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冠状动脉造影是常规用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技术,但是冠状动脉造影不能反映冠状动脉血管功能的真实情况,所以基本上不能明确狭窄的冠状动脉是否与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相关。目前,在临床上用来判断狭窄病变冠状动脉功能的方法主要是应用压力导丝检查得出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flowreserve,FFR)这种技术。

  • 标签: 血流储备分数 瞬时无波型比率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单纯左胸径路房颤超微外科射频消融术(梅氏微房颤消融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共201例房颤患者于我院接受梅氏微房颤消融术,阵发性房颤98例,持续性及长程性房颤103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95例;年龄29~81(58.7±15.4)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术前访视;手术专用设备、器械及材料的准备;术中体位摆放,设备仪器的连接使用,手术台上操作配合以及对术中突发异常情况的配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转为开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04.9±37.2)min,手术配合及护理达到预期目的.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50ml,均无输血.73例(70.9%)持续性或长程性房颤接受术中电复律.所有患者离开手术室时均维持窦性心律,仅1例患者术中预放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无起搏器植入病例.8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行电复律治疗,出院时190例(94.5%)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所有患者围术期均无脑卒中、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永久起搏器植入,无死亡病例.结论梅氏微房颤消融术安全、有效.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高质量的术中护理配合,对顺利的开展梅氏微房颤消融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房颤动 微创手术 射频消融术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评价生物电阻抗无心排血量监测(electricalvelocimetry,EV)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应用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患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24、48h应用EV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TTE)测量记录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index,CI)、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volumeindex,SVI)数值。应用Altman-Bland法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患儿术后12、24、48h的CI、S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法测的CI及SVI与传统TTE测量的CI及SVI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EV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检测准确有效。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生物电阻抗无创心排血量监测 心排血量
  • 简介:目的探析高血压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76例高血压病患,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搭配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及住院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患治疗依从率(进食、就寝、服药、检查)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安全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健康教育 安全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心肌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72例小儿心肌炎患儿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持续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肌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提升家属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小儿心肌炎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究强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乳腺癌患者围术期血压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0例血压合并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指导。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在开展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舒张压和收缩压)基本无差异(P〉0.05),在开展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完成后,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胸痛、水肿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1例,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差异明显(χ~2=5.5411;P〈0.05);此外,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乳腺癌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并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强化健康教育 高血压合并乳腺癌 围术期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