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北京某区社区护理骨干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对44名来自北京某区不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理骨干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护理管理、技术操作、疾病管理3个模块。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者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同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培训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设有开放性的问题了解其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结果培训对象考核成绩为(79.96±10.85)分。参加培训的社区骨干,超过70%的人员对培训的满意程度较高,但仍有20.5%的培训对象认为培训不能增加其自信程度,2.3%的培训对象认为培训不能满足其工作需求。结论护理骨干培训是在有限时间和条件下进行社区护士全员培训的一种途径。为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培训的内容、方式、时间等都是需要考虑和实践的要素。

  • 标签: 护士 在职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目的通过对北京护理人力资源构成现状和需求的调查研究,掌握未来"十二五"期间北京护理卫生人才的需求状况,为高校护理人才培养规模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北京2所三级甲等医院、2所二级医院、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所乡镇卫生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现况和需求的调查。结果各级各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存在着差异,北京护理人才培养存在着需求大于供应的现状,人才培养层次偏低。结论需要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适度增加本专科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逐步减少中专生的培养规模。

  • 标签: 护士 卫生人力
  • 简介:目的了解脑卒中病人出院支持护理服务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完善脑卒中病人出院支持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北京6所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进行访谈,资料分析采用了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结果经过对访谈资料整理和分析后,形成脑卒中病人出院支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个主干树节点,根据研究目的提炼形成10个主题.结论脑卒中病人出院支持服务在各医院已经开始初步实施,服务内容涉及多方面,形式多样,但总体而言以出院指导为主,对出院后病人的支持护理服务较少.

  • 标签: 脑卒中 出院病人 护理服务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造口治疗师角色功能履行情况,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促进其角色发展。方法采用目的取样法,通过问卷调查北京获得资格认证6个月以上的25名造口治疗师角色功能履行情况。结果所有的造口治疗师都开展了临床实践、咨询工作,主要集中在造口、伤口护理方面;21名造口治疗师开展了教学工作,教学对象为造口治疗师学生、其他护理人员、病人及其家属;16名造口治疗师参与了科研工作。结论造口治疗师各角色功能履行程度不同,建议通过设置专业岗位、完善认证管理制度、分层次培养等手段促进造口治疗师临床角色功能的体现。

  • 标签: 造口治疗师 角色功能 北京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明确辖区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做好老年高危人群及患病人群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工作,也希望可为日后本辖区慢病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对本辖区2021年度参加65岁以上老年体检的6117例老年体检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组老人在血压、心电图异常、不同体重指数这三项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异常、血糖异常、脂肪肝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升高的女性患者略高于男性,心电图异常和体重指升高则是男性群体略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老人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心电图异常、脂肪肝以及BMI异常等六项异常指标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标签: 老年人 健康体检 社区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600例心跳呼吸骤停前急救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选择常规方式,急救护理组选择急救护理。分析血氧饱和度达到90%的时间、复苏时间、总住院天数;治疗前后患者SPO2、MAP。结果治疗前两组SPO2、MAP相似,P>0.05;治疗后急救护理组SPO2、MAP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急救护理组血氧饱和度达到90%的时间、复苏时间、总住院天数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心跳呼吸骤停前急救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院前急救患者 心跳呼吸骤停 急救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 600例心跳呼吸骤停前急救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选择常规方式,急救护理组选择急救护理。分析血氧饱和度达到 90%的时间、复苏时间、总住院天数;治疗前后患者 SPO2、 MAP。结果:治疗前两组 SPO2、 MAP相似, P> 0.05;治疗后急救护理组 SPO2、 MAP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急救护理组血氧饱和度达到 90%的时间、复苏时间、总住院天数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结论:心跳呼吸骤停前急救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院前急救患者 心跳呼吸骤停 急救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并分析前急救与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干预后对后续有什么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6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00位,将这100位患者根据是否开展前急救与护理的有无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实验组的50名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与护理,对照组的患者没有采取类似的干预措施,经过治疗后观察患者是否有气道阻塞、中枢性高热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产生,以及观察患者BI指数是否正常,从而判断前急救与护理对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能够发现实验组中的50名患者仅有4位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对照组中20%的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出现气道阻塞的患者有6人;另外实验组的患者98%的患者BI指数正常,对比之下对照组中88%患者BI指数达标。结论:前急救与护理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并发症的产生,使患者的身体指标趋于正常,帮助患者快速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院前急救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知信行现状及防护需求、防护条件、防护管理等情况,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将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制成问卷星电子问卷,向各病区护士长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转发至各科室微信群,对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12名接触化疗药物的非肿瘤科室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识、态度、行为标准得分分别为(19.12±4.878)分、 (32.68±5.994)分、 (68.32±14.087)分;在知识和行为水平方面,不同的工作科室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三级甲等医院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不容乐观,应从预防、控制、管理等多方面着手, 提升临床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水平。

