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一般认为非癌症性肝病时AFP含量大多在500μg/ml以下,且为一过性。在一般病毒性肝炎病人,AFP升高者约13%,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病人可有20%~40%的人AFP升高。从暴发性肝炎恢复的病人AFP升高者可达85%,并提示急性肝炎之后AFP升高的范围可能有预后意义。为寻找鉴别癌性和非癌性AFP的相关因素以及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临床观察慢性重型肝炎117例,动态检测AFP。同时检测TB、Che、TBA、ALT、GGT、肝脏MRI。

  • 标签: AFP 重型肝炎 预后 火箭电泳
  • 简介:重型肝炎患者病程中常常发生电解质紊乱且与预后密切相关。我们检测了43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钾纳浓度,现报告如下。资料和结果一、临床资料43例重型肝炎均为1996年1月至L997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急性重型4例,亚急性重型22例,慢性重型17例。男39例,女4例,年龄6~65

  • 标签: 重型肝炎 血清钾 浓度变化 血清钠浓度 血清钾浓度 病死率
  • 简介:为了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毒重叠感染情况,检测了104例患者五种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04例均为1995年住院、排除慢性酒精性肝病、血吸虫、药物中毒的患者。其中男89例,女15例。年龄5月~71岁,平均38.9±12.5岁。诊断参照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标准。二、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检测了五种肝

  • 标签: 慢性重型肝炎 重叠感染 病原学分析 肝炎病毒 血清学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对我院1996年10月至1999年2月收治的38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小板数(PLT)和血小板体积(MPV)进行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体积变化 小板数量 患者小板
  • 简介:肝肾综合征(HRS)是重症肝病患者在无肾脏原发病变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进行性功能性肾衰竭,常并发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晚期。其特征为:(1)肾脏无器质性病变,肾小管回吸收功能良好;(2)肝移植后肾功能可完全恢复,而将肾脏移植于非肝病肾衰竭患者,移植肾的功能良好。HRS的发病机制历来存在两种学说,一是“肝肾反射学说”,二是“肾外动脉扩张学说”,两种学说的交汇点,就是肾血流量或灌注压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

  • 标签: 重型肝炎 并发症 肝肾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抗凝血物质、纤溶及抗纤溶物质的主要场所,在清除活化凝血因子和纤溶激活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重型肝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患者的凝血-抗凝血系统及纤溶。抗纤溶系统各个环节均发生了障碍,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临床上常发生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皮肤瘀斑等。

  • 标签: 重型肝炎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 治疗 病毒性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1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后者加用血浆置换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白介素-18(IL-18)水平。结果在血浆置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清sICAM-1由治疗前548.26±150.53μg/L降至228.32±132.15μg/L,血清IL-18由治疗前723.64±160.25μg/ml降至治疗后312.53±121.39μg/ml,血清TBIL由治疗前546.11±174.86μmol/L降至178.43±87.74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由治疗前22.84±11.13%升至治疗后36.79±15.19%,上述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治疗组患者治愈41例(68.3%),19例(中期7例,晚期12例)死亡,58例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48.3%(28/58),30例(早期7例,中期11例和晚期12例)死亡(P〈0.01)。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可靠,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炎性介质水平,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白介素-18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47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同时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浆置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治疗组成活率61.11%,高于对照组的31.03%(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

  • 标签: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 简介:目的观察膦甲酸钠对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8例,在一般保肝、支持及防治并发症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治疗4周,观察肝、肾脏功能,HBVDNA定量变化及病死率等.结果膦甲酸钠对急性、亚急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有明显影响,SB由300.96±142.80μmol/L下降为57.72±22.15μmol/L,ALT由352.73±168.14u/L下降为36.00±4.10u/L,AST由433.22±169.11u/L下降为50.18±12.52u/L,PT由22.88±12.23(秒)下降为10.11±3.72(秒),CHOL由1.99±1.56mmol/L上升为3.60±2.18mmol/L;膦甲酸钠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亦有明显影响,SB由394.58±179.82mmol/L下降为78.44±23.72μmol/L,ALT由199.44±107.82u/L下降为42.52±27.01u/L,AST由210.00±170.32u/L下降为79.44±40.73u/L,PT由27.81±13.22(秒)下降为16.11±8.34(秒),CHL由0.99±1.68mmol/L上升为2.90±1.99mmol/L.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变化显示,治疗前为3072.58±742.36pg/ml,治疗后为400±80.70pg/ml;对照组则分别为2989.40±800.48pg/ml和2004.58±807.56pg/ml.在68例重型肝炎中,治疗组死亡8例(22%);对照组死亡14例(46%),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膦甲酸钠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乙型重型肝炎,明显降低病死率.

