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编辑部医生:我听说智能手机可能会干扰到起搏器工作。那是怎样发生呢?读者:高先生高先生:您好。这是可能存在风险,但是非常小。一个植入性装置可能会错误地接收附近手机电磁信号。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s)可能是容易受影响。起搏器(有助于帮助开始或规律缓慢心跳)患者可能会受到智能手机干扰,可能会误认为是心脏信号。如果仪器监测到致命性心律失常,就会发送一个高能电击以纠正心脏恢复正常心律。

  • 标签: 心律转复除颤器 植入式 仪器监测 电磁信号 植入性 信号模拟
  • 简介:近年来,随着工业、交通技术发展,各领域复合损伤发病率明显提高,康复医学患者服务对象范围也逐渐扩大。康复对象在原来骨关节病人,周围神经性疾病,软组织损伤,脑血管病患者基础上。又增加了大量截瘫病人,这类病人往往瞬间就由正常变为残疾,身体与心灵均受重创。康复器械更新,可减轻身体刨伤,但心灵创伤就需要我们康复工作者理懈患者,关心患者,耐心诱导患者,配合社会各界支持,才能使患者重燃生命之火。

  • 标签: 患者 临床应用 康复医学 截瘫病人 心理治疗 复合损伤
  • 简介:黄伯中风了!这个意外令他家人不能接受,因为虽然黄伯患有高血压病,但经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得到了控制,自我感觉亦很好,家人完全没有料到他会发生脑卒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医学界对这部分治疗失败高血压患者研究,发现一个重要而易于被忽略方面,

  • 标签: 血压控制 治疗失败 家人 自我感觉 高血压病 中风
  • 简介:"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特点。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部血管 脑组织损伤 死亡原因 血管阻塞 大血管闭塞
  • 简介:心梗(MI)后心血管死亡率上升机制包括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冠脉再栓塞.体液儿茶酚胺水平上升或交感神经兴奋可加重心肌缺血程度和心律失常频率.β-受体阻滞剂能通过削弱交感神经活性所致负面影响,阻滞MI后心脏结构重塑病理过程,但β-受体阻滞剂同时也抑制左心室功能,成为促进MI后死亡危险因素.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心脏保护 心律失常 动脉粥样硬化破裂 心肌缺血
  • 简介:<正>较长时间寒冷季节即将告别,转眼迎来炎热夏天,人们户外活动时间将会增多,伴随而来应注意哪些健康问题呢?1.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由于夏天炎热,兼以活动量较多,身体不可见水分蒸发以及汗水流出,将大大增加,影响血容量及电解质平衡。特别是年纪较大长者,因此,要避免长期在烈日下工作,应经常喝水以维持血容量,以及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电解质如钾和钠。2.保证良好睡眠:夏日将是夜短日长,兼以日间炎热,白天活动时间延长,人们睡眠时间不知不觉地将会较冬季短。良好睡眠,对人体大脑正常运作和维

  • 标签: 安全度夏 睡眠时间 人体大脑 活动量 补充水 日长
  • 简介:24h全息动态心电图(DCG)是受检者在日常活动状态下连续记录24h内10万次左右心电信号,完整反映了心电各种变化,可对一过性高危性心律失常进行定性和对心肌缺血进行定量分析,且不受患者体质及运动能力限制,弥补了常规12导联静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不足,为心血管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临床上实用、高效、无创伤性诊断技术.过去2~3导联同步记录DCG仅能模拟某些常规体表心电导联,无法判断心电图平均电轴及分支性传导阻滞及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束支阻滞异常心搏定位诊断,所以现在多采用12导联同步记录DCG.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导联 临床使用 高危 DCG 静态心电图
  • 简介:在当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临床之中十分常见一种疾病,且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极多,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在当前,对于心血管疾病进行防治核心方法主要是改善治疗方式,然而,仅仅对治疗方式进行改善还是不够,对于护理工作进行完善也有着极大效果。笔者在本文中对于当前心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之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性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解决方式。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每月约有10,000名美国人接受心脏除颤器(ICD)植入治疗,以帮助建立健康心脏节律并预防心源性猝死。但美国心脏协会提出,装置心脏除颤器患者,同时应植入与之相适应心理支持。

