同时发现血压高,最高160/80mmHg,未系统诊治。半年前检查血肌酐180μmol/L;1周前患者厌食有所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体质量明显下降,近一年约下降10kg左右,遂就诊我院。病程中时有头晕,无胸闷、气短,无关节疼痛,无光过敏,无口腔溃疡,饮食欠佳,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既往健康。入院时查体:血压150/90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双肺呼吸音清。

  • 标签: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慢性肾衰竭 免疫球蛋白M
  • 简介: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但也可引起各种器官系统损害,后者被称为冷球蛋白血症病(cryoglobulinemicdisease)或冷球蛋白血症血管炎(cryoglobulinemicvasculitis)[1,2]。严格讲,这些器官系统损害虽然主要由血管炎引起,但又并非完全由血管炎引起,所以用"冷球蛋白血症病"命名似乎更恰当。该病的患病率并不清楚,估计为1/100000人口[3],中老年及女性居多[1,3]。

  • 标签: 冷球蛋白血症 器官系统 血管炎 器官衰竭 肾损害 单核-巨噬细胞
  • 简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相关性肾病是指由于血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LC)的大量恶性增生,并沉积于肾组织而引起的肾脏疾病。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的结构异常,在。肾脏中沉积的部位及形态有所不同,因此所表现的临床、病理特征也各不相同;

  • 标签: 免疫球蛋白轻链 相关性肾病 单克隆 病理表现 肾脏疾病 结构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β2-球蛋白(β2-MG)检测对体外冲击波碎石(SWL)术后肾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58例在我院行SWL术患者,分别检测SWL术前、术后24h、3d、7d、1月血清肌酐(SCr)、血清Hcy及β2-MG水平。分析术后血清Scr、Hcy及β2-MG阳性检出率,术前、术后血清SCr、Hcy及β2-MG变化。结果术后24h血清Scr、Hcy及β2-M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94.8%和93.1%,术后第3天为1.7%、86.2%和81.0%,术后第7天为0%,34.5%和27.6%,术后1月为0%、8.6%和5.2%。血清Hcy及β2-MG在术后24h(血清Hcy:术前vs.术后24h,P〈0.01;血清β2-MG:术前vs.24h,P〈0.01)、3d(血清Hcy:术前vs.术后3d,P〈0.01;血清β2-MG:术前vs.术后3d,P〈0.01)显著上升,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清Hcy及β2-MG在术后第7天下降至正常水平。Scr水平在术后24h上升(P〈0.05),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3天尽管有上升,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β2球蛋白联合评估SWL术后肾功能损伤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可为再次行SWL术提供治疗时间参考。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肌酐 血清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以纤维蛋白凝胶为支架,通过组织工程技术以胃.重建膀胱的可行性。方法从实验动物获取膀胱黏膜,体外培养并扩增移行上皮细胞。分别通过纤维蛋白凝胶(实验组)和keratinocyte-SFM(对照组)将单个细胞悬液移植于带血管蒂的去黏膜胃片,将胃片缝成囊状(新膀胱),固定于腹壁。于术后2、4、6、8周取胃片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随时间延长新膀胱有不同程度挛缩;HE染色提示胃囊腔面有上皮样细胞覆盖,2周时细胞覆盖率约50%,4—8周时约70%。这些细胞分布不均匀,分层不明显;上皮样细胞AE1/AE3染色和CK7染色均阳性。对照组各标本均严重挛缩,腔隙消失,无上皮覆盖。结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尿路上皮细胞通过纤维蛋白凝胶移植至去黏膜胃片,可以使去黏膜胃片移行上皮化,从而重建膀胱。

  • 标签: 纤维蛋白凝胶 移行上皮 组织工程 膀胱成型术
  • 简介:通过检测尿液样本中的某些指标诊断膀胱肿瘤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作者采用相关技术验证了一系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膀胱肿瘤标志物。在本文中介绍4种潜在的无创诊断膀胱肿瘤的标志物。作者总共检测124例患者的尿液样本,其中63例确诊为膀胱肿瘤,61例为正常对照。

  • 标签: Α1-抗胰蛋白酶 无创诊断 膀胱癌 载脂蛋白E 肿瘤标志物 膀胱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中免疫球蛋白测定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透射终点测定法测定10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IgG、IgA含量以及IgA/IgG比值。并对白细胞水平与免疫球蛋白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IgG、IgA、IgA/IgG比值与白细胞的升高具有相关性,主要表现为IgG、IgA、IgA/IgG比值均有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由此可判定前列腺液中免疫球蛋白测定可以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之一,可作为传统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和微生物分析的重要补充。

