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Fib)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从而为脑梗死判定预后以及抗纤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76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进行评分。入院时检查Fib>4g/l为增高组(a组),Fib<4g/l为正常组(b组),经过治疗2个月、4个月再进行评分,分析两组之间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发病2个月及4个月后,a组的评分改善不及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水平高低是评价病情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脑梗死 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脂蛋白a(Lp(a))、尿酸(UA)和纤维蛋白(Fg)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冠心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比较冠心病与对照组间及不同类型冠心病组间UA、Lp(a)和Fg水平的差异。结果冠心病与对照组间UA、Lp(a)和Fg水平存在统计学的差异,且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间上述指标亦存在统计学的差异。结论血清UA、Lp(a)和Fg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 标签: 脂蛋白(a) 尿酸及纤维蛋白原 老年冠心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胆红素相关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7月分娩的新生儿3190例,发生新生儿胆红素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红素与孕周、出生体质量、妊娠合并诸因素、围产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新生儿胆红素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胆红素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胆红素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蓝光照射能有效地防止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的并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发生,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致残率,从而提高新生儿成活率。蓝光照射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通过对妊患者的科学的护理,大大降低了并发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分娩、减少围生期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 标签: 高血压 妊娠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晕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的方法和初步结果。方法对我院05级、06级护理专业学生中患有血液恐惧的6名求助者组成一个治疗小组,治疗8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内容包括认知重建、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现场暴露和家庭作业。疗效评定求助者自我评价治疗后自己的变化;应用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咨询师的评估。结论认知——行为集体治疗血液恐惧有很好疗效。

  • 标签: 晕血症 认知行为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由有核细胞产生的蛋白酶抑制剂,随着医学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有临床价值,而且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

  • 标签: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好转进入临床稳定期后分别测定PCT、CRP、白细胞计数(WBC)、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将各种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PCT、CRP在VAP患者中高于其他指标,治疗后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T和CRP可作为VAP炎症状况及其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并可提示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长法手术术式对双侧唇裂修复的效果。方法对180例双侧唇裂运用改良长法手术术式进行唇裂修复。结果180例患者鼻小柱居中,鼻底部分组织闭合良好,有较完美的前鼻孔外观,两侧唇峰对称,良好地模拟了人中嵴形态,唇弓清晰。唇珠饱满。上唇上翘,前庭沟无粘连。边界清楚,运动自如,外形美观。除3例鼻底部缝线滑脱外,其余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随访6-24个月不等,疗效满意。结论改良长法手术术式是目前治疗双侧唇裂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术后效果良好,临床证实实用可行。

  • 标签: 双侧唇裂 改良 口轮匝肌 唇弓 唇珠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出血患者手术中进行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血液回收机对异位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出血的患者,进行血液回输,观察比较自体输血后术前、术后第3天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术前、术后第三天RBC、HB、PLT、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WBC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及伤口感染,痊愈出院。结论急性腹腔内出血患者术中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安全有效的,可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补充血容量,显著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自体输血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采血对铅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本院门诊和住院患123例,同时采集手指末梢和静脉,平行检测铅含量。结果123例患者手指、静脉铅平均含量分别为78μg/L、59μg/L,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123例患者按年龄分成四组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m~、1y~、3y~各年龄段病人手指、静脉铅含量之间分别有显著差异,同时铅超标率也分别有显著性差异,而5y~45年龄段病人两种血样之间铅含量及超标率均无显著差异;手指、静脉血中铅检测结果不一致的以1m~3y年龄段儿童为最多,达10例,5y~45年龄段无。结论手指采血过程中血样易被铅污染,因此用静脉检测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希望能引起检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微量元素 铅中毒 采血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通化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的分布状况,探讨气传性变应原的地区差异及产生原因。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阿罗格(NHD)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实验,进行气传性变应原检测。结果2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测试总阳性率944%(252例),以蔾属花粉最高75.3(202例),蒿属植物次之43.2%(116例),其后依次为杨树26.5%(69例),榆树24.6%(66例),柳树10.4%(28例),豚草9.3%(26例),粉螨8.5%(23例),尘螨8.5%(23例),白色念珠菌5.2%(13例)等。268例对不同变应原过敏,其中158例(58.9%)患者对2种或2种以上变应原过敏,点刺试验皮肤反应强度花粉类。蔾属类最明显、阳性强度占过敏人数的50%。结论蔾属和花粉类为我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最主要的变应原,在治疗过程中对这种变应原性鼻炎患者可争取有效的避、忌、移等措施,明确变应原后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烟酸缺乏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与预后进行了概述。

  • 标签: 烟酸缺乏症 烟酸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一直是引起医学界极其关注,严重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基因靶向治疗成为一种崭新的生物治疗手段,优化并发展了传统的治疗方法,给肿瘤患者予以新的希望。目前,人们研究肿瘤的热点已经从癌基因转到抑癌基因,在众多抑癌基因中BLCAP是一个新近发现的与膀胱癌、骨肉瘤、宫颈癌等相关的抑癌基因。兹就此BLCAP基因做一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抑癌基因 BLCA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hyaluronicacid)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32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A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差异,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HA水平在肝炎患者中明显升高,以肝硬化者为最高,4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与肝内炎症、坏死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动态测定血清HA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肝病 透明质酸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影响。方法53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CRP和MMP-9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CRP和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CRP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CRP和MMP-9水平。

  • 标签: 辛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RP MMP-9
  • 简介:摘要通过对儿童罕见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诊治经过的回顾总结探讨此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及诊断思路,并通过活组织EB病毒原位杂交法(EBER)证实此类肿瘤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 标签: 儿童 鼻腔 NK/T细胞淋巴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