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正>76例患者均予以扩容、制酸、止血及对症支持疗法,治疗24小时无效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喷洒止血法(用8mg%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注射止血法:在出血部位边缘2mm周围2~4个点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深度为3~4mm,每次注射0.5~2.5ml,可反复注:肾上腺素用量为3.7~10ml。高频电凝止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镜下止血 冰盐水 去甲肾上腺素 止血法 高频电凝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0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5h入院。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入院时体温36.6℃,脉搏9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mmHg,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心电图V1~V4ST段抬高0.3mV,V1~V2呈QS型,V3~V4有小q波,Ⅱ,Ⅲ,

  • 标签: 老年人 心肌梗死 胃肠出血
  • 简介: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临床应用广泛,但常见消化道不良反应,尤其以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塞来昔布是一种新型NSAIDs,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低,有文献报道其消化道出血风险甚至与安慰剂相当,而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的情况则更少。现报道1例90岁高龄患者服用塞来昔布后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醒临床医师在高龄老年人群中应用该药物时仍要注意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 标签: 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患者男,64岁。1h前突然便新鲜血1次,量约1000ml,伴头晕、乏力而入我院。3年前曾有急性胰腺炎病史。体检:心率90次/min,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贫血貌,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肛门指诊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71×10^12/L、血红蛋白84g/L。给予止血、输血、补液等对症处理。

  • 标签: 下消化道大出血 胰腺假性囊肿 脾动脉 结肠 急性胰腺炎 移动性浊音
  • 简介:患者:女性,29岁,因“心悸、手抖半个月”就诊。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症状.伴手抖、乏力,劳累、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略缓解。无软瘫、昏厥、视物缺损、手足搐搦等不适症状,无夜间憋醒。自发病来饮食正常,

  • 标签: 产后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毒症
  • 简介: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thyroiditis)是育龄期女性特有的一种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存这一疾病被正式命名前,新西兰的家庭医师Roberton曾于1948年首次总结了一组妇女的产后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在这219例妇女的483次妊娠中.

  • 标签: 产后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甲状腺炎 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 简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是神经内科多发病之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5%左右,SAH再出血是急性脑卒中致命的并发症,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危险因素。为了解SAH再出血的诱发因素,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再出血 原因 预防
  • 简介: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过程中,需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甲状腺术后切口内出血是很严重的并发症,易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甚至危及生命.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行甲状腺手术1256例,共发生术后创口出血12例(0.96%),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行甲状腺手术1256例.术前常规监测血压,有高血压病史及血压升高患者术前均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至150/90mmHg(1mmHg=0.133kPa)以内.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出血;高血压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出血 高血压
  • 简介: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有资料显示,脑出血性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10%~25%,在所有脑血管病中,以脑出血的病死率最高.直接病死率为38%~43%,病残率为70%~80%,其复发率约为1.8%~11%,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一般认为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每增加1岁死亡的危险性增加3.47倍,脑出血急性期发病急骤,变化多端,此时的救治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界一直将其列为重点研究的疾病,现将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 标签: 急性期治疗 治疗概况 脑出血急性期
  • 简介:<正>男28女12例,年龄31~82岁。活动中发病33例,安静中发病7例。临床特点:①起病突然,发展迅速,表现较重,有嗜睡10例,浅昏迷4例,深昏迷8例。②呼吸不规则9例,表现为鼾声、呼吸暂停、叹息样、潮式呼吸衰竭。③消化道出血,6例呕吐咖

  • 标签: 脑干出血 潮式呼吸 临床分析 呼吸暂停 交叉瘫 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防治和预后。方法对137例脑出血患者于首次CT后24小时内、7天内复查CT,病情加重者随时复查CT,结合病史、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3.1%,24小时内占88.9%。早期血肿扩大与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和抗凝剂、肝功能异常有关,与血压增高、年龄无关。早期血肿扩大18例中,长期饮酒者占72.2%,长期应用阿斯匹林和抗凝剂占77.8%,肝功能异常者占61.1%。早期血肿扩大出部位以丘脑最多见,占50%,血肿形态不规则者易发生血肿扩大,占55.6%。早期血肿扩大者死亡率高,为66.7%。结论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脑出血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血肿扩大 相关因素 预防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主动脉-右心房分流技术减少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分流手术的技术难点与要点。方法回顾我院1989年4月至2005年12月的515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术,术中发生根部出血或预防性应用主动脉根部-右房分流112例。总结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平均输入血液制品量,二次开胸止血比率及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112例主动脉根部-右房分流中男性91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0±12.8)岁,体重(51—95)kg,平均(69±10.6)kg。在完成分流后,所有患者主动脉根部均得到充分止血,术后胸腔引流量400—1340ml,平均(848±271)ml。平均输血(750±250)ml,血浆(370±230)ml。3例因主动脉远端吻合口渗血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3个月因血管移植物感染死亡外,余患者均存活。出院前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主动脉根部与右心房间无血流流动。超高速CT(UFCT)检查显示主动脉根部有血栓形成。结论主动脉.右心房分流技术操作简单,可以有效减少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后出血,显著改善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的临床效果,减少出血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费用。