  • 标签: 前列腺炎 免疫球蛋白 诊断
  • 简介:已知平滑肌肌球蛋白亚型在PBOO的膀胱中发生改变。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PBOO过程中膀胱顶部比膀胱底部及其他区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且在PBOO白兔中逼尿肌的收缩力存在着区域差异。因此作者推测PB00诱导的平滑肌肌球蛋白亚型的改变可能存在着区域差异。研究者构建了标准新西兰白兔PBOO模型,分别从失代偿的膀胱及假手术组的膀胱的9个部位切取逼尿肌样本,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肌球蛋白亚型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测量肌条在氨甲酰甲胆碱及氯化钾处理后的收缩力。结果发现假手术组来源的不同部位的肌条,其肌球蛋白亚型的表达全部一致,并且都只表达SM—B亚型;然而在PBOO组中,膀胱顶部表达70%的SM—B和30%的SM—A亚型,而基底部则表达35%的SM—B和65%的SM—A亚型。与之相对应,膀胱顶部SM-B蛋白表达水平是底部的2倍。而且区域SM-B表达水平的差异与肌条收缩力显著相关。因此,PBOO平滑肌肌球蛋白亚型的改变存在区域差异,可能与PBOO白兔不同部位逼尿肌的收缩力不同有关。

  • 标签: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 区域差异 肌球蛋白 平滑肌 亚型表达 BLOTTING
  • 简介:目的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术的预后。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前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99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检查,根据超声心动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心脏瓣膜钙化组和无心脏瓣膜钙化组,另根据心脏瓣膜钙化数量将患者分为无瓣膜钙化(A组)、单个瓣膜钙化(B组)和双瓣膜钙化(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胎球蛋白A(Fetuin-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并评价上述指标与心脏瓣膜钙化的相关性。结果99例患者中合并瓣膜钙化40例(占40.4%),其中二尖瓣瓣膜钙化(mitralvalvecalcification,MVC)27例(占27.3%),主动脉瓣瓣膜钙化(aorticvalvecalcification,AVC)30例(占30.3%),二尖瓣瓣膜合并主动脉瓣瓣膜钙化(MVC合并AVC)17例(占17.2%)。比较合并瓣膜钙化组和无瓣膜钙化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合并瓣膜钙化组的年龄、透析时间、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parathyroidhormone,iPTH)、hs-CRP、IL-6更高,白蛋白、Fetuin-A水平更低。比较A组、B组和C组发现,随着年龄、透析时间的增高,血磷、钙磷乘积、1I.-6、hs-CRP水平的增高,瓣膜钙化的数量逐渐增多,而随着血白蛋白、Fetuin-A水平的增高,瓣膜钙化的数量逐渐减少。以Fetuin-A为自变量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与年龄(r=-0.246,P=0.014)、透析时间(r=-0.297,P=0.003)、iPTH(r=-0.256,P=0.011)、hs—CRP(r=-0.272,P=0.006)、IL-6(r=-0.492,P=0.000)、心脏瓣膜钙化(r=-0.6,P=0.001)呈负相关,而与血白蛋白(r=0.298,P=0.003)呈正相关。结论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率较高,以�

  • 标签: 血液透析 炎症 钙化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慢性肾脏病(CKD)的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凝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伴有CKD的心房颤动给予华凝治疗,对其随访1年,根据是否出现出血副作用,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比较两组可能危险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伴有CKD的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凝出血的发生率26.98%(34/126)。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年龄、性别、凝时间、凝达标时间、INR、CKD分期、肾病类型、贫血、脑卒中病史、肝病、使用阿司匹林和肾衰宁胶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NR、凝达标时间、CKD分期、贫血、肝病、使用阿司匹林和肾衰宁胶囊均为伴有CKD的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凝出血的独立危险。结论:INR、凝达标时间、CKD分期、贫血、肝病、使用阿司匹林和肾衰宁胶囊均为伴有CKD的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凝出血的独立危险。

