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国内用于诊断慢性肝功能损害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很多,但对其诊断效率进行客观评价的研究并不多。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诊断性能指标对常用的7项血清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肝硬化组(n=81)、慢性肝病组(n=43)和健康对照组(n=30)的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5’-核苷酸酶(5’-NT)、胆碱酯酶(ChE)等7个生化指标,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价各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不同肝病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慢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ALB、ChE显著下降,AST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下面积ALB最高,ChE次之。7项指标中Ch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93.8%和83.7%;诊断准确率ChE最高,达90.3%,ALB次之,为89.5%。结论:临床常规的7项生化指标中,ALB和ChE最能反映肝硬化特别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损害程度。

  • 标签: 肝疾病 血清学 评价研究 ROC曲线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OCU)与螺旋CT扫描(MSCT)用于评估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石柱县人民医院和重庆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胃镜确诊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1周内行OCU和MSCT检查,评估术前肿瘤分期情况,术后将切除组织送病检,了解肿瘤病检分期,对比OCU和MS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以及OCU与MSCT的结果差异。结果术后病检结果回报T1期14例,T2期23例,T3期29例,T4期20例;N0期22例,N1期13例,N2期27例N3期24例。经配对卡方检验可知,OCU检测T分期和N分期与病理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检验T、N分期结果中高度一致,且检测T分期一致性高于N分期(Kappa值分别为0.729和0.485);MSCT检测T分期和N分期与病理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检验T、N分期结果中高度一致,且检测T分期一致性低于于N分期(Kappa值分别为0.535和0.718)。OCU检测肿瘤T分期准确度为80.23%高于MSCT66.28%(P〈0.05);OCU检测肿瘤N分期准确度为61.63%低于MSCT79.07%(P〈0.05)。结论OCU和MSCT对胃癌术前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OCU对术前T分期诊断优于MSCT,而对于N分期的诊断MSCT优于OCU,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OCU MSCT 胃癌 术前分期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对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104例胃癌患者、75例胃良性肿瘤患者,以及8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FBG水平。再根据化疗前后血浆FBG下降幅度将104例胃癌患者分为3个亚组:A组患者25例,血浆FBG下降幅度〈0.5g/L;B组患者49例,血浆FBG下降幅度为0.5~1.0g/L;C组患者30例,血浆FBG下降幅度〉1.0g/L;对比分析这3组患者的化疗近期疗效。结果1胃癌组、胃良性肿瘤组、健康体检组血浆F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浆FBG显著高于胃良性肿瘤组、健康体检组(P〈0.05),胃良性肿瘤组与健康体检组血浆FB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绘制ROC曲线,血浆FBG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9(95%CI0.627-0.830)、最佳cutoff值为4.07g/L,得到血浆FBG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2.12%、80.38%、70.75%、81.41%、77.10%。3A组、B组、C组间化疗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化疗近期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B组患者化疗近期疗效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血浆FBG检测不仅有助于胃癌与胃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还有助于预测胃癌的化疗近期疗效。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胃癌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恙虫病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集中收治的70例恙虫病患者,观察其症状和体征,并进行肝功能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在70例患者中42例(60%)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轻、中、重度损害者分别占81%、14%和5%。所有病人给予病原治疗和护肝治疗后痊愈。结论恙虫病并发肝损害为一过性病变,且病变较轻,愈后好。

  • 标签: 恙虫病 肝损害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Pugh(CTP)计分及MELD-Na模型评分(MELD-Na^+)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计算11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MELD、Child-Pugh及MELD-Na分值,运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三种评分系统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准确性。结果116例患者随访3个月内有34例患者死亡,死亡组MELD-Na评分(24.1±2.5)与生存组(15.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AUC比较中,MELD-Na评分(0.825)〉MELD评分(0.779)〉Child-Pugh分级(0.626,P〈0.05)。结论Child-Pugh计分、MELD计分和MELD-Na计分均可有效地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短期预后,而MELD-Na模型评分对短期评估效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病情的轻重,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失代偿期肝硬化 MELD评分 CHILD-PUGH分级
  • 简介:关键内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胃肠粘膜,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干扰前列腺素(PGs)的合成.NSAID溃疡常为"无痛”性,可以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为首发症状.●一旦发现NSAID溃疡,对可以停用NSAIDs者应予常规抑酸剂治疗;如患者需继续服用NSAIDs,则需用常规剂量或倍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对具有发生症状性NSAID溃疡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常规给予抗溃疡药物预防治疗.预防药物可选用PGs类似物,如米索前列醇或PPI.H2受体拮抗剂(H2RA)、硫糖铝、铋剂及中和胃酸药均不宜作为NSAID溃疡的预防用药.●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NSAIDs是引起胃肠粘膜损害的两个独立因素,但两者作用可相加.需长期服用NSAIDs者或NSAID溃疡患者均应检测H.Pylori,对H.Pylori感染者应予根除治疗.

  • 标签: 非甾体类抗炎药 胃十二指肠损害 预防措施 治疗 胃疾病 溃疡
  • 简介:病历资料患者女性,34岁,商人.因乏力、纳差伴肝区不适2月于2004年10月27日入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伴肝区不适,化验肝功能ALT97u/L,AST54u/L,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未分型).