  • 标签: 乙型重型肝炎 膦甲酸钠
  • 简介:目的探讨近年来戊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戊型肝炎中45例戊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点。结果在45例戊型重型肝炎患者中男性38例(84.4%),发病年龄35~72岁(平均58岁);2~5月和7~11月分别集中发病24例(57.1%)和16例(31.5%);在45例患者中,31例(68.9%)存活,其中35例早、中期重型肝炎存活29例(82.9%),10例晚期患者仅2例(20%,P〈0.05)存活;存活患者病程55~135天(平均76天);混合或重叠其它肝炎病毒感染19例(42.2%),其中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2例(63.2%);伴有血清AFP升高者36例,存活29例(80.6%),在9例无AFP升高者中,仅3例(33.3%,P〈0.05)存活。结论戊型重型肝炎并不少见,具有病情重、病程长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影响生存的因素主要与发病年龄、期和合并其它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关。

  • 标签: 戊型肝炎 重型肝炎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23例,随机分成两组,拉米夫定组口服拉米夫定(100mg/d),其它综合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其临床、生物化学、病毒学指标变化.结果(1)拉米夫定组TBIL、PTA、Child-Pugh计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而ALT、AST、ALB下降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拉米夫定组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9%对37.5%,P<0.05).(3)拉米夫定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8.2%对33.3%,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缓解病情,改善肝功能,抑制HBV复制,但对病死率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拉米夫定 治疗 对照组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近期疗效观察 病死率
  • 简介: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价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PE治疗,检测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和肌酐水平以计算MELD分值。按照治疗前患者MELD分值〈30分、30~40分和≥40分分成三组,观察各组3个月内的病死率。结果PE治疗后112例患者血生化指标改善;3个月内,在MELD评分〈30的63例患者中,死亡12例(19%);在30≤MELD评分〈40分的34例患者中,死亡20例(58.8%);在MELD评分≥40分的15例患者中,死亡15例(100%,P〈0.05)。结论MELD评分系统能预测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终末期肝病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途径。方法应用拉米呋啶100mg,1次/d,住院日均在46天以上,观察期均在7个月以上,检测病人TBIL、PTA、HBVDNA的变化及病人的存活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在TBIL、PTA、变化上有显著差异(P<0.01),HBVDNA阴转率及病人存活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拉米呋啶能够改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肝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提高病人存活率。

  • 标签: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拉米呋啶 疗效观察 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大剂量赤芍对慢性重型肝炎血小板分析参数等影响。方法32例慢性重型肝炎使用综合治疗作为对照,34例慢性重型肝炎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120克赤芍煎服,疗程一个月,检测其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及肝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赤芍组血小板数量增多,血小板压积及体积增大明显(P〈0.05),肝功能恢复较快(P〈0.05)。结论大剂量赤芍可能通过改善血小板的质量,进而促进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恢复。

  • 标签: 大剂量赤芍 慢性重型肝炎 血小板
  • 简介: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基础疗法和基础疗法的基础上加用PHGF12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SB由248±86μmol/L下降至126±126μmol/L,对照组由254.85μmol/L下降至213±117μmol/L;治疗组生存率为60%(18/30)对照组为37%(11/3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PHGF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治疗 慢性重型肝炎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对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21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被分成血浆置换组(8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MELD评分及3个月时的病死率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MELD评分系统的准确性。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MELD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但在MELD〉40的患者,则无明显降低;PE组患者病死率(49.4%)低于对照组(64.8%,P〈0.05),在MELD≤39的患者,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最佳MELD临界值为26,其敏感度为80.2%,特异度为79.5%,准确性为80.0%,而PE组为30,其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69.8%,准确性为72.9%。结论MELD评分能较准确地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

  • 标签: 慢性重型肝炎 终末期肝病模型 血浆置换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CA199、CA125含量变化,探讨两者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轻度20例和慢性重型肝炎15例,二组患者留取血清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CA125含量,同时随机选取20例健康体检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血清CA199为7.35±3.89u/ml,CA12513.28±8.41u/ml;慢性乙型肝炎组CA19920.69±9.14u/ml,略高于对照组(P〈O.01),CA12515.39±9.64u/ml,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两者含量均明显升高,CA199154.06±133.71u/ml,CA125184.44±125.73u/ml,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CA199、CA125在重型肝炎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提示CA199、CA125水平升高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重型肝炎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25
  • 简介:我们对近三年来在我院住院的21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血清病原学检测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结果一、一般资料212例均系1994年1月~199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男176例、女36例。年龄7~74岁。其中60岁以上者31例。212例中死亡85例。根据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标准分型,212型中急性重型肝炎7例、亚急性重型肝炎32例、慢性重型肝炎173例。二、检测结果21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有以下十种模式:单纯甲型肝炎病毒

  • 标签: 重型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 血清病原学 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无锡市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灌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结肠灌洗加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内科药物治疗,60例对照组仅用内科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内毒素(1.1±0.3Eu/ml对0.7±0.2Eu/m1)、TBIL(376.5±105.6μmol/L对133.7±56.4μmol/L)、血氨(187.8±89.8mmol/ml对87.7±37.7mmol/m1)和PTA(37.6±8.0%对65.7±16.6%)改善明显,并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1±0.3Eu/ml对1.0±0.2Eu/ml,379.3±108.2μmol/L对232.7±98.3μmol/L,190.5±83.5mmol/ml对92.6±51.7mmol/ml和36.2±8.9%对49.6±15.6%。治疗组患者的存活率为68.3%(41/60),与对照组46.7%(28/60)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88,P〈0.05)。结论结肠灌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内科药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肝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 标签: 重型肝炎 结肠灌洗 中药保留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