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系统回顾2006年-2010年.280例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的区别,其中130例选择阴道试产为观察组(1),随机选择同期阴道分娩子宫无瘢痕的孕妇130例为对照组(1),瘢痕子宫150例选择剖宫产为观察组(2),无瘢痕子宫剖宫产150例为对照组(2)。结果观察组130例孕妇阴道试产成功110例,占(84.62%)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妇与无子宫瘢痕阴道分娩的产妇其新生儿Apger评分、产程、出血量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无剖宫产史剖宫产比较,其新生儿Apge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中平均出血量以及术中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初次剖宫产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再次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比较,新生儿Apge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应多方面考虑,阴道试产是一种可选择的措施,可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促进围产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老年科特点的交接班方式,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方法以书面交接班本代替传统的口头交接班,根据老年科特点设计书面交接班本,规范书面交接班本的书写,接班时各班认真阅读书面交接班本的内容,及时完成相关内容并签字。护士长、质控员不定期检查书面交接班本的书写情况及内容完成情况,对交接班内容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结果书面交接班本详细记录了口头交接班内容,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降低了护理工作漏洞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书面交接班本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护理安全,有利于护士长对各班护理质量进行控制。

  • 标签: 书面交接本 老年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法对初产妇各产程、分娩方式等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试产的初产妇90例,采用随机和自愿原则分成无痛分娩组、对照组、拉玛泽组,每组30例。观察各产程的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记录孕妇在各产程中对疼痛的耐受情况。结果拉玛泽组能显著缓解产时疼痛、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阴道自然分娩率增高,P<0.05。无痛分娩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轻产时疼痛,延长产程,增加阴道出血量,P<0.05。结论拉玛泽分娩法显著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减少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

  • 标签: 拉玛泽分娩法 初产妇 分娩方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部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调查问卷随机对保定市五所综合性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干部病房7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干部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在躯体化、强迫及精神病性3项因子方面,都高于一般人群(p<0.05);其他6项因子方面与一般人群无明显差别(p>0.05),其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略低于常模组(p>0.05),消极应对维度低于常模组(p<001)。结论干部病房护士心理压力高于一般人群,心理状况差于普通人群,是高压力人群。干部病房护士遇到挫折时能基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管理者鼓励护士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将有利改善及缓解护士心理压力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干部病房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贫困家庭新兵内外控和应对方式特点,探讨贫困与非贫困家庭新兵内外控和应对方式的差异,为新兵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控制圈(SOC)量表的第一分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某省军区2009年1689名新训新兵进行测评。结果贫困与非贫困家庭新兵在内外控和积极应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消极应对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贫困家庭新兵的内外控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结论相对于非贫困家庭新兵而言,强的内在控制与更多的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是贫困家庭新兵有优势的人格品质。

