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疗法与氧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效果差别。方法通过对我科4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和氧雾化吸入疗法临床效果比较。从体温、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肺部口罗音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结果显示两种疗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超声雾化组缺氧发生率远远高于氧雾化组。结论超声雾化和氧雾化吸入疗法均能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之目的,但超声雾化吸入组副作用远远大于氧雾化吸入组。且氧雾化器价格便宜,一人一具,有利于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故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氧雾化吸入疗法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尤其适合COPD患者。

  • 标签: 超声疗法 气雾剂 氧吸入疗法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职业性铅中毒成为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对于职业性铅中毒患者,铅治疗是关键的治疗手段。本文旨在探讨职业性铅中毒患者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方面,以确保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职业性铅中毒 驱铅治疗 护理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 简介:一般第一胎中期引产产程长,进展慢,宫颈尚不成熟,强直性宫缩,可致胎体从后穹隆穿出的危险。现将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0月第一胎引产中应用哌啶肌肉注射,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妊娠中期引产 哌替啶 初次 强直性宫缩 肌肉注射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切开后应用氧气道湿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氧气道湿化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 氧驱气道湿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氧气道湿化护理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后的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2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接诊气管切开病人7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氧气道湿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气道湿化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并发症,试验组的发生率是8.33%,和对照组30.56%相比更低(P<0.05)。关于气道湿化适中率,试验组的数据是94.44%,和对照组的58.55%相比更高(P<0.05)。 关于护理质量,试验组的数据是(98.14±1.25)分,和对照组(92.58±2.67)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后用氧气道湿化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效果更好。

  • 标签: 氧驱气道湿化护理 神经外科 并发症 气管切开
  • 作者: 韦婷献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氧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氧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有效性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氧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预见性护理,可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 简介:中枢性疼痛(centralpain,CP)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损害引起的异常性疼痛,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相当于感觉消失部位)呈扩散性感觉异常性疼痛,常为烧灼痛、针刺痛、麻木或跳动痛,一般为自发性,多与情绪改变有关。CP是脊髓损伤(spinalcordiniury,SCI)的顽固性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有效康复训练。研究报道,77%~81%SCI患者发生疼痛,其中20%~33%患者疼痛严重。本院2008年收治1例SCI致高位截瘫患者,2010年出现CP并于治疗期间发生哌啶依赖,经抗抑郁治疗、戒断替代药物治疗6周后,患者能较好应对中枢性CP并戒除对哌啶的依赖。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疼痛 哌替啶 药物依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伊立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癌护理体会。方法:本次将选择 20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6年 10月 ~2017年 6月,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0.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伊立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 晚期肺癌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选取2021年1-1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3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优质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具体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SBP、DBP及平均除颤次数比较,其中常规组患者SBP、DBP中试验组整体情况较优,试验组平均除颤次数1.5±0.3次,常规组平均除颤次数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患者情况明显改善,住院后好转。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头孢匹胺钠(Cefpiramide)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块状。为第3代头孢菌素,其化学结构、抗菌活性和对β-内胺酶的稳定性与头孢哌酮相似。加沙星(Gatifloxacin)又名利欧,为微黄绿色澄明液体。是继氟诺沙星、氟罗沙星之后研制开发的第4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临床中应用广泛。我们已知氟罗沙星与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但头孢匹胺钠与加沙星在药物配伍表中无法查到。目前我科常用这2种药并发现此2种药物存在反应,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头孢匹胺钠 加替沙星 配伍禁忌 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 第3代头孢菌素 头孢哌酮钠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年龄较小,配合度较低,所以将探究预见性护理对氧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名我院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为30例。其中参照组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患儿则采用预见性性护理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给予两组患儿临床护理工作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显著地优于参照组,且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工作,给予其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恢复,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小儿支气管哮喘 氧驱雾化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在行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行米沙坦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1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 6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在行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替米沙坦 老年高血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内容与要点。方法:选取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针对性护理。结果: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阿普酶用药相关不良事件中皮下组织淤血、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以及总发生率数据分别为2(4.88%)、1(2.44%)、1(2.44%)、1(2.44%)、12.20%,接受溶栓治疗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1(2.44%)、1(2.44%)、0(-)、0(-)、4.88%。结论:溶栓治疗重点监护以及稳定期尽早康复锻炼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院内护理要点。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阿普酶静脉溶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本文主要从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且接受阿普酶静脉溶栓疗法的100例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实施优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显示,试验组患者出现脑实质点状出血、皮下淤血、血尿、牙龈与鼻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者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化护理措施运用到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接受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可以有效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切实加快患者病情康复进程,对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龄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阿普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60例,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可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两组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经相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阿普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吉非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3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吉非尼口服250mg/d,治疗90d后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在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3例,部分缓解(partialremission,PR)17例,疾病稳定(stabledisease,SD)9例,疾病总控制率为82.9%。患者中发生痤疮样皮疹22例(62.9%),胃肠道反应12例(34.3%)(其中腹泻9例、恶心呕吐3例),肝功能异常1例(2.9%),间质性肺炎1例(2.9%)。结论吉非尼疗效确切,患者用药期间,应加强观察与护理,及时有效地对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