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躁动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82例经口气管插管躁动患者,一病区42例设为对照组,二病区4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牙垫,实验组患者采用口咽通气管,观察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移位、口腔黏膜损伤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导管移位、口腔黏膜损伤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口咽通气管用于躁动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可有效固定导管、减少口腔黏膜损伤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气管插管 口咽通气管 躁动
  • 简介:综述了不同气管切开患者的堵管装置,主要包括: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无菌采血管的帽套、瓶塞法、肝素帽、一次性引流袋、贴膜、一次性输液器。认为将统一且专业的堵管装置应用于临床,能增强堵管装置的安全性,以便提高气管套管堵管的成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堵管装置 护理
  • 简介:总结了58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及一期吻合术的护理。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气管肿瘤切除及一期吻合手术,术后当日气管瘘1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加强术前呼吸道准备及术后呼吸道管理,强调体位管理,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对预防并发的发生十分重要。

  • 标签: 气管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收治6例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后出现单纯血小板减少患儿的重症护理工作,探讨巨大PDA介入封堵术后出现单纯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针对6例患儿的特点,对其生命体征、并发及出血情况进行监测。[结果]4例患儿在给予血小板(PLT)、激素等内科保守治疗后,患儿血小板计数恢复,临床症状好转后痊愈出院;2例患儿反复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转入外科取伞、结扎后,痊愈出院。[结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后出现单纯血小板减少的重症护理关键是密切观察患儿消化道、皮肤黏膜、鼻黏膜出血情况,严密监测患儿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患儿在急性出血期间的安全。

  • 标签: 巨大动脉导管未闭 单纯血小板减少症 介入封堵 重症护理
  • 简介:目的制订ICU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实践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查阅病历资料、访谈医护人员及检索文献等方法,归纳分析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并依据文献指南、医院内感染制度及临床实践需求制订"指引"。2014年1-10月,便利抽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综合ICU两个护理单元的127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号楼层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双号楼层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指引"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第1、3、5天当日首次口腔护理前的Beck口腔评分(Beckoralassessmentscale,BOAS)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第3、5天当日首次口腔护理前的BOAS评分及V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实践指引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实践指引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使用组合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8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棉球擦洗法;试验组使用组合吸痰管达到口腔冲洗与擦拭结合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153腔溃疡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且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组合吸痰管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提高了口腔的清洁度,有效地降低了VAP的发生。

  • 标签: 组合吸痰管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湿化法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2013年1月-2014年10月脱离呼吸机之后仍有气管插管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婉寨组辅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主动湿化法;对照组患者实施人工鼻湿化法。对比两组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和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湿化法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人工气道并发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体征。

  • 标签: 主动湿化法 脱离呼吸机 人工气道湿化
  • 简介: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1],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既要忍受疾病本身的痛苦,又要承受难以诉说的心理重负[1]。因此对临床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式双C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即护理人员要给所有人提供最舒适的状态。它与整体护理目的性一致,其细微差别在于舒适护理模式更实际、直

  • 标签: 妊娠 巨大尖锐湿疣 舒适护理
  • 简介:平滑肌肉瘤源于肠壁平滑肌、肠壁血管平滑肌或肠壁黏膜肌的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5%~10%。以直肠平滑肌肉瘤最多见,约占大肠平滑肌肉瘤的85%。常见发病部位为腹膜后区,可有疼痛。平滑肌肿瘤经确诊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术后出血也是常见并发。能否及早发现出血先兆并作出反应,能否及时果断采取有效的救治手段,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

  • 标签: 盆腔平滑肌肿瘤 术后 大出血
  • 简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NF)是周围神经的一种良性肿瘤,由神经鞘细胞及成纤维细胞2种主要组成成分,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病变特点为全身大面积皮肤牛奶咖啡斑和神经纤维瘤样皮肤肿瘤及神经纤维瘤[1]。神经纤维瘤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前者罕见,神经纤维瘤是不易恶变的良性肿瘤,一般可行保守观察,但如果肿瘤过大,妨碍身体活动、影响容貌、有明显压迫症状,或生长迅速并有剧痛,

  • 标签: 巨大神经纤维瘤 手术切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入组的100例精神分裂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宣教,实验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路径 康复
  • 作者: 胡小丽杨胜良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认知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的7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模式分别为认知心理护理以及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分别经护理后,比对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经过不同护理模式护理后,其观察组HAMD评分以及NOSI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相关指标数据经过对比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有老年抑郁症的患者应采用认知心理护理模式,其护理效果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86例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的患者使用SDS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6例精索静脉曲张伴有不育的患者中有74例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况,其中轻度抑郁占74.42%,中度占10.47%,重度占2.32%,针对患者不同的抑郁程度进行心理干预,并通过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患者术后抑郁程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心理、性格、家庭关系等因素对患者抑郁的产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至关重要。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抑郁 调查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贫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之间的医学统计关系,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收集68例患者的资料,采用计量经济学Probit回归方法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贫血之间的统计关系。结果回归结果的准R2为0.4624,回归效果很好;患者患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年龄、血红蛋白值因素显著相关,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的主体是30~40岁的年轻人。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贫血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关系,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贫血的监测和护理。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贫血 Probit方法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及视觉模拟(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JOA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能提高手术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重度高胆红素血足月新生儿光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度高胆红素血足月新生儿54例,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9例。A组采用仰卧位-俯卧位交替。B组采用仰卧位。比较光疗对两组新生儿间接胆红素、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结果光疗过程中(12h、36h),两组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各指标的差异在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换体位进行光疗不能缩短光疗时间,会增加护理负担,不推荐在光疗时变换新生儿体位。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光疗 体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LIDP)非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66例LIDP非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1年JO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年Roland-Morris问卷(RM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LIDP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氧吸入疗法对法洛四联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住的78例法洛四联(tetralogyoffollot,TOF)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术前未进行鼻导管吸氧,实验组术前行鼻导管吸氧支持治疗。比较2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氧分压(PaO_2)和术后机械通气撤离时间。结果术前实验组患儿鼻导管氧疗后PaO_2、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t=4.44,P=0.00;t=10.27,P=0.00),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2.21,P=0.04)。结论术前氧吸入疗法可提高TOF患儿SaO_2、PaO_2,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进而减少TOF患儿术后并发,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氧吸入疗法 法洛四联症 通气机 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