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培哚(商品名:雅施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近期及远期预后疗效。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给予培哚2—6mg,每天1次,B组48例为对照组。出院后坚持口服药物治疗,并定期(半年)门诊随访1—2年。于治疗前、出院前、出院后(每年)做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判定生活质量,并统计病死率。结果:培哚可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1—2年培哚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较对照组亦降低。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坚持使用培哚可使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死率降低、预后改善。

  • 标签: 培哚普利 药物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预后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正>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两组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组加用赖诺5~10mg/d,维持6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较治前明显改善(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上升(51.1±2.8)%和(34.2±2.6)%(P<0.001)、左室收缩末容积下降(118±41.9)ml和(153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赖诺普利 心功能 心室重塑 射血分数 收缩末容积
  • 简介:目的探讨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鲁肽皮下注射治疗,疗程12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12周后胰岛功能及体重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和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2h)、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P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着治疗的进行均逐渐下降,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逐渐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及腰臀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鲁肽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患者体质量,促进胰岛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治疗 利拉鲁肽 胰岛功能 体重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早期血浆与组织醛固酮水平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肾足细胞损伤和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随机分成干预组和未干预组,每组10只,10只同龄Wistar-Kyoto大鼠为对照组。每天给予干预组依酮悬浊液灌胃(50mg/kg,溶于2ml过滤水),未干预组和对照组用同体积过滤水灌胃。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血浆醛固酮和肾组织醛固酮。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小球CD2AP基因和蛋白表达。透射电镜检测大鼠肾足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SHRs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未干预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1);未干预组血浆和肾组织醛固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显示未干预组上皮足突节段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中度增多,肾间质毛细血管扩张。未干预组CD2AP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1)。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肾小球CD2AP蛋白表达水平呈中度负相关(r=-0.587,P〈0.01)。肾小球CD2AP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浆和肾组织醛固酮水平呈中度负相关(r=-0.552和r=-0.577,P〈0.01)。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早期的足细胞损伤与血浆和肾组织高醛固酮水平有关。依酮可以减轻足细胞损伤,改善CD2AP的表达。

  • 标签: 高血压 醛固酮 足细胞 CD2AP 依普利酮
  • 简介:什曼原虫可引起皮肤、粘膜皮肤和内脏(黑热病)的什曼病。每年大约有1千万例皮肤什曼病和40万例内脏什曼病。吸血白蛉可传播什曼病,从被感染的动物传播给人或从人传播给人。注射药物的设备可传播内脏什曼病。由于生态学的改变,什曼病例在多数疫区越来越多。

  • 标签: 内脏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粘膜皮肤 利什曼原虫 注射药物 传播
  • 简介:<正>培酮(risperidone)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大量的双盲对照试验和临床观察表明,其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它精神障碍也有效。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有不少作者陆续报道该药的一些副作用,现综述如下。1神经系统1.1癫痫陆健报道一女性,19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培酮4mg/d,于第36d、38d两次出现突然跌倒在地,口吐白沫,两眼上翻伴四肢抽搐,面色青紫等现象。症状持续0.5~1.5分钟,醒后觉乏力,

  • 标签: 不良反应 传统抗精神病药 四肢抽搐 面色青紫 血管神经性水肿 双盲对照
  • 简介:目的比较硝钠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58例住院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用硝钠治疗;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5.4%(χ2=P<0.01).副作用发生情况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硝钠是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的治疗大咯血的理想药物,优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硝普钠 治疗组 大咯血 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 对照组
  • 简介:目的:评价丁酞(NBP)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7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BP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并记录不良反应。90d随访时再次评定BI和mRS。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NIHSS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3.60±4.26)vs(9.31±3.79),对照组(13.57±4.20)vs(11.23±4.06),P=0.04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d时两组BI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54.57±24.17)vs(77.86±21.46),对照组(54.14±23.81)vs(67.0±23.30),P=0.047]。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mRS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90d,治疗组mRS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40±0.81)vs(2.80±0.96),对照组(3.49±0.82)vs(3.29±0.93),P=0.03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NBP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90d远期预后,安全性良好。

  • 标签: 丁苯酞 脑梗塞 治疗效果
  • 简介:<正>47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15例,米力农+硝钠组,将米力农5mg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先按40μg/kg速度从静脉注射(微量泵入)10min,继续以0.5μg/(kg·min)静脉点滴(微量泵入)持续约120min,每日1次,7d为一疗程;另予硝钠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ml稀释后,以10μg/min的起始速度,从另一静脉通道(微量泵)

