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提高l临床输血病历的书写质量,不断完善和细化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从而达到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和节约临床用血的目的。方法:严格按照医院对临床输血病历的标准对本院近一年内输血病历中的书写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血病历进行评估后,其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病历质量问题有五点:“申请单项目缺项”占总输血病历数的15.6%;“申请血液种类或数量不规范”占21.3%;“大量输血审批单欠缺或缺项”占24.1%;“输血前未对相应的输血指征进行评估”占27.1%;“输血后效果无评估”占29.4%。结论:有效提高输血病历的书写质量,制定和完善临床科室合理用血管理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临床病历评估体系及管理模式,规范临床用血行为,真正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和输血疗效。

  • 标签: 输血病历 书写质量 输血安全 评估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12临床应用冷沉淀情况,了解冷沉淀临床使用量、增长率及其合理性,为冷沉淀的制备及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提供依据,进一步规范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冷沉淀。方法:利用临床输血管理系统对西京医院6年临床应用冷沉淀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冷沉淀用量呈现逐年快速增长,2015年比2010年增长了91.1%,不符合输血指征21.15%。结论:冷沉淀使用量逐年上升,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救治,但使用前没有评估较常见,医生仅凭经验输注。故应加强临床输注冷沉淀的监管及合理使用的培训,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成分输血 合理用血
  • 简介:目的:通过对初次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保留,并发展为固定捐献者的影响。方法:对2006—2008年842人来本站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者实施献血前、中、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2006、2007、2008年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初次献血者保留为固定献血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7.95%、72.33%、87.36%。结论: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保留,对稳定固定机采血小板队伍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保留 固定 机采血小板
  • 简介: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检验设备的全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使得检验医学成为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对提高临床诊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循证检验医学的兴起和发展,使检验医学成为向临床提供有效检验的证据,并成为影响患者最终临床结局

  • 标签: 检验医学 临床 沟通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ICU护士对输血安全的认知情况和需求,为不同层次的护士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输血培训提供参考。方法:从11个方面自行设计输血安全护理方面的问卷,调查2家医院ICU护理单元共83名护士对安全输血的认知程度以及相关培训的需求。结果:2家医院ICU护士均对安全输血的理论知识掌握比较好,但是在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输血知识上掌握程度不一,绝大部分护士对此方面的输血知识和法律个案有较强兴趣和培训需求。结论:对于不同层次的护士,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输血相关性培训和教育,内容更应该侧重实际应用和临床法律个案,以便进一步减少护理输血风险。

  • 标签: ICU护士 安全输血 认知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输血管理持续改进后医院相关输血质量控制情况,探讨降低不合格率、提高输血质量的措施。方法:持续改进前后收集分析全市的用血报表,每月由各用血单位输血科整理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项、输血科接收标本不合格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的人均用血量分别为4.67U,4.08U,3.84U。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分别为42.3%、23.1%和10.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3,P〈0.01)。3组的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4.86%、3.84%和2.8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P〈0.01)。结论:目前采用的临床输血管理持续改进措施明显提高了全市的输血质量,是促进输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及科学化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输血 持续改进 输血质量
  • 简介:《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4.1条规定,采集血液前应征得献血者的知情同意,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征询、一般检查和血液检查。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一方面是保证献血者自身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安全。笔者就当前血站献血前健康征询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献血者健康征询 思考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对血比重异常献血人群的影响。方法:指定专人负责资料收集,对102名低血比重献血者进行3~6个月健康指导,测定干预后血比重。结果:干预3个月后63名献血者测定合格,3~6个月间18名献血者测定合格,共有21名献血者检测为不合格。81名合格献血者中72名参加了献血。结论:通过健康指导提高了低血比重人群对不良生活方式的认知并且对扩大无偿献血人群有积极效果。

  • 标签: 健康指导 血比重测定 不良生活方式
  • 简介:1《临床血液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以临床为主,以广大的血液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生园地、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技术方法、经验教训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济医学院 稿约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1《临床血液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以临床为主,以广大的血液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生园地、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技术方法、经验教训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济医学院 稿约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1《临床血液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以临床为主,以广大的血液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生园地、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技术方法、经验教训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济医学院 稿约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的适应症及临床意义。方法:统计应用洗涤红细胞治疗患者72例(治疗组)和应用全血治疗患者66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全血和应用洗涤红细胞对于贫血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提升无显著差别,而2者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洗涤红细胞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在国家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医疗卫生需求逐年提高,输血作为临床医疗急救的重要手段,也伴随同步增长。为了准确把握临床用血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升供血服务质量,保障临床输血质量和安全,笔者对荆州市辖区内各医院近几年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输血 血液成分 用血需求 回顾 分析 应对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2010—2011年我院临床用血情况的动态变化,探讨医院用血特点和存在问题。方法:收集我院2年血库统计资料,统计分析。结果:2年来共输血3826人次,输血14594.5U,用血最多的是ICU、烧伤、脑外、普外等科室,主要成分是血浆和红细胞。结论:用血总量显著增加。全部实施成分用血,自体输血严重不足。要加强自体输血工作的引导和管理。约束医生严格按要求使用血浆。

  • 标签: 临床用血 分析
  • 简介:临床输血,其实质相当于组织移植。就目前我国的医疗条件而言,大多数医院无条件开展自体输血。而正如人体其他方面一样,异体血液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输注之后难免引起外来抗原刺激反应等危险。所以,即使除外异体血液输注存在的相关疾病传播危险,当前的临床输血治疗,仍然只能做到相对安全,无法达到绝对安全。

  • 标签: 输血 盲筛 时效 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输血科参与临床会诊的方向和模式。方法:查阅我科近5年参与临床会诊的病例,从会诊科室的分布,会诊例次,会诊目的及会诊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5年参与临床会诊总数为53例,会诊科室为15个科室,其中内科为5个科室,占33.3%,外科为10个科室,占66.7%。会诊科室最多的为妇产科,会诊15例,占28.3%。从会诊的目的看,技术指导占17.0%;安全用血评估占35.8%;多学科联合会诊占47.2%。从会诊的效果看,临床采纳输血科建议率为96.2%。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引起的相关疾病为零。结论:输血科积极参与临床会诊,为临床科学﹑安全﹑有效地用血提供有力保障,能有效地降低输血风险。

  • 标签: 输血 临床会诊 模式
  • 简介:临床输血是现代急救及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但是,输血具有风险,输血可能引起多种输血不良反应、疾病传播,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科学用血、合理用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是临床输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影响临床输血安全的因素、保障安全用血的对策探讨如下。

  • 标签: 输血 安全
  • 简介:自从1817年英国医生Blundell第1次使用人血输注抢救大出血产妇成功,输血白此成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输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输血在取得临床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non-ha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FNHTR)即为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率在10%~40%[1],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与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与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抗体以及血液保存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2]。为预防FNHTR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院自2012年起采用白细胞过滤器对临床输注用全血进行过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滤除 白细胞 输血 FNHTR
  • 简介:输血,作为救治患者不可替代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各科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使输血医学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使它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输血学。与此同时,日益严峻的血液安全现状,引起了国内外对安全输血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发达国家早已将全面的输血医学教育纳入了常规的医学教育体系,但我国的输血医学教育起步较晚,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培养临床输血技术专业人才来参与指导临床输血,使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及成分制品,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也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高校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视。通过几年来讲授《临床输血与检验》这门课程及学生实习时的情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建议。

  • 标签: 临床输血与检验 教学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