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胃酸和十二指肠胃食管流(DGER)在我国非糜烂性流病(NERD)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胃酸和DGER在NER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消化专科门诊连续就诊的具有烧心和(或)反酸等流症状的所有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人选者填写一份问卷后,依顺序行胃镜检查、24h食管pH监测和24h食管胆汁联合监测。结果:共有82例NERD患者入选,平均年龄为42.7岁±11.7岁。其中,24例(29.3%)24h食管pH监测阳性[NERDpH(+)],58例(70.7%)24h食管pH监测阴性[NERDpH(-)];43例(52.4%)为DGER阳性,39例(47.6%)为DGER阴性。联合监测结果为,82例患者中15例(18.3%)病理性酸流与DGER并存,9例(11.0%)存在单一的病理性酸流,28例(34.1%)存在单一的DGER,30例(36.6%)则无病理性酸流,且DGER阴性。采用24h食管pH监测组对NERD的诊断率为29.3%.而联合24h食管胆汁监测,则NERD的诊断率升高到63.4%。24例NERDpH(+)者中,15例(62.5%)存在DGER;58例NERDpH(-)者中,28例(48.3%)存在DGER;NERDpH(+)组与NERDpH(-)组DGER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377,P=0.241)。结论:NERD的病理性酸流比例相对较低,联合24h食管DH和胆汁监测可明显提高NERD的诊断率,DGER在NERD中的作用地位不容忽视。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胃酸 十二指肠 非糜烂性反流病 24H食管PH监测 24h食管胆汁监测
  • 简介:目的:观察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流(GCR)及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西安市3家医院合作,自1999年5月-2000年12月,应用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流40例,并与22例硫糖铝治疗病例进行对照。62例入选者治疗前均经电子内镜检查,如为RE则于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采用症状积分和24h食管pH和胆汁监测进行疗效评估。结论:治疗组中12例内镜检查无食管炎为症状性流(SGER),对照组7例为SGER。治疗组给药后2周,胸骨后烧灼感,反酸等症状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胸痛在治疗后4周也有改善。治疗组40例,内镜下有食管炎者28例,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22例,内镜下有食管炎者15例,总有效率66.66%。铝碳酸镁治疗4周食管酸及胆汁流明显改善者8例(61.53%);单纯胆汁流者4例全部好转。对照组7例存在酸或胆汁流,治疗4周后复查转阴3例(42.8%)。结论:铝碳酸镁具有中和胃酸,胆汁保护粘莫膜作用,是治疗胃食管流及流性食管炎的理想药物。

  • 标签: 铝碳酸镁 胃食管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普瑞博思治疗胃食管流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普瑞博思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简称奥组)。对照组37例给予法莫替定20mg每日2次,普瑞博思10mg每日3次(简称法组)。各组治疗后2、4、6周观察烧心、反酸及反胃等症状的疗效,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下食道炎治愈率。奥组中3例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三大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2、4、6周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奥组分别79、41%、87.17%及94.87%,法组分别于54.05%、64.49%及67.57%。6周后Ⅰ级、Ⅱ级及Ⅲ~Ⅳ级食管治愈率奥组分别于78.94%高于Ⅱ级64.28%,Ⅲ~Ⅳ级66.67%(P<0、01)。法组分别于40%高于Ⅱ级30.77%,而Ⅲ、Ⅳ级为0(P<0.01)。奥组其中3例进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治疗后,流总时间百分率及总流次数分别由6、43±1.40%及180±33.07次,降至3.5±0.5%(P<0.01)及57.33±6.43次(P<0.01)。结论奥美拉唑和普瑞博思联合用药是治疗GERD的有效药物。

  • 标签: 普瑞博思 治疗后 奥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联用治疗 治疗前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RE患者其中I级27例,Ⅱ级22例,Ⅲ级14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组29例:使用达克普隆30mgqd连续应用4周。B组34例:达克普隆加中药疏肝降逆汤,达克普隆使用方法同A组,中药方剂组成如下:柴胡、黄芩、半夏、枳壳各10g,吴芋3g,黄连6g,旋复花15g,代赭石30g,丁香3g。水煎服200ml,每日1剂。湿热偏重加连翘10g、佩兰15g;阴虚甚者加沙参15g,石斛30g;脾虚者加白术6g。亦连续应用4周。结果: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A组第4、8、12周症状缓解率为90.1%、87.6%、82.1%,分别低于B组94%、89.5%、86.3%,且P<0.01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②食管炎症治疗情况:治疗后第12周末复查胃镜A组总有效率为82.4%,B组为88.4%,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E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
  • 简介: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及老人户外活动的增加,老年人骨折渐增多,尤以下肢骨折常见,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易并发各种疾病,因此并发症的防治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1993~2003年我院共收治65岁以上老年骨折542例,其中并发流性食管炎30例,占5.5%,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 下肢骨折 并发症 反流性食管炎 诊断
  • 简介:2002—01/2003—12期间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人106例,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治疗和详细的乙酰胆碱酯酶(ChE)动态变化观测,积累了完整的资料,试图以ChE的动态变化来揭示AOPP病人病情反复、跳及中间综合征(IMS)发生死亡的关系。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CHE 反复 反跳 死亡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背景: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近来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内脏感觉的研究,而非糜烂性流病(NERD)的发生与内脏感觉高敏有密切关系。目的:应用BOLD-fmRI技术,通过研究食管酸灌注时NERD患者大脑功能活动模式的改变,探讨NERD患者食管内脏高敏感的中枢机制。方法:对31例NERD、13例流性食管炎(RE)和12名健康志愿者在食管酸灌注时行fMRI;根据食管内球囊扩张和酸灌注试验结果将NERD患者分为两组:感觉高敏(NERD-H)组和感觉正常(NERD-N)组;对三组受试者大脑的兴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酸灌注刺激在NERD内脏高敏的患者中激活范围较广泛,包括单侧或双侧第Ⅱ躯体感觉皮质(SⅡ)、第Ⅰ躯体感觉皮质(SI)、前额叶皮质(右侧为主)、眶额回皮质、岛叶皮质、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前扣带回、后扣带回、楔前叶、杏仁体、腹侧纹状体、丘脑、小脑等,其中双侧SⅡ、右前额叶皮质、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岛叶皮质、杏仁体、腹侧纹状体和小脑的最大信号增加幅度显著高于NERD-N组和对照组(P〈0.01)。内脏高敏的NERD患者fMRI功能初始信号呈现时间、达峰值时间较NERD-N组和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食管酸灌注时产生的fMRI参数改变为揭示NER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处理食管感觉传入信息功能异常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非糜烂性反流病 磁共振成像 食管酸灌注 内脏高敏感 大脑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