  • 标签: 心房颤动 慢性肾脏病 华法林 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患者:男,47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5个月于2002年6月13日入院。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及双踝关节以下浮肿,1周后发展至双下肢浮肿,伴腹胀,尿量逐渐减少。4个月前在当地就医发现尿蛋白(+++),潜血(+++),24h尿蛋白定量5.75g。血压170/120mmHg,白蛋白27g/L,胆固醇10.48mmol/L,尿素氮9.39mmol/L,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标签: 脂蛋白肾病 24H尿蛋白定量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mol/L 2002年 双下肢水肿
  • 简介:尿蛋白持续增多是肾脏损害的标志,24h尿蛋白定量测定是长期以来的“金指标”,但常常存在收集尿液繁杂、定时和定量不准确、部分尿样丢失、膀胱排空不完全、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为纠正此缺陷,美国肾脏病基金会改善肾脏疾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指南(NKFK/DOQI)推荐了尿蛋白/尿肌酐比值

  • 标签: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肌酐比值法 相关性分析 晨尿 24h尿蛋白 肾脏损害
  • 简介:精子抗体(AsAb)干扰精子生理、影响精子获能、阻滞精子穿过宫颈粘液、封闭顶体反应,抑制精卵融合及早期胚胎发育等受精前后的各个环节均已得到证实。这种精子自身免疫反应和同种异体免疫反应是导致男、女免疫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约占不育症患者的10%-30%。值得引起重视。1997年以来,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及现代医学理论,以疏肝健脾补肾、

  • 标签: 消抗丸 抗精子抗体 拮抗作用 AsAb 附睾
  • 简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由于其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和医疗费用昂贵,CKD的防治性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过去的70多年中,低蛋白饮食一直被认为可减轻尿毒症症状,改善代谢异常,控制高血压,延缓CKD进展,推迟开始透析时间,而受到广泛倡导。近年来,随着CKD低蛋白饮食治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对低蛋白饮食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也有了新的认识。

  • 标签: 低蛋白饮食 饮食治疗 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疾病 CKD 健康问题
  • 简介:一、营养治疗对慢性肾脏病的意义限制蛋白质饮食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特别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施行低蛋白饮食、尤其极低蛋白饮食治疗时,为防止营养不良,建议给患者同时补充复方a-酮酸制剂或必需氨基酸制剂。但是,已有研究表明,补充复方a-酮酸制剂在延缓肾损害进展上疗效优于必需氨基酸制剂。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蛋白质饮食 营养治疗 氨基酸制剂 低蛋白饮食 慢性肾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尿蛋白所致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机制.方法:(1)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肾病(MCN)三种不同病理类型的NS患者尿液中提取尿蛋白,经成份分析、灭菌等处理后以0.5mg/ml、1.0mg/ml、2mg/ml、4mg/ml、8mg/ml浓度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2)MTT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刺激后细胞的增殖情况.(3)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的细胞毒作用.(4)WesternBlotting检测Fas蛋白表达.结果:各病理类型所提取的尿蛋白成分相同,主要为白蛋白、转铁蛋白、IgG等,但各病理类型组成比例不同;肾小管上皮细胞MTT值低浓度有明显增殖作用,高浓度时细胞过度增殖则导致凋亡;肾小管上皮细胞LDH释放率和Fas蛋白的表达水平随尿蛋白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以上各项检测指标中FSGS患者尿蛋白对HK-2细胞的作用最强,MN次之,MCD最弱.结论:在体外条件下,尿蛋白对RTECs呈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作用,低剂量尿蛋白诱导RTECs异常增殖,较高剂量尿蛋白可诱导RTECs凋亡;除尿蛋白的量决定了损伤严重程度外,尿蛋白的性质也决定了损伤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尿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 增殖 凋亡 Fas
  • 简介: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丙型肝炎抗体(-HCV)检测结果,旨在寻求血透患者感染的依据,减少医源性感染。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uSA)检测2006年12月份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251例患者HBsAg与-HCV,并对透析1年以上的149例患者的肝炎标志物阳性率与透析年限、输血史、手术史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透析1年以上的149例患者中,HBsAg阳性者19例,阳性率为12.8%;-HCV阳性者29例,阳性率19.5%。HB—sAg、-HCV同时为阳性者仅1例(0.4%)。-HCV阳性率随透析年限、输血次数、手术次数增加而增高(P〈0.05),多因素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年限是-HCV阳性率最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OR〉I);而HBsAg阳性率与透析年限、输血、手术、性别的相关性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年限、输血、手术与-HCV阳性率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透析年限的增加-HCV阳性率上升,而与HBsAg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