  • 标签: 心理 使用者 ICD 心脏除颤器 教育 美国心脏协会
  • 简介: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择期PCI术中使用比伐芦定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40例患者在冠心病择期PCI术中进行常规药物(肝素)抗凝治疗,并作为对照组;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通过不同药物干预后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17.5%,不良事件复发率越低说明效果越好)患者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不良事件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0%)出血和血栓形成事件均少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用于冠心病择期PCI术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相比较传统普通肝素方法而言,具有十分积极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说明其用药效相对安全,同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这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相对积极意义,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比伐芦定 冠心病择期PCI术中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应用替罗非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11年10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90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可以降低无再流/慢血流发生率(OR=0.24,95%CI:0.13~0.45,P<0.01),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MD=6.24,95%CI:4.33~8.16,P<0.01),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OR=0.23,95%CI:0.10~0.53,P<0.01)及病死率(OR=0.13,95%CI:0.02~0.75,P=0.02);但两组TIMI计帧数(MD=-5.63,95%CI:-11.65~0.33)、靶血管重建、再次心肌梗死及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替罗非班可对PCI术后冠脉无再流发生具有较好预防作用,但由于本文纳入研究质量较低,样本量较小,有必要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无再流 META分析
  • 简介:3D打印技术被制造业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在21世纪已经在许多领域都展现了巨大价值和潜力,在医学领域如骨科、口腔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等都得到了广泛应用.3D打印开展应用也为血管疾病诊治提供了新方法,本文综述介绍3D打印技术在血管疾病诊治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打印技术 疾病诊治 血管疾病 应用 医学领域 整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3DCT在脊柱外伤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脊柱骨折患者MPR、SSD、MIP及VRT图像,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诊断价值。结果MPR及3DCT可发现及多方位观察骨病变。结论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综合应用是诊断脊柱骨折有效方法。

  • 标签: 骨病变 螺旋CT 重建
  • 简介:你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如果是,那你须知道几时服用,服用多少,服用什么类型?阿司匹林是经常被誉为神奇药物,是因为它可以避免心脏病发作和凝块引起中风。本可以受益于每Et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人群,服用的人却不到一半,而许多不应该服用的人却在服用。如果你没有心脏病,但有高血压或其他风险因素,不要自认为是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是个好主意。

  • 标签: 剂量阿司匹林 问题解答 每日服用 心脏病发作 风险因素 高血压
  • 简介:REDCap系统能够通过调用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方式兼容第三方应用,用户通过平台入口访问服务器内部数据,从而完成跨越多个行业领域数字业务整合。本文介绍了基于REDCap系统建立多中心临床研究,阐述API接口模块安全重要性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目的使临床研究人员了解API在项目实践过程方便易用,同时由于API开放将对项目管理者基于数据库安全性提出更高技术要求,因此本文尝试提供一种程式化保证系统安全方法。

  • 标签: REDCap 多中心临床研究 API 数据库 安全性
  • 简介:自行车是一种非常好室外运动方式,但在公路上骑行时要非常小心。美国《伤害预防》杂志于2017年6月在线刊发一项研究称,1999年以来,成年人自行车交通事故猛增,相关医疗费用也急剧增加。研究人员对1999-2013年之间联邦政府及监管部门数据库信息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此期间,

  • 标签: 自行车交通 伤害预防 数据库信息 行车安全 交通事故 非致命性
  • 简介:摘要从护理安全现状出发,分析影响护理安全因素及护理管理者对护理安全重视程度,以引起护理管理人员足够重视,增加其防范意识并采取措施,以保证病人安全

  • 标签: 护理安全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以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依据,比较生物可吸收支架(BVS)对比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WebofScience和CochraneLibrary,并追踪获取文献,查询时间从2008年1月至2017年9月,根据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运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共纳入7项对比BVS及EESRCT,随访时间从9个月~3年,共5546例患者,其中BVS组3241例、EES组23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BVS患者发生心肌梗死(OR=1.55,95%CI:1.22~1.96,P=0.0003)、靶血管心肌梗死(OR=1.73,95%CI:1.32~2.27,P<0.0001)、支架内血栓(OR=3.62,95%CI:2.12~6.18,P<0.0001)风险高于应用EES患者,但在全因死亡(P=0.1)、心源性死亡(P=0.42)、所有血运重建(P=0.10)、靶病变血运重建(P=0.06)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各项复合终点对比,BVS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OR=1.37,P=0.0003)、面向患者复合终点(OR=1.21,P=0.005)、面向装置复合终点(OR=1.41,P=0.002)、靶病变失败(OR=1.44,P<0.0001)发生率均高于EES组。结论在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随访,BVS安全性和有效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不优于EES。临床应用BVS应当更加谨慎,在新一代BVS投入应用之前,现行治疗方案仍需大量、更长时间随访来验证。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生物可吸收支架 药物涂层支架 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