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主要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是指心率在休息时超过正常范围(60~100次,min),通常在150次/min以上,常伴心悸、气短、出冷汗、头昏、眼发黑或昏倒等症状,大多突发突止。小儿若患了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率可达200~300次/min,如持续发作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造成生命危险。射频消融术是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热能经导管消蚀,

  • 标签: 儿童 射频消融术 护理技术 病情观察 心动过速
  • 简介:[目地]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肺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0例接受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肺癌病人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结果]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及严密的术期监护,所有病人顺利恢复。[结论]积极的心理疏导和严密的监护是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肺癌护理中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肝癌 肺癌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椎间盘突出是引起椎间盘源性疼痛(discogenicpain)的主要原因之一。既往保守治疗无效者,椎体融合术(fusion)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创伤大,严重并发症难以避免,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 射频热凝 护理
  • 简介:本院是心脏病专科医院,收治患者多、病情复杂,本科是心律失常科室,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行射频消融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行起搏器的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是现代介入心脏病治疗学的一项重要进展,是治疗PSVT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心脏病治疗 室上性心动过速 穿刺部位 经导管射频消融 股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到我院进行视频消融术治疗的82例心律失常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68%(38/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3%(30/4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够在射频消融术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当中,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保障良好预后,提升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荐。

  • 标签: 网格化护理管理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对12例患者在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观察及护理。根据射频消融治疗的要求和特点,提出了射频消融治疗前的准备、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和经验,分析了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处理。

  • 标签: 射频消融 非小细胞肺癌 护理
  • 简介:经导管射频消融(radid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近年来心脏病治疗学中重大的进展之一。1987年,在Huang及其合作者首次应用射频能量采用闭胸式导管技术消融房室结以来,采用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越来越普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达90%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我科1995-2004年收治部分特殊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RFCA治疗与系统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快速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治疗 护理 快速性心律失常 RFCA治疗 经导管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 86例 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临床路径进行分组;观察组47例,采取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包括临床路径培训、临床路径表制订、临床路径实施;对照组 39例,采取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问卷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健康知识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 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前心理疏导、病情监测指导、康复知识指导的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 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对于促进康复、改善预后、减少住院总费用均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房颤射频消融术 临床路径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100例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50例研究组患者行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而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为其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率均少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也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配合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甲状腺结节 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纳入10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纳入53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房颤 射频消融术 综合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4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表(QOL)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术 个性化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骨肿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80例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行腰麻或臂丛麻醉下行CT定位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就组间不同护理措施后观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情绪来进行评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病患的焦虑、抑郁情绪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其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很显著(P

  • 标签: CT 射频消融 骨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疾病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疼痛管理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60例肿瘤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年龄在35-74岁之间,平均年龄(58.32±3.45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采用疼痛管理,患者年龄在34-75岁之间,平均年龄(59.13±4.23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6例;两组均为肿瘤疾病患者确诊病例,并且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结果:对两组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的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45±0.89)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6.23±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结果显示,采用疼痛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实施疼痛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并促进术后恢复。疼痛管理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周期。

  • 标签: 肿瘤疾病 射频消融术后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且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签结果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分别采取室温冲洗液和32-36℃恒温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冲洗时间、冲洗液量等。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尿路感染、血凝快堵管发生率,膀胱冲洗液量、冲洗时间,术后24h膀胱出血率,均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以接近体温的膀胱冲洗液对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后进行持续膀胱冲洗,能有效缓解膀胱痉挛,缩短冲洗时间,减少尿路感染,膀胱出血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 标签: 持续膀胱冲洗 冲洗液温度 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对经股动脉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8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行射频消融术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实验A组34例、实验B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A组给予鞘管拔出后8h下床活动,实验B组鞘管拔出后12h下床活动,对照组鞘管拔出后24h下床活动。观察并记录鞘管拔除后2、4、8、12和24h患者舒适度、相关并发症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实验A组腰背痛程度、入睡困难情况、烦躁状况明显低于实验B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实验A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射频消融 股动脉 舒适度 并发症
  • 简介:近年来,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percutaneousradiofrequencyablation,PRFA)治疗肝肿瘤,以其创伤小、疗效安全可靠而逐渐成为肝癌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但随着治疗方法的普及,尤其是对一些距胆囊或肝门部胆管较近的肿瘤患者,或既往有胆肠吻合手术史者及并发多个肝肿瘤的患者,易发生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等胆道并发症。一旦出现,其后果严重,

  • 标签: 术后胆道并发症 射频治疗 肝癌 护理 经皮肝穿刺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肝癌患者78例,全部患者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接受临床护理,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SF-36评价)评分。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临床护理方案选择综合护理,能够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及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价值显著。

  • 标签: 肝癌 经皮肝穿刺 射频消融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86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临床路径进行分组;观察组47例,采取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包括临床路径培训、临床路径表制订、临床路径实施;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问卷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健康知识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心理疏导、病情监测指导、康复知识指导的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对于促进康复、改善预后、减少住院总费用均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房颤射频消融术 临床路径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