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我国急救及重症医学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现在医学的迅速发展,急救及重症医学领域新兴的诊断、治疗技术都需要以跨学科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为了拓宽急救及重症医学专业医师的知识领域,了解和掌握疑难病症的诊治方法与最近进展,

  • 标签: 重症医学 医学专业 急救 医学事业 医学领域 知识技能
  • 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内科定于2008年10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2008第五届天坛全国呼吸内镜技术高级讲习班》(项目编号:2008—03—02—012,授予国家级I类学分10分)。呼吸内镜技术是我科的特色,呼吸内镜室拥有日本01ympusBF-240系列电子支气管镜及胸腔镜、德国ERBE氩气电刀及CO2冷冻、德国STORZ硬质支气管镜等非常完善的呼吸内镜介入治疗设备。

  • 标签: 呼吸内科 内镜技术 讲习班 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电子支气管镜
  • 简介:力康高级版PC-60C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商品名氧乐宝,是力康集团推出的袖珍便携式医疗监测设备。它整合了当今微型精密仪器的设计工艺,集测量探头,运算模块,显示数据为一体,使用简便。它夹在手指(也可夹在脚趾)上,可以显示以下信息: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 监测设备 精密仪器 商品名 便携式
  • 简介: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与宣武医院疼痛科于2007~2010年举办了四届门诊疼痛治疗高级培训班,得到了同行的大力支持,有来自全国700多位专家和代表到会,反响热烈,获得了同行们的好评。为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疼痛的门诊注射及神经阻滞技术,促进我国门诊疼痛诊疗技术的发展。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定于2011年10月17—21日在北京举办“第五届全国门诊实用疼痛注射及神经阻滞技术新进展高级培训班”。本活动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1-04-11-094]。

  • 标签: 神经阻滞技术 高级培训班 疼痛科 门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注射
  • 简介:在体现医院步入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尖技术发展的今天,医疗安全仍是各家医院、各个专业的立足之本。作为高风险的麻醉专业医生,在当今复杂的医疗环境中,承担了保障手术患者术中乃至术后的医疗安全重任。如何做好我们的日常工作?不断提高麻醉质量,使我们的工作得到患者及术者的肯定?同时又能够保护好医护人员免遭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标签: 麻醉管理 临床 医疗安全 麻醉专业 医疗环境 保障手术
  • 简介:心律失常(arrhythmia)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为多见。外科手术病人合并冠心病、心肌病和风心病者日益增多,围术期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近年来由于基础研究的深入和新药问世,在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方面已有较大进展。

  • 标签: 心律失常 临床治疗 冠心病 风心病 外科手术病人 围术期
  • 简介:输血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但输血又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如何减少不必要输血,促进临床合理用血发展,本文将从合理输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合理输血 成分输血 自体输血
  • 简介: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如反射、散射、折射、衍射和多普勒效应等与人体组织器官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像或其他数据等,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成像方法。目前,临床中应用的超声波,其频率通常会设置在2.0-50.0MHz之间。频率越高,分辨率越好,穿透性越低,反之亦然。频率在不断提升,声波分辨率也会逐渐提升,那么就具有更高的图像清晰度,穿透性也就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声波的穿透性和分辨率之间是呈反比的。因为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产生超声衰减,在同一介质中,频率越高,衰减越多。因此,在通过超声检查患者的外周神经时,需要以患者的神经解剖结构的特点为基础,合理选择超声波的频率,通过针对性设置,提升超声波的传递效果。比如:对于浅表神经多的位置,就需要使用具有更高频率的超声波,对于深处神经,则需要选择更低频率的超声波。

  • 标签: 超声技术;临床麻醉
  • 简介: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关皮下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subcutaneousanalgesia,PCSA)的报道尚较少。我科在近年将PCSA用于术后镇痛,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皮下自控镇痛 PCSA 病人自控镇痛 PCA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围术期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病及手术伤口感染抵抗力降低等。为预防围术期低体温,常采取加温输液以保持体温,对于预防输液后体温降低,以及引起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加温输液 围术期 临床应用 凝血功能障碍 伤口感染 保持体温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硬膜外注入吗啡预先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和手术结束前经硬膜外管注入吗啡2mg。术后评估镇痛效果并观察吗啡的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完全无痛率高、术后镇痛时间长,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硬膜外预先注入吗啡具有一定的预先镇痛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硬膜外注射 吗啡 预先镇痛 临床研究 妇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