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如今,大家对肠道细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调整肠道菌群、享受健康生活"已经成为了很多商品的宣传语。但肠道菌群并不是我们体内唯一重要的微生物。口腔里的细菌数量也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研究人员最近发现,饮酒会影响口腔细菌的数量,增加潜在患病的风险。

  • 标签: 口腔细菌 有害细菌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对老年细菌性肺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30例老年健康者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周围血白细胞计数(WBC)。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者PCT、CRP、WBC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检测细菌性肺炎诊断灵敏度86%,特异度为90%;CRP诊断灵敏度82%,特异度为68%;PCT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可作为老年细菌性肺炎的检测指标,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RP、WBC,因而血清PCT对老年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更具有意义。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老年 细菌性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肥胖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其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危害,大家都应该非常清楚了。因而,对于肥胖的患者来说,减肥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首选。但如果您有过减肥的体验,那么您一定会十分熟悉减肥的3个关键因素:饮食、运动和您的体质;同样这三项原因也是心脑血管维持健康的关键。

  • 标签: 肠道内细菌 肥胖 心脑血管系统 身体健康 减肥 危害
  • 简介:尽管,每一个人都不能逃避死亡,但我们如果能减少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那么我们便可使生命变的尽可能的长。

  • 标签: 保健法 死亡原因 医学 血压
  • 简介:报告了1例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皮肤创面和黏膜进行专科护理,并配合病情观察、环境准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经1月余的临床治疗痊愈出院。讨论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bullosa,EB)是一组较少见的以皮肤黏膜起疱,以水疱、疱为基本皮损的皮肤病,可分为遗传性、自身免疫性和其他三类,患者皮损严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消毒隔离 护理
  • 简介:(1)葡萄果实可生吃,或干燥后作葡萄干食用,亦可作药膳应用,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心悸盗汗、浮肿等有疗效。(2)取白葡萄汁、生姜汁,服用,可治痢疾。(3)每天饮用3杯紫葡萄汁,可使血小板聚集力降低40%。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研究还发现,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具有较强的抗癌、阻抑癌细胞扩散效应,有效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延缓衰老效益。

  • 标签: 葡萄干 食疗功效 治病 人体免疫功能 癌细胞扩散 神经衰弱
  • 简介:AIDASTEMI研究发现,对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与阿昔单抗静脉给药相比,一次性(Bolus)冠状动脉内给药并无额外获益。经冠状动脉给药方法安全,或可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率。该研究于2008~2011年间,纳入2065例STEMI患者,随机分入阿昔单抗静脉给药与一次性(Bolus)冠状动脉内给药组。研究主要终点为90d内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新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结果显示,

  • 标签: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充血性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内 抗凝 再发心肌梗死 静脉给药
  • 简介:亮点包括具有前景的心脏疾病和卒中预防及治疗新药、设备和手术。去年,在抗心脏疾病和卒中方面取得各种各样进展,有新药、新手术以及现有治疗的改进与新发现益处。1、新药降低一半胆固醇一种每月注射一次或两次的新类别药物,可将有害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减少一半。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以明确PCSK9抑制剂是否能预防心脏病发作或提高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

  • 标签: 心脏疾病患者 心血管病 心脏病发作 治疗新药 低密度脂蛋白 主动脉瓣替换术
  • 简介:我国自古就有采集野生荠菜食用的习俗。如今又到了吃荠菜的季节了,荠菜味道鲜美,因其含有较高的味精成分——谷氨酸。您知道吗?荠菜也是一种中草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及营养价值,被誉为"菜中甘草",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下面为您介绍荠菜都有哪些保健养生功效。

  • 标签: 养生功效 荠菜 甘草 降脂 明目 营养价值
  • 简介:“服用剂量他汀类药物在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并发症的同时,还会增加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回顾了以前的五项试验,包括了32,752名患者,并将此其得出的结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糖尿病 大剂量 风险 美国医学会 疾病发生
  • 简介:目的探讨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清除自由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60mg/d。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67%vs44.44%,P〈0.05;88.89%vs63.49%,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10.1±1.5)分vs(15.5±1.2)分,P〈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颈动脉疾病 阿托伐他汀(自由词)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剂量生脉注射液治疗的58例老年休克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剂量生脉注射液治疗休克的作用。方法收录近24个月我院重症监护室符合标准的老年休克患者58例,分析比较应用剂量生脉注射液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剂量生脉注射液对老年性休克患者的疗效。结果58例休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前升高,心率、呼吸较前下降;血气分析PH值,氧分压较前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BNP、PCT较前下降;APACHEII评分治疗后较前下降,P均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白蛋白水平较前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显效38例,占65.5%;有效11例,占19.1%;无效9例,占15.5%;总有效率为84.5%。其中心源性休克患者有效率94.7%,高于脓毒性休克患者64.3%,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剂量生脉注射液在治疗老年性休克患者中临床疗效肯定,尤其在治疗老年性心源性休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老年休克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病变的特征。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TC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分别评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观察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差异性。纳入2009年9月-201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血脂正常,无吸烟等危险因素的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B组)91例。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和股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颅内动脉各支动脉、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狭窄总检出率、〉50%狭窄检出率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程、收缩与舒张压等因素对糖尿病性血管狭窄病变的影响。结果①B组患者颈总动脉和股动脉的IMT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0.98±0.14)、(0.86±0.17)mm和(1.03±0.16)、(0.90±0.16)mm(均P〈0.01)。②B组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的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1);强回声、不均回声的钙化斑块检出率亦高于A组(P〈0.01)。③颅内动脉、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狭窄的总检出率,B组患者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对狭窄率〉50%检出率的比较中,B组颅内动脉狭窄检出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动脉、下肢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B组患者高血压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与颈总动脉IMT呈线性相关(R=0.417、0.351、0.283,P〈0.05),收缩压水平与颅内动脉、下肢动脉狭窄检出率均呈正相关(R=0.912、0.795,P=0.000)。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和颈动脉、颅内动脉、下肢动脉狭窄的发生率;CDFI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及与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之间的联系.方法:[HTS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30名糖尿病无并发症、35名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患者,35名正常人的血浆GMP-140、vWF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GMP-140,vWF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的患者上述变化更显?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增加,易于形成血栓,与血管并发症有一定因果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膜糖蛋白-140 合并症 大血管病变 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探讨瘦素(leptin)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所有病例均行双下肢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按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分为病变组(A组)、对照组(B组),每组再按有无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分为病变组并发其他血管疾病组(A1组)和病变组无并发其他血管疾病组(A2组);对照组并发其他血管疾病组(B1组),对照组无并发其他血管疾病组(B2组).比较病变组与对照组leptin及其他指标差异。结果A1组与B1组比较(二组男女构成、体重指数、腰臀比值、有无微血管病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po-B(1.306±0.217;1.193±0.169)mmol/L,P<0.05(校正年龄后),leptin(16.453±2.061;11.845±3.173)ng/ml,P<0.05;A2组与B2组比较,LDL-C(3.878±1,151;3.258±0.721)mmnol/L,P<0.05(校正年龄后);以有无下肢血管病变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论下肢血管病变与瘦素无相关性,而与年龄、LDL—C有相关性。瘦素与性别及BMI有一定的关系。女性瘦素水平高于男性,BMI值越大瘦素水平越高,瘦素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与apoB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瘦素 血脂 动脉病变 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