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双臂丛阻滞与颈段硬膜外麻醉在上肢显微手术中实施效果及对机体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40例上肢断指(肢)再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C7、Tl硬膜外麻醉组;Ⅱ组为双臂浓阻滞组(一侧为腋路臂丛阻滞,另一侧为肌间沟臂丛阻滞),分别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实施疗效。结果:Ⅰ组对呼吸及循环影响较Ⅱ组显著。呼吸循环功能降低明显。结论:双臂丛阻滞较颈段硬膜外麻醉更为安全可行。

  • 标签: 臂丛阻滞 颈段硬膜外麻醉 再植手术 断指 断肢 呼吸功能
  • 简介:一、临床资料患者系女性,22岁。主因“左侧头痛十余天”入院。既往体健;无烟酒等嗜好:无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查体体重60kg,身高1.63m,T35.7℃,P72次/分,R18次/分,BP103/68mmhg,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肺呼吸音清,未闻及下湿罗音。

  • 标签: 皮下气肿 双侧气胸 全麻术后 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查体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单足局部致炎对侧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Wistar大鼠18只,均分为正常、盐水和致炎三组。后两组分别于单足底皮下注入盐水0.1ml和1%角叉菜胶0.1ml。2h后取出L5脊髓,冰冻切片行FOS免疫组化染色,计数侧脊髓背角FOS样免疫活性(FLI)补经元的数目。结果:致炎侧,盐水组和致炎组的FLI神经元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非致炎侧,盐水组FLI神经元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致炎组(P<0.05)。结论:大鼠单足致炎后,致炎侧脊髓背角。c-fos表达增加,而非致炎侧的c-fos表达却呈下降趋势,提示炎症局部产生痛觉过敏,而远隔部位产生抗痛反应。

  • 标签: 致炎 C-FOS 脊髓背角 双侧 表达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的方法治疗贝尔麻醉的效果,探求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124例中层得分别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block,SB),调制穴位脉冲电针刺激(acupointpulseelectro-acupuncture,APE),以上二者联合应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周期。结果:三种方法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第三种方法明显缩短治疗周期,结论:SGB和调制穴位脉冲电针刺激联合应用能明显缩短治疗周期,疗效显著。

  • 标签: 双针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 穴位调制脉冲电针 贝尔麻痹
  • 简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45%以上,现已成为临床危重病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氧疗是临床治疗ARDS的主要措施,是纠正顽固性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然而,机体长时间接触高氧容易引起高氧性急性肺损伤(hyperoxia-inducedacutelunginjury,HALI)。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前期研究表明肺泡Ⅱ上皮细胞(typellalveola,epithelialcell,AEC-Ⅱ)凋亡与HAL1、ARDS、COPD等多种肺疾病相关,通过抑制AEC-Ⅱ可有效减轻肺疾病发病程度。目前抗细胞凋亡方法缺乏有效性及特异性。miRNAte:术为解决细胞凋亡提供新思路,研究表明在AEC-Ⅱ凋亡过程中miR-21—5p下调,上调AEC-Ⅱ细胞内表达,可明显降低AEC—Ⅱ凋亡率。因此,研究miR-21抗AEC—Ⅱ凋亡机制可为ARDS等肺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新策略。本文将就miR-21抗AEC—Ⅱ凋亡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凋亡 MIR-21 死亡受体通路 线粒体通路
  • 简介:腔支气管插管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隔离健肺与病肺通气、防止病变或分泌物播散或诱发急性呼吸道梗阻、按需单独施行一侧或侧肺通气,以及对痰多病人分别施行吸引或引流分泌物等许多优点,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无隆突钩的Robertshaw腔导管,虽可避免隆突钩对隆突的刺激,但在插管深度掌握方面往往引起困惑,

  • 标签: 肺通气 气管支气管 双腔支气管导管 插管 临床 CT
  • 简介:目的:观察咪唑安定用于Ⅱ糖尿病下肢手术患者术中镇静时的循环和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40例硬膜外麻醉下肢手术60-76岁患者,ASAⅡ-Ⅲ级,分为Ⅱ糖尿病组(D组,n=20)和非糖尿病组(ND组,n=20),麻醉稳定后均给予咪唑安定0.03mg/kg静脉注射,酌情追加首次量的1/4-1/2,直至患者警觉/镇静评分(OAA/S)达3分。比较镇静前和后的循环和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础值、OAA/S3分即刻、5min、10min时,D组LF、HF、TP均显著低于ND组(P<0.05),而D组LF/HF显著高于ND组(P<0.05);OAA/S3分即刻、5min、10min时,两组的LF、TP、LF/HF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0.01),而HF均无明显变化;OAA/S3分即刻、5min、10min时,D组LF/HF与ND组基础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咪唑安定主要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益于改善糖尿病病人迷走-交感神经的均衡性,是Ⅱ糖尿病病人术中比较安全的镇静用药。

  • 标签: 镇静 患者 咪唑安定 Ⅱ型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LF
  • 简介:目的:经皮穿刺四联微创疗法与常规保守治疗脱垂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50例脱垂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4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病变椎间隙行四种疗法联合治疗作为实验组,其余26例行常规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的随访,比较VAS评分、主观满意度评分、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时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联微创疗法治疗脱垂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疼痛缓解程度更强,近期疗效更加确切,住院时间短,恢复日常生活快等优良。

  • 标签: 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联微创疗法 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