  • 标签: 顽固性心力衰竭 米力农 微量泵 心功能级别 超声心功能 顽固性心衰
  • 简介:病例:女.77岁。因“纳差伴恶心10d”于4个月前收任我院急诊科。入院前10d,患者出现明显纳差,伴有恶心小适.来院当日出现少尿,无明显咳嗽、咳痰,尤发热,无气促,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 粒细胞缺乏
  • 简介:单克隆抗体于1975年由Koehler等首次提出.之后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往抗CD20单克隆抗体因其鼠源性在临床应用上受到极大限制.直到人鼠嵌合的妥昔单抗(fituximab)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淋巴瘤 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米夫定在国内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疗效已得到肯定,多数患者接受米夫定治疗后,可获得病毒学、生物化学、肝组织学改善,由于米夫定是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而发生抗病毒作用,即它只能降低血清病毒的载量,而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因而须要较长疗程。然而长疗程易诱导HBVDNA聚合酶YMDD区域的变异。目前YMDD变异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现将近来米夫定治疗出现的YMDD变异的有关热点综述如下。1何为YMDD变异HBVDNA多聚酶包含4个小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分别为A、B、C、D区,YMDD基序位于C区,YMDD是指酪氨酸(Y)-蛋氨酸(M)-天门冬氨酸(D)-天门冬氨酸(D)。YMDD基序是DNA多聚酶的活性

  • 标签: 变异研究进展 拉米夫定治疗 治疗相关
  • 简介:目的观察硫必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服用硫必和奋乃静。治疗4周。用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硫必组和奋乃静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4.3%和76.5%,有效率分别为94.1%和90.2%,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奋乃静出现震颤9例、肌张力增高8例、静坐不能6例,而硫必没有上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结论硫必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与奋乃静相当,但不良反应少。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硫必利 精神障碍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是当前我国乃至全球结核病控制的主要难题之一,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利福平作为主要的抗结核药物,其耐药性的发生直接影响化疗方案的疗效。1994~1997年,

  • 标签: 利福平 治疗 利福喷汀 耐药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沙度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SSc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口服沙度胺治疗,开始剂量为50mg/d,睡前顿服,此后每隔1周增加50mg/d,直到剂量达150mg/d;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MTX)治疗,15mg/次,1次/周。疗程2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食管和肺检查变化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硬化、雷诺现象均显著减轻,关节功能改善(P<0.01或P<0.05);实验组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病变,治疗后对照组好转11例(36.7%),实验组好转20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对照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能按治疗方案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沙度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安全,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简便、费用低廉,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治疗 沙利度胺 甲氨蝶呤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理生理变化复杂,目前尚无明确、特异、可靠的实验室方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然而,随着人们对AD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检测技术的发展,近年不断有相关的辅助诊断技术受到重视.如结构磁共振(sMRI)用于评估脑萎缩;功能磁共振(fMRI)用于检测脑血流及新陈代谢的减少;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用于评估大脑各区纤维连接程度以及脑脊液中Aβ1-42/1-40和tau蛋白及其过磷酸产物的检测.然而曼光谱因其可检测有机或无机混合物各成分的独特优势,使其在AD病理机制研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该技术对AD诊断的可行性及前景做一概述,以期有助于临床医师决策,并为研究者进一步探究梳理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拉曼光谱技术 外周血 生化标志物
  • 简介:21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7例,每次给予福昔明0.2g,po,q6h,同时给予环丙沙星模拟安慰药片1片,bid,疗程5d:对照组104例每次给予环丙沙星0.25g,po,bid,同时给予福昔明模拟安慰药片2片,po,q6h,疗程5d。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止泻率分别为97.2%及97.1%;

  • 标签: 细菌性肠道感染 利福昔明 治疗组 急性 环丙沙星 对照组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脑血管疾病的增多,相应的血管性痴呆逐年上升,它带给社会、家庭沉重负担。我科经过对36例血管性痴呆症患者的追踪观察,发现二维三七桂嗪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有良好疗效。

  • 标签: 疾呆 血管性 桂利嗪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依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NSE及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SE浓度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NSE浓度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以降低血清NSE的水平及NIHSS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