  • 标签: 护士 化疗防护 知识 态度 行为 非肿瘤科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救治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院前常规急救护理,纳入对照组,另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急救干预时间、接受专业治疗时间、溶栓时间和总缺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情稳定率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情不稳定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前急救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120网络医院前急救能力现状,探讨急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广州前急救能力及群众满意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广州52家120网络医院进行日常工作资料收集、现场问卷调查。结果52家网络医院急救科全部制定了出车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24h值班制度、现场急救制度和首诊负责制度;中心城区居民对急救服务态度的满意率为84.6%,在非中心城区为86.3%。结论广州前急救资源配置存在着空间上的不均衡,群众对前急救能力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标签: 院前急救 网络医院 急救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急救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3~2022.3期间我院急诊科接收的5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来院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由家属送至急诊科,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为120接诊,应用前急救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救治成功率和致残率。结果 救治成功率:研究组更高(P<0.05);致残率: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应用前急救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促使救治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并可降低致残率。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急救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 救治成功率 致残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大学本科学生急救知识认知现状与需求情况,探讨提高其急救意识与普及急救知识的可行性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以问卷对广州5所高校大学本科生共476人进行凋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急救电话号码知晓率,遇到急救情况时的反应,急救相关知识,对急救知识的需求。结果5所大学476名学生“120”急救电话号码知晓率为94.1%;遇到需急救的情况时,知道呼叫救护车的有86.1%;急救知识得分为(4.16±1.49)分,医学类学生最高,非医学类学生中,农学类学生得分最高。急救知识主要通过自学获得,84.9%的学生有学习急救知识的需求,43.7%的学生认为急救知识的开始普及阶段最好在初中,94.7%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急救知识,最好是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形式以选修课方式开展这类课程。结论广州大学生急救意识较强,但急救知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大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和培训力度。

  • 标签: 广州市 本科学生 院前急救 认知 需求
  • 简介:摘要:急性中毒在紧急医疗事件中常发生,给病人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护理策略。急性中毒可以分化出许多类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危害极大。前急救的关键是快速确定中毒症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保证病人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行心肺复苏、保护好现场,防止继续中毒发生。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生存率和预后。

  • 标签: 急性中毒 院前急救 呼吸道通畅
  • 简介:目的了解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程度及原因,帮助急救中心管理者和护士正确认识并设法减轻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进行调查。结果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98.00%为中度以上,最主要的压力源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排序前10位的压力源为:工作环境差,频繁更换班次,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晋升困难,护理工作社会地位低,继续深造机会少,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作量大,缺乏同行的理解及尊重,非护理性工作多。结论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建议管理者正确认识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并针对压力源采取措施,切实缓解护士压力。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士 工作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急救科进行急救的70位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位,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要以准确、熟练的操作技术,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救治,时刻注意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针对不同病患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研究组病患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病患的评估时间、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并对护理满意率与成功抢救率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的前护理满意率(97%>89%)与抢救成功率(100%>96%)均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等各种基本信息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前急诊急救病患采取整体护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病患的抢救率,改善病患的治疗效果,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改善病患及家属的焦虑心理,也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院前急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为进一步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效果。本文拟从“前急救护理”等方面对其作一综述分析,详情报道如下。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 研究进展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管理对感控制的影响。方法:研究共60例受试者,均选自我院电子病历系统,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将以上入选对象按照时间线分组,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组间区别为管理方式不同,收集各项数据,比对2组最终感控质量。结果:2组感控质量相比较,管理组单项评分、整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院内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管理,其管理效果更明显,感控质量更佳,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集中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院感控制 感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