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复方仙贞对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TNF-α培养液诱导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凋亡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复方仙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成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复方仙贞1μg/ml组和500μg/m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其中1μg/ml组作用更强.500μg/ml可能是通过影响成骨细胞周期中的G0-G1和S期而达到抑制凋亡作用的,而1μg/ml组还能增加G2-M期成骨细胞.结论复方仙贞能抑制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以低浓度(1μg/ml)抑制作用较好.

  • 标签: 成骨细胞 复方 细胞凋亡率 诱导 TNF-α 抑制
  • 简介: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头肌粘连,致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给病人生活,工作带来不便。我院自1987年起对50例股骨中下段不稳定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同时,应用医用硅胶膜衬垫预防头肌粘连,尤其股中间肌和股骨干的粘连,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硅胶膜 股四头肌粘连 股中间肌 切开复位 膝关节粘连性僵直 股骨干中下段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消痹联合西药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甲氨喋呤5mg每周一次,来氟米特20mg一日一次,必要时服用依托考昔,并如实记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消痹汤加减,必要时服用依托考昔,并如实记录。连续治疗12w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并观察两组患者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握力、20m步行时间、健康评价问卷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两组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疾病活动度、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20m步行时间、双手握力和健康评价问卷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水平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结论消痹联合西药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提高疗效、控制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等均有较强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中药 瘀血痹阻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观察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19岁,武警战士。因反复腰部疼痛活动受限2年,加重3个月。于2012年6院入住本院。2年前在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感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无明确外伤史。卫生队医生按照腰肌劳损给予休息、口服止痛药物、腰部理疗。好转后继续从事训练和战备执勤,2年间腰部疼痛症状反复发作。3个月前负重5km跑后,患者自觉腰部疼痛加重,在当地医院拍X线片后诊断为腰椎峡部裂。

  • 标签: 腰椎 骨折 闭合性 骨折固定术 骨移植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使用酒精灭活骨作为植骨材料治疗肢骨肿瘤的疗效。方法1988年9月至2005年12月,应用酒精灭活骨治疗肢骨肿瘤46例,年龄8~55岁,平均18.2岁。其中应用酒精储存异体骨42例,瘤段骨灭活再植4例。结果随访16个月~6年,平均3年6个月。酒精储骨12个月左右均修复良好;酒精灭活再植骨9~12个月与宿主骨愈合,但内部修复需24~36个月完成。本组病例无感染及疲劳骨折发生。1例瘤段灭活再植术后2年时复发,再次手术治愈。结论临床使用酒精储存异体骨和灭活再植骨,两者的灭活时间、灭活机制及骨愈合过程均有差异。酒精灭活骨具有成本低、灭活可靠、无排斥反应、骨愈合确实、操作简单等优点,是很好的植骨材料,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酒精灭活 再植 异体骨储存 骨肿瘤
  • 简介:此疾患也称先天性指间关节连接症或遗传性多发性强直性关节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手指指间关节的发育畸形,有明显的家庭遗传关系。常累及近侧指间关节,恒为对称发病,拇指不受累。我院于95年6月曾接诊一例外伤性指骨骨折的病人,检查中发现患者先天性指间关节强直。而后进行踉踪随访其系18人,其中有13例患者有本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一家系代共18例,男10例,

  • 标签: 近侧指间关节 先天性 指骨骨折 发病数 家系 先症者
  • 简介:为了解我国河南地区正常人骨密度的数据,作者应用美国Hologic生产的双能X线4500w型骨密度仪,对117例正常人进行了全身和腰椎正、侧位(包括侧位区域值)检测,现就肢和骨盆骨密度的测试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均在30~39岁达峰值,峰值后随年龄增长骨密度均逐渐降低,但女性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男性;不管任何年龄段女性骨密度均小于男性;左上肢骨密度小于右上肢;而双下肢骨密度无显著差异。本组检测为该地区骨质疏松症的群体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据。

  • 标签: 骨密度 正常人 骨盆 四肢 X线 男性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办的“第届全国全脊椎肿瘤切除学习班暨脊柱外科新技术论坛”将于2013年5月3—6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召开。前三届脊柱学习班先后邀请了30余位讲课教授,包括田伟、刘忠军、袁文、郭卫、邱勇、杨述华、杨惠林、许建中、罗卓荆、徐荣明、徐林、王欢、陈其昕、徐华梓、赵凯、姜建元、李明、张伟滨、梁裕、刘祖德、肖建如、赵杰、吕飞舟、张键、姜晓幸、董健等教授(排名不分先后),和中华外科杂志杨子明、中华骨科杂志胡永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李中实3位编辑部主任教授。参加学员300余人,其中正高和副高职称60%以上。反馈表调查显示学员们对该学习班的授课质量非常满意,均反映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授课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收获很大,技术水平有实质性的提高。

  • 标签: 脊柱外科 技术论坛 肿瘤切除 学习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脊椎
  • 作者: 万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吴兴区人民医院&吴兴区妇幼保健院,浙江 湖州313008
  • 简介:目的:研究外固定架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骨科中肢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创伤骨科肢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在手术效果方面,观察组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能提高手术优良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外固定架;内固定手术;创伤骨科;四肢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大连市内区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跌倒风险,为本地骨质疏松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大连内区41至70岁的女性487名进行骨密度测定并进行相关跌倒风险评估。结果年龄、绝经年限、BMI、运动时长及服用激素类药物等对中老年女性跌倒风险高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跌倒风险的高低与年龄、绝经年限和BMI、运动时长、口服激素类药物等密切相关。

  • 标签: 跌倒风险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