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对156例颈椎患者采取针刀松解治疗,结合推拿纠正小关节紊乱,以及牵引固定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疗效经一年以上随访,总有效率为97.5%,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针刀�
  • 简介:疼痛是由于刺激造成的组织损伤以及伴随的情绪反应,急性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而慢性疼痛则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近年来,很多的研究都聚焦于慢性疼痛的治疗。脊髓神经刺激疗法(SpinalCordStimulation,SCS)已经被证实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就SCS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一综述。

  • 标签: 脊髓电刺激疗法 慢性疼痛 神经刺激疗法 疼痛治疗 情绪反应 组织损伤
  • 简介: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低毒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很多研究都证实了成人脊髓麻醉应用罗哌卡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有关罗哌卡因在小儿脊髓麻醉中的应用却鲜有报道。新近,Kokki等(KokkiH,Yl?nenP,LaisalmiM,eta1.Isobaricropivacaine5mg/mlforspinalanesthesiainchildren.AnesthAnalg2005;100:66—70)在这方面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他们选择了93名1-17岁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均选择在侧卧位于L3—4或L4—5间隙进行椎管穿刺,通过5cm长25G或9cm长27G笔尖式穿刺针向蛛网膜下隙注入0.5%等比重罗哌卡因0.5mg/kg(最大剂量20mg),

  • 标签: 小儿 脊髓麻醉 药物比重 罗哌卡因 椎管穿刺
  • 简介:吸入性麻醉剂的预处理效应Cope等最早发现在离体兔心肌,用异氟烷处理时,其心肌保护效应持续时间超出了给药时间[Copeta1.1997]。离体心脏灌流时予2MAC的氟烷、安氟醚或异氟烷5min可以减小大约75%的梗死容积,即便在缺血前10min将麻醉剂清除,该保护效应依然存在。因此称其为吸入性麻醉剂介导的预处理效应。

  • 标签: 离体心脏灌流 预处理效应 保护作用 吸入性麻醉剂 脊髓 保护效应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单足局部致炎对双侧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Wistar大鼠18只,均分为正常、盐水和致炎三组。后两组分别于单足底皮下注入盐水0.1ml和1%角叉菜胶0.1ml。2h后取出L5脊髓,冰冻切片行FOS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双侧脊髓背角FOS样免疫活性(FLI)补经元的数目。结果:致炎侧,盐水组和致炎组的FLI神经元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非致炎侧,盐水组FLI神经元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致炎组(P<0.05)。结论:大鼠单足致炎后,致炎侧脊髓背角。c-fos表达增加,而非致炎侧的c-fos表达却呈下降趋势,提示炎症局部产生痛觉过敏,而远隔部位产生抗痛反应。

  • 标签: 致炎 C-FOS 脊髓背角 双侧 表达 大鼠
  • 简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45%以上,现已成为临床危重病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氧疗是临床治疗ARDS的主要措施,是纠正顽固性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然而,机体长时间接触高氧容易引起高氧性急性肺损伤(hyperoxia-inducedacutelunginjury,HALI)。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前期研究表明肺泡Ⅱ上皮细胞(typellalveola,epithelialcell,AEC-Ⅱ)凋亡与HAL1、ARDS、COPD等多种肺疾病相关,通过抑制AEC-Ⅱ可有效减轻肺疾病发病程度。目前抗细胞凋亡方法缺乏有效性及特异性。miRNAte:术为解决细胞凋亡提供新思路,研究表明在AEC-Ⅱ凋亡过程中miR-21—5p下调,上调AEC-Ⅱ细胞内表达,可明显降低AEC—Ⅱ凋亡率。因此,研究miR-21抗AEC—Ⅱ凋亡机制可为ARDS等肺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新策略。本文将就miR-21抗AEC—Ⅱ凋亡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凋亡 MIR-21 死亡受体通路 线粒体通路
  • 简介:“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老年呼吸学术大会暨中国老年学学会第二届全国老年呼吸和危重病学术大会”将于2011年5月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呼吸学组、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呼吸和危重病专家委员会和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呼吸科共同主办,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协办。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呼吸病学 老年学 学术 北京协和医院 专家委员会
  • 简介:目的:观察咪唑安定用于Ⅱ糖尿下肢手术患者术中镇静时的循环和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40例硬膜外麻醉下肢手术60-76岁患者,ASAⅡ-Ⅲ级,分为Ⅱ糖尿组(D组,n=20)和非糖尿组(ND组,n=20),麻醉稳定后均给予咪唑安定0.03mg/kg静脉注射,酌情追加首次量的1/4-1/2,直至患者警觉/镇静评分(OAA/S)达3分。比较镇静前和后的循环和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础值、OAA/S3分即刻、5min、10min时,D组LF、HF、TP均显著低于ND组(P<0.05),而D组LF/HF显著高于ND组(P<0.05);OAA/S3分即刻、5min、10min时,两组的LF、TP、LF/HF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0.01),而HF均无明显变化;OAA/S3分即刻、5min、10min时,D组LF/HF与ND组基础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咪唑安定主要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益于改善糖尿病人迷走-交感神经的均衡性,是Ⅱ糖尿病人术中比较安全的镇静用药。

  • 标签: 镇静 患者 咪唑安定 Ⅱ型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LF
  • 简介:临床上.先天性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治疗并不少见其中一些病人病情十分严重.对麻醉医生是很大的挑战。了解不同先天性心脏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术中麻醉处理要点将会优化围术期此类病人的管理。

  • 标签: 手术 非心脏 先心病 麻醉
  • 简介:目的:经皮穿刺四联微创疗法与常规保守治疗脱垂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50例脱垂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4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病变椎间隙行四种疗法联合治疗作为实验组,其余26例行常规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的随访,比较VAS评分、主观满意度评分、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时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联微创疗法治疗脱垂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疼痛缓解程度更强,近期疗效更加确切,住院时间短,恢复日常生活快等优良。

  • 标签: 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联微创疗法 保守治疗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英国JOD杂志、亚太呼吸学会、上海医学会合办的“第五届上海国际呼吸研讨会(ISRD)暨第十六届亚太呼吸治疗学会(APARC)联合会议”,定于2008年11月7-9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钟南山院士担任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白春学教授任大会主席,美国胸科学会主席(ATS)DavidIngbar教授和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委刘又宁教授担任协同主席,英国JOD杂志主编王向东教授任科学委员会主席。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呼吸治疗 呼吸病 上海 国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