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马琳 陈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生物室/神经内科/老年医学,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生物室/神经内科/老年医学,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 100053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随病程进展会出现跌倒跌倒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因此,了解帕金森病的跌倒危险因素,以及使用准确性高的评价工具进行跌倒预测,及时提出预防策略至关重要。本文汇总了帕金森病跌倒危险因素以及对跌倒预测工具准确度评价的研究,希望对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 标签: 帕金森病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预防脑卒中跌倒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跌倒风险分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预防脑卒中跌倒中的应用情况。结果:2组患者跌倒情况比较:干预后,干预组跌倒人次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2组预防跌倒知识及态度情况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评分及态度评分均提高,且干预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衡与活动能力比较:干预后,2组BBS、FMA、ADL评分均提高,且干预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后,2组MFES评分及SS-QoL评分均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倒风险分级管理能够积极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意外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管理 预防脑卒 跌倒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患者中选择80例病患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加以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各40例。结果对比两组跌倒发生几率、防跌倒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在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护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对跌倒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内科 防跌倒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Morse跌倒评估量表对住院患者跌倒风险预测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Morse跌倒评估量表预测跌倒风险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9月30日。利用诊断准确性质量评价研究工具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篇文献,共48 947例患者。异质性检验显示,纳入的研究存在异质性,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敏感度为0.75(95%CI 0.73~0.77),合并特异度为0.64(95%CI 0.64~0.64),合并阳性似然比为2.45(95%CI 1.97~3.03),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39(95% CI 0.29~0.52),合并诊断比值比为6.58(95%CI 4.13~10.46),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SE=0.026)。结论Morse跌倒评估量表作为单独指标对住院患者跌倒风险预测有效性为中等水平。

  • 标签: 住院病人 Morse跌倒评估量表 跌倒 风险评估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预防康复科患者跌倒中所发挥的预防价值。 方法: 对我院康复科在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12 月接收的 68 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将 34 例实施 跌倒风险分级管理的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将 34 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跌倒事件发生率、患者对跌倒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果: 研究组出现 1 例跌倒,对照组出现 6 例跌倒,研究组跌倒事件发生率低;研究组患者掌握程度评分高, P<0.05 。 结论: 对康复科患者实施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可显著降低跌倒风险,避免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跌倒事件,护理安全性高,预防价值积极。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管理 康复科 跌倒事件 预防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0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这些老年住院患者平均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各200人。对普通组给予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并分别观察统计普通组和实验组患者的跌倒状况、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比普通组和实验组数据显示,实验组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次数较普通组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次数明显更少;实验组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普通组;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给予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次数,显著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跌倒 老年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中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2021年4月-2022年6月,从本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中选择68例,随机分2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护理情况。结果:跌倒风险评分相比,试验组BBS评分低于对照组,M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跌倒发生率,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预防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跌倒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医院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医院进行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进行临床治疗的1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针对所有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老年人跌倒损伤风险评分以及自我保护评分进行记录,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显示,相较于接受应急管理前老年人的自我保护评分,以及对于跌倒损伤的风险有更清晰的认知,评分明显更高,管理前后差异显著存在(P<0.05)。而本次研究中未见老年人在住院期间出现低脑损伤的情况,具有较高安全性。结论:总的来说,本研究结果强调了医院内老年人跌倒损伤应急预防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跌倒损伤的风险,从而提高他们在医院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这些发现有望为未来改进老年人医疗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 标签: 老年人 跌倒损伤 住院管理 风险预防 应急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跌倒风险评估对住院精神病人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2014年1—12月份新入住院精神病人1392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根据评估高风险的精神病人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对其跌倒发生率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2013年1—12月份新入住院精神病人1236人(未实施跌倒风险评估)跌倒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后住院精神病人的跌倒发生例数为7例,跌倒发生率为0.5%,未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前住院精神病人的跌倒发生例数为15例,跌倒发生率为1.2%。结论对精神病人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可有效的减少住院精神病人跌倒事件的发生,降低住院精神病人跌倒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精神病人住院的安全性,减少因跌倒不良事件引发的护理纠纷。

  • 标签: 跌倒 风险评估 精神病人 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运用及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5例内科患者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该组行常规护理,对其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另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85例内科患者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拟定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措施,并运用到护理工作中。对比两组患者跌倒次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次数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价值突出,其运用则要求规范、细致,综合保证护理效果。

  • 标签: 跌倒风险 分级护理 内科患者 防跌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医院正式在心内科开展跌倒风险分级护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分析跌倒发生影响因素,制定三级风险,患者入院时,进行一次全面的跌倒风险等级评价,针对不同的护理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对于高风险者,在护理单上标注,护士在开展日常护理时,穿插相应宣教内容。结果2015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发生率0.48%(4/550)低于2014年5.04%(26/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有效降低跌倒风险

  • 标签: 跌倒 风险分级护理 心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心内科防跌倒管理中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病人中的 160 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任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防跌倒管理措施来进行 防跌倒管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进行防跌倒管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跌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防跌倒风险意识、态度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应用于心内科跌倒风险管理当中,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增强护理成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防跌倒管理 风险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跌倒风险评估管理在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中的效果观察。 方法 将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科患者130例,由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跌倒风险评估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与生活质量。 结果 研究组跌倒发生率1.54%低于对照组18.46%,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老年住院患者,需要使用跌倒风险评估管理,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跌倒风险评估管理 老年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间我院心内科患者中92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参照组(n=46)和探究组(n=46),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实施后跌倒人次。结果:探究组住院期间跌倒人数少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运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案能够更迅速的了解患者情况,便于护理措施的落实,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心内科患者 防跌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4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防跌倒管理,观察组接受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心内科患者跌倒防控效果更好,其能够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值得推广实践。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心内科 防跌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骨病科住院者防跌倒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骨病科住院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策略,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跌倒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0.00%(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86.00%(P<0.05)。结论: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骨病科住院者,可以有效预防跌倒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骨病科 住院患者 跌倒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