  • 标签: 内外控 应对方式 新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予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原因调查表对江苏省昆山市3所二级医院65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医务人员中462人有焦虑症状,经分析得出对SAS影响较大的影响因素依次排序为害怕工作太疲劳而出差错、担心对患者处理不当而与病人、家属闹纠纷、常与工作伙伴争论、影响规律生活节奏、对周围事物烦躁不感兴趣。结论管理者应关注这些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给予有效的干预,有意识的维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医务人员 焦虑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静脉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中的实施效果,探讨适合的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0月420例我院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420例剖宫产的产妇中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6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340例,静脉麻醉20例;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纯硬膜外麻醉在起效慢、麻醉效果不满意;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低血压发生率较高;静脉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它两组相比偏低,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在妊高征剖宫产手术中的优势明显,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对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实施椎管内麻醉及重症产妇,可选择静脉麻醉。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静脉全身麻醉 妊娠高血压疾病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引流方式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引流瓶术后引流,对照组采用胶片正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2d平均换药次数、引流时间、拆线时间及组织复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负压瓶持续引流方法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 负压引流 胶片正压引流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输液拔针后两种按压方式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2~10月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输液治疗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3例采用改良纵向大面积按压法,对照组93例采用传统横向小面积按压法,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纵向大面积按压法与传统横向小面积按压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议今后工作中,从人性化护理出发,注意按压方式,保护静脉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护理 静脉输液 按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方法和作用。方法在我院2005年至2007年对护理质量指标采用系统数据量化的方法,进行考核考评,并将2005年与2007年护理质量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两年的实施,我院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达94.0%,分级护理合格率达96.75%,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7.5%,与开展量化考核前同期相比,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量化考核管理能明显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量化考核 护理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测评。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采用混合及不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结论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较高相关性,采用积极、成熟的应付方式有利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 标签: 溃疡 消化性 心理问题 应付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抽取内外科各四个病区低年资(工作年限≤5年)护士50人进行职业倦怠量表(MBI)、应对方式问卷(CQ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调查,并与杭州市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中的个人成就感评分低于杭州市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诸多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低年资护士个人成就感较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具有影响作用。护理管理者应消除职业倦怠的压力源、改善组织氛围、增强个体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的感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职业倦怠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抬眉切眉术的个性化定点设计和手术方式,以改善文眉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或原有的缺陷。方法根据每个求美者的脸型、眼型、性格、年龄及现有的眉毛条件不同等设计合适的眉型,共对98例求美者进行抬眉切眉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切口均I期愈合,无明显瘢痕,求美者对抬眉切眉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个性化设计,进行抬眉切眉术纠正不良文眉或上睑皮肤松弛、眉下垂及眼角鱼尾纹,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上睑松弛 抬眉 切眉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专病门诊预约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专病门诊患者未预约的原因,针对现状给出提高预约率的措施。结果规范的专病门诊预约诊疗措施,不仅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改善就诊环境,而且提高了预约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规范的预约措施是提高预约率的有效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专病门诊 预约率 预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预防返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00年1月-2007年8月行全胃切除无瘤生存1年以上的75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SCHLATTER和FJI两种术式,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的消化道症状和营养状况作为评价依据。结果SCHLATTER组存在严重的食管返流,FJI组有较强的抗返流作用,饮食限制少、进餐早期饱足感发生少;术后1年以后FJI组体重恢复和血浆总蛋白水平优于SCHLATTER组。结论FJI术式代胃效果良好,是比较合适的重建术式。

  • 标签: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返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FJI)和SCHLATTER吻合法消化道重建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8月75例行全胃切除术后,分别行FJI和SCHLATTER吻合消化道重建病人术后1年的进食量、体重、血浆营养参数变化,代胃肠管的储存及排空功能等术后生存质量指标。结果FJI组间置空肠扩张,术后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优于SCHLATTER吻合组,且消化道不良症状及胆汁返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全胃切除术后,采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管理的主题是医疗质量管理,为了建立和保持医院的竞争优势,许多医疗机构已经尝试应用流程管理理念改善医疗服务,流程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是一种适应现实需求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提倡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由流程管理委员会通过精心的设计,制定出各项护理工作流程,指导护理人员按流程进行操作。可将流程分为核心流程、支持系统流程和质量控制流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不断地对流程进行规范、优化和再造。需要人们转变观念,加强在职培训,变革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做为开展护理流程管理的对策。将流程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符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流程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不断提升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护理和护理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呈不断的优化的过程。应用流程管理的理念改善护理服务和管理,做为满足病人需要和深化医院护理管理改革的手段,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流程管理 护理 实践 应用
  • 简介: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新职工的培养和教育力度,提高入院三年内新职工规范化培训质量,提高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职工队伍,同时也为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新职工 规范化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社康中心高血压糖尿病慢病管理工作实践体会。方法根据《2010年深圳市社康绩慢病效评估标准》,对我院4家社康中心1063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进行年终考核评估。结果高血压和糖尿病现有登记人数分别757人和306人、建立专案数分别为415人和199人,规范管理率分别为55%和65%、其高血压控制率为10.4%、糖尿病控制率为11.3%。结论慢病规范管理工作既是体现政府对百姓的关怀,又能提高居民健康保健和自我防病治病意识,有利促进社区和谐进步。

  • 标签: 社康中心 高血压/糖尿病 慢病管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