  • 标签: 动脉根部-右心房分流 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主动脉外科
  • 简介:出血(intmcerebralhemorrhage,ICH)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的常见致死病。多见于50-70岁。高血压是重要病因。总发病率近年呈增高趋势,约81·10万^-1·年^-1,病死率70%-80%。我国每年发生150万脑卒中,死亡100万,年存患者600万,每年经济损失100亿以上,给患家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这其中主要来自ICH。

  • 标签: 病理研究 ICH 治疗现状 脑出血急性期 脑实质 常见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脑出血患者红细胞(RBC)水平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我们纳入了2000年至2001年共479例脑出血患者并平均随访3.7年,其中男性298例(62.2%),平均年龄(58.6±9.8)岁。根据患者入院时红细胞浓度四分位值将患者分为四组,即RBC数量第1分位(RBC≤4.0×10~(12)/L)组(Q1组,n=114),RBC数量第2分位(4.04.8×10~(12)/L)组(Q4组,n=119)。收集患者入院的基线资料及静脉血标本,分析各项指标,终点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结果479例脑出血患者总全因死亡率为22.1%(110/479)。以Q1组为基准进行计算,Q2组(13.2%,15/114)、Q3组(15.2%,20/132)组患者全因死亡率低于Q1组(26.3%,30/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Q4组(31.1%,37/119)患者全因死亡率与Q1组(26.3%,30/114)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影响预后因素后,Q2(HR=0.439,95%CI=0.227-0.851,P=0.015)、Q3(HR=0.506,95%CI=0.273-0.936,P=0.030)较Q1组均对脑出血患者全因死亡具有保护作用,而Q4(HR=1.047,95%CI=0.596-1.840,P=0.872)与Q1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细胞水平与脑血栓患者全因死亡相关。

  • 标签: 红细胞 脑出血 全因死亡
  • 简介:目的探讨床旁护理对产妇产后负性情绪的影响,寻找能为产妇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对在本院妇产科待产的200例初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实验组产妇采取床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产妇则进行常规护理。两组产妇在住院当天、产后第1天和出院当天均分别发放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1)住院当天,两组产妇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第一天及出院当天,实验组产妇的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实验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7.0%)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新方法,可以显著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缓解产妇产后负性情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形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床旁护理 抑郁 焦虑 产后抑郁症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绝经前后异常子宫流血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因异常子宫出血于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检查的27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子宫内膜息肉75例.其中5例镜下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镜下诊断符合率为93.3%(70175);子宫黏膜下肌瘤50例,符合率为90.9%(50/55):子宫内膜增生症97例,其中7例镜下误诊为不典型增生或癌,符合率92.8%(90/97);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19例,符合率为73.1%(19/26);萎缩性子宫内膜23例;宫内节育环残留8例。结论绝经前女性以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为主,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少见;而绝经后女性主要以子宫内膜息肉、萎缩性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为主。宫腔镜对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宜同时配合组织病理学检查。

  • 标签: 宫腔镜 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甘油三酯水平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入选2000年至2001年期间467例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并平均随访4.5年。依据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浓度是否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将患者分为TG≤1.7mmol/L组(n=280)和TG〉1.7mmol/L组(n=187)。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和静脉血标本,分析其基线资料和预后。终点事件为长期随访全因死亡。结果467例脑出血患者长期随访中死亡110例,全因死亡率为23.6%。TG≤1.7mmol/L组的全因死亡率(30%,84/280)明显高于TG〉1.7mmol/L组(13.9%,2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G≤1.7mmol/L增加死亡风险2.341倍(HR=2.341,95%CI1.508~3.635,P=0.001)。经多因素Cox因素分析校正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后,TG≤1.7mmol/L增加死亡风险(HR=1.984,95%CI1.258~3.13,P=0.003)。结论TG≤1.7mmol/L增加脑出血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 标签: 甘油三酯 脑出血 全因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