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青霉素主要用于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以及放线菌、螺旋体等引起的感染,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小且价格低廉,但在临床使用中变态反应发生率较其他抗生素高,且多数发生在用药后几秒到20min内,主要表现为皮疹、血清病型反应、循环衰竭、喉头水肿和肺水肿、过敏性皮炎、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基础护理学》均规定,在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都做皮试,然而在皮试过程中,假阳性率相当高。现就临床青霉素皮试中出现的假阳性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青霉素过敏 试验假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原因分 青霉素皮试 变态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更换肝素帽在I期临床试验PK采血中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入选者为临床药物试验受试者均于2019年2月-2020年期间选入,共2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A组及试验B组,其中试验A组施行改良方法,试验B组采取常规注射器(5ml)碘伏消毒后进行PK血,每组各100例。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由采取采血后溶血率数据方面上可见,试验A组相比较试验B组较低(P<0.05)。由采血点时间偏离情况数据方面上可见,试验A组相比较试验B组较低(P<0.05)。结论:于PK血期间,采取肝素帽更换,能够对血标本溶血率予以大大降低,同时可对 PK血采集时间予以降低,且能够对临床试验中PK血采集时间的偏离最大限度降低,从而对临床药物试验PK血标本质量予以较好的提升。

  • 标签: 肝素帽 I期临床试验 PK采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收治的30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初发劳累心绞痛者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者10例,胸痛待诊者6例。其中伴随有糖尿病16例,伴随有高血压疾病者14例。造影检查正常或者基本正常有20例(66.67%),动脉粥样硬化者10例(33.33%);ST段下移超过1mm有16例(53.33%),ST段抬高超过1mm2例(6.67%),心律失常10例(33.33%),剩下患者心电图正常。结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应综合临床诊断、检查方法提高诊断价值。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冠脉造影 胸痛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13尿素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诊断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1-7~2022-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采用快速尿素酶检测方法,探究组40例采用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方法,最后对比两组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检测后,两组疾病检测结果(阳性率)无明显差距,P>0.05。结论: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其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是碳13尿素呼气试验对患者的诊断更为准确,患者接受的程度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碳13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矮小症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观察和护理满意度。方法:将我院之中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矮小症患儿,将被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综合护理),以此为基础对不同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矮小症患儿接受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期间,不同小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儿由于矮小症而入院接受治疗的期间,综合护理的开展在改善护理满意度以及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矮小症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护理满意度
  • 简介:分别对100例孕妇作声刺激试验(VAS-T)与传统的无负荷试验(NST)比较。结果两组对胎儿安危的监护意义相似,但VAS-T阳性价值略高于NST,特别是两者合并使用,更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声刺激 无负荷试验 VAS 临床测试 NST 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结核菌素试验过程中应用局部加温技术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的研究对象50例,分别在研究对象的左臂和右臂位置,通过皮内注射方式给予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5U,经未经过其他任何特殊处理的左臂定为对照组,嘱咐研究对象每天早晚,采用温水对右前臂进行浸泡处理,持续时间10min左右,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对比72小时皮试结果。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72小时皮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菌素试验过程中,如果实施局部加温处理,将会对试验结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需对该问题给予特殊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结核菌素试验 局部加温 强阳性 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视频指导患者首次进行氢呼气试验(hydrogenbreathtest,HBT)检查的效果。方法将本院首次接受HBT检查的486例患者按诊疗卡或医保卡末位数字分为两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视频进行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及书面指导。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HBT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指导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HBT检查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视频指导患者HBT检查,患者易于掌握HBT检查相关知识,确保患者提前做好检查准备,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和满意度。

  • 标签: 氢呼气试验 视频指导 护理
  • 简介:口服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SPECT(单光子反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简称SPECT)是像检查可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流(rCBF)情况,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TIA)的阳性诊断率,正确评价脑血管的储备功能。作者观察15例TIA息者口服乙酰唑胺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经rCBF静息与负荷显像同一部位图像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其扩张脑血管效果满意,可通过正常与病变部位图像确定rCBF差异的对比度而发现病灶。其方法简便,经济实用,药物反应轻教,患者容易接受。护理要点包括心理疏导以保持患者心态平静,维持脑血管的稳定性,掌握显像剂注射时间,观察病情及药物反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标签: 乙酰唑胺 口服 脑血管 患者 负荷试验 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湿疹皮炎斑贴试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22例慢性湿疹皮炎的临床资料、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居常见致敏原前5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0.1%硫柳汞、5%硫酸镍、7%芳香混和物、1%甲醛(水溶液)、1%肉桂醇。结论严格执行班贴试验前、试验中以及试验后的注意事项是取得斑贴试验成功的关键;注意对息者斑贴试验结果的解释和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 标签: 湿疹 皮炎 斑贴试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护士是药物临床试验中的重要一员,在试验的管理和协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本机构研究护士的基本情况,并阐述研究护士的遴选、培训、职责与工作内容、使用与管理,为研究护士队伍建设提供依据,使研究护士在临床试验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从而提升临床试验的质量。

  • 标签: 研究护士 药物临床试验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安全、高效、有序地开展临床试验受试者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方法:在我院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制定符合临床试验受试者管理流程,确保受试者和医务人员安全,保证临床试验顺利开展。重点措施:成立专科疫情防疫工作小组;研究人员掌握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知识;受试者管理网格化;重视筛查受试者的流行病学;落实入院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及胸部CT检查;严格受试者住院期间的管理;动态关注受试者心理;制订受试者不能按期随访应急方案。结果: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承担药物和器械临床试验32项,其中门诊筛查和随访853人次,需住院的入组和随访病例115人次。流行病史筛查率100%,口罩规范佩戴率91.43%,环境及医疗用品消毒率100%,受试者服药依从性98.6%,受试者超出访视窗口期2例次、失访1例次,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通过制定完善防控管理体系,对受试者严格落实筛选流程,加强医务人员的强化教育和受试者管理等措施,保障了受试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确保临床试验顺利开展。

  • 标签: 疫情防控 临床试验 受试者 管理
  • 简介:为了使新药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地使用,其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试验必须遵循国家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clinicalpractice,GCP),以保证受试者的权益,保证临床试验的科学性。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之一的我科近年承担了多项生物制剂的Ⅲ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是指扩大的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受试对象为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以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我科在多次的参与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管理经验。为药物正式上市后的临床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将生物制剂的Ⅲ期临床试验的护理管理工作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试验 生物制剂 护理管理
  • 简介:抑肽酶是外科常用的止血剂,但有致敏作用。本院在2004年8月收治1例因抑肽酶过敏试验致严重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急救、护理,患者脱险,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抑肽酶 过敏试验 过敏性休克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经发展成为了国际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成一次全国性“大流行”,2020年3月开始出现了国际疫情回流我国的现象,疫情仍需严防。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顺利开展临床试验,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工作人员和受试者的安全,本文通过介绍从启动会、招募、筛选期、试验期、清洗期、出组、复查,各个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概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Ⅰ期临床试验的工作流程及工作体会,如今疫情已成常态化防控,希望本文可以为今后的临床试验护理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 标签: Ⅰ期临床试验 新冠肺炎 工作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胎监无应激试验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3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行胎监NST的孕妇36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历史对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3月我院产科门诊行胎监NST的孕妇3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阴性率、护理满意度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门诊胎监 无应激试验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开展过程管理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招募的I期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受试者常规管理,予以观察组受试者过程管理,对比两组受试者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受试者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试者的依从性(P<0.05)。结论 在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开展过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

  • 标签: I期药物临床试验 过程管理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