  • 标签: 多发性肌炎 肝损害 病例报告 血清酶 维生素B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人尾肢同源蛋白(Pygo)水平诊断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入组9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活检病理学检查肝纤维化程度,分为F0-F4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yg02水平。以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Pyg02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在90例CHC患者中,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F0、F1、F2、F3和F4分别为6例(6.7%)、13例(14.4%)、26例(28.9%)、35例(38.9%)和10(11.1%);F2组血清Py舶水平显著高于F1组[(70.1±19.8)ng/ml对(55.9±20.4)ng/ml,P〈0.053,F3组[(100.1±24.6)ng/ml]显著高于F2组(P〈0.001),F4组[(145.6±45.7)ng/ml]显著高于F3组(P〈0.01);血清Pygo2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704,P〈0.01);分别以血清Pygo2水平≥69.1ng/mL、≥83.9ng/mL和以≥109.60ng/mL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严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截断点,其AUC值分别为0.8824、0.9004和0.8834,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06—0.959、0.836—0.964和0.768—0.999。结论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中,血清Pygo2水平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血清学指标,可有效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人尾肢同源蛋白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损害的发生率及其与肝硬化病程、门脉高压性胃病、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对7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同时检测C呼气试验。另选72例接受胃镜检查的非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糜烂发生率为41.7%,随肝硬化病程延长和肝功能分级差而增高,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相差(P〉O.05)。糜烂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糜烂轻重程度与肝功能分级无关(P〉O.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糜烂与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不同,是门脉高压导致十二指肠的一种病变。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十二指肠 糜烂
  • 简介:目的探讨凯西莱在预防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作用。方法每周期化疗时每日应用凯西莱0.2g静滴15天,3周期后复查肝功能。结果治疗组30例中2例出现肝损害。而对照组30例中有9例出现肝损害,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疗同时应用凯西莱能降低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而且还有预防肝损害的作用。

  • 标签: 凯西莱 化疗药物 肝损害 疗效观察 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预防老年病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致胃粘膜损害的疗效。方法对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胃粘膜损害发生率为11.63%(5/43);对照组的胃粘膜损害发生率为37.21%(16/43)。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病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致胃粘膜损害的发生。

  • 标签: 奥美拉唑 老年病人 非甾体抗炎药 胃粘膜损害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估重症护理中亲情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8例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配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亲情化护理应用于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患者 亲情化护理 效果评估
  • 简介:生态学是19世纪由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先提出来的.他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定义为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为人们所熟悉,不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微生态学是生态学向微观层次深入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 标签: 肠道菌群 动力学 生理作用 微生态制剂 胃肠道微生态 胃肠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脓毒症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在脓毒血症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45例接受异甘草酸镁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30例只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2周。结果治疗前,联合组患者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271.2±56.4U/L、292.5±77.4U/L和83.2±22.6μmol/L,对照组则分别为283.1±62.3U/L、297.5±83.3U/L和90.3±27.3μmol/L(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0.9±16.5U/L、41.3±14.5U/L和14.7±5.4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8.4±20.5U/L、70.2±18.8U/L和21.2±10.3μmol/L,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脓毒血症合并肝功能损伤患者疗效显著,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肝损害 脓毒血症 异甘草酸镁 还原型谷胱甘肽 治疗
  • 简介: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价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PE治疗,检测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和肌酐水平以计算MELD分值。按照治疗前患者MELD分值〈30分、30~40分和≥40分分成三组,观察各组3个月内的病死率。结果PE治疗后112例患者血生化指标改善;3个月内,在MELD评分〈30的63例患者中,死亡12例(19%);在30≤MELD评分〈40分的34例患者中,死亡20例(58.8%);在MELD评分≥40分的15例患者中,死亡15例(100%,P〈0.05)。结论MELD评分系统能预测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终末期肝病模型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CT影像,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常规子宫平扫,发现肿块后行5mm或3mm薄层扫描,并均做增强扫描。结果本组54例中,子宫增大38例,占73.7%,独立肿块25例,占46.3%,肿块附着于子宫体者29例,占53.7%,肿块内出现钙化影9例,占9.4%。所有肿块均能强化。结论子宫腔增大;宫体上出现实性肿块,其边缘清楚,并可出现钙化;增强扫描时均能强化是CT诊断子宫肌瘤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肿块 子宫肌瘤 CT诊断 钙化 增强扫描 CT影像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S-腺苷-L-蛋白氨酸(SAMe)治疗老年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判断疗效的意义。方法应用S-腺苷-L-蛋氨酸(SAMe)对24例因各种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给予治疗,连续静脉给药800mg/日,3周,动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各项肝功能指标及GS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精神、睡眠、食欲好转,乏力减轻,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GSH水平从治疗前的6.21±0.89mmol/L升至7.40±0.61mmol/L。结论S-腺苷-L-蛋氨酸(SAMe)对治疗老年性药物性肝损害有明显疗效,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和抗氧化作用。检测血清GSH水平变化情况对判断肝损害的疗效及预后有重要和直接的意义。

  • 标签: 治疗 腺苷 老年性 性药 GSH 药物性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