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广州市各医院临床用血量和血液中心库存血量,为采供血部门制定年度计划、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广州血液中心各种血型红细胞悬液、机采血小板和全血的用血量和库存血量构成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际用血量同库存量相比,红细胞悬液、全血在血型构成比上有较大差异。各种血型红细胞悬液的库存量总的来说均远高于实际用血量,但在个别时间点,库存量接近甚至低于用血量。各种血型红细胞悬液用血量的对比关系基本稳定,但库存血量的对比关系不稳定,除了AB型库存血量始终较低外,其他血型库存血量波动很大。结论应根据本地常年实际用血的血型构成比,同时结合当时库存血的血型构成情况,做到有计划地采集血液,优先采集相对紧缺血型,同时可减少或避免因过期造成的血液报废;建立稳定、安全的自愿献血队伍有利于有计划采集血液的实施。

  • 标签: 广州市 临床用血 库存血 血型 构成比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分析循环内科护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结合主要的风险问题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从而实现循环内科疾病患者护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他们的快速康复提供有力支持。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循环内科疾病患者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利用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展开护理风险的有效防范。结果:实验组循环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循环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随之形成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诊疗计划的全面落实。结论:具体分析循环内科的护理风险,注重加强风险防范,来为循环内科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优化,康复进程的加快,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多重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继续深入护理风险的临床研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及有效策略,护理人员优质完成了服务任务,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将指日可待。

  • 标签: 循环内科 护理风险 有效防范 对策研究
  • 简介:介绍一种能够准确计算产后出血量孔巾的研制与应用。该孔巾由正反两面组成,正面包括孔巾、操作窗、集血袋。反面包括弹性松紧带和绑腿绳。该孔巾由无纺布制成,一次性使用。使用时将孔巾铺于产妇会阴部,胎儿娩出待羊水排完后由接生者翻转集血袋的内外面,便可收集产后出血量。本孔巾使用方便,能够排除羊水混合在血液中对产后出血量计算的干扰,提高产后出血量计算的准确性。

  • 标签: 孔巾 产后出血量 羊水
  • 简介:为探讨准确测算术中出血量,减少不必要的输血、输液。对2例活体肝移植术中出血量进行统计,对劈肝前、劈肝中及劈肝后的纱布分别计数称重。保证了供体的安全,为合理输血、输液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活体肝移植 出血量 测算
  • 简介:导乐分娩是一种全新的分娩新模式,是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产科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我院自开展导乐以来受到了孕产妇及其家属的高度评价,专职助产士提供的一对一导乐全程护理为产妇提供了持续的生活上的帮助,生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增强了产妇分娩信心,充分发挥了产妇潜能,使其顺利完成分娩过程,保证了母婴安全,通过导乐陪伴分娩可以减轻产妇紧张焦虑情绪,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

  • 标签: 导乐陪伴分娩 产后出血量 缩短产程 紧张焦虑情绪 孕产妇 导乐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产后出血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减少出血量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中抽选88例列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产妇例数为44例,接受整体护理,对照组产妇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为(65.36±6.89)mL、产后24h出血量为(255.69±53.26)mL、产后24h疼痛评分为(4.33±1.24)分、产后72h疼痛评分为(2.46±0.75)分,数据表明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产后出血 整体护理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手术中采取出血量估算方法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接受了剖宫产手术的76例高危产妇,收治时间范围即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应用抽签法,将其分成试验组以及参比组,每组38例,分别采取集血袋联合改良称重法、传统目测法,对比二组出血量计算值、估算时间、并发症。结果:组间出血量估算值存在差异(P<0.05);试验组估算值和实验室计算值无明显差异(P>0.05);参比组估算值和实验室计算值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估算时间相比于参比组较短(P<0.05);参比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在高危产妇剖宫产中应用集血袋联合改良称重法有助于提高出血量估算值准确性,缩短时间,对于并发症的减少也有着积极影响。

  • 标签: 集血袋联合改良称重法 剖宫产手术 出血量估算方法
  • 简介:【摘要】为了科学、直观地反映病人血液循环变化,提高末梢血液循环观察、判断的准确性、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我们规范了血液循环观察表及护理记录单,通过临床验证,效果满意后,现将汇报如下:

  • 标签: 末梢血液循环 观察 规范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出血量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39)。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中抢救时间、止血时间及输血量均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针对性护理 临床指标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减少甲状腺切除术后出血量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入选的6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高于对照组75.00%,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甲状腺切除 术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截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高龄产妇68例,经随机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产妇纳入对照组(34例)、接受助产护理干预的产妇纳入观察组(34例),比较两组产妇的最终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下床活动及住院总时间。 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总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而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采取助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良好,可实现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提高,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产后尽早下床活动,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产妇 助产护理干预 分娩方式 产后出血量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现研究借助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进行护理,探究其对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择80例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自然分娩产妇,依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均分两组,后对比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比对,观察组在产妇分娩情况、产妇剖宫产率两项数据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其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存在对比性。结论 对于自然分娩产妇介入助产士心理护理,可在最大程度上缩减产妇产程时间,帮助产妇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可有效减少其产后出血量,使其顺利完成自然分娩,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助产士心理护理 产程时间 产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护理用于初产妇产后出血中及对出血量影响。方法:以初产妇者进行研究,分组如下:参照组(23例,常规护理)、试验组(23例,聚焦解决护理),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出血量,试验组更低,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

  • 标签: 聚焦解决护理 初产妇 自然分娩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