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怀柔区某村35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5月在北京怀柔区某村中随机抽取123名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123人,其中超重和肥胖者共80人作为研究组,体重正常者共43人作为对照组,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经SPSS17.0分析,得出血脂异常与体重指数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进一步计算得到研究组与对照组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6,P<0.05)。结论某村35岁以上居民患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有关,建议对其进行体重控制方面的干预,以降低血脂异常的患病率。

  • 标签: 超重 肥胖 血脂异常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城镇初三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追行心理疏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57例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总体的阳性率为23.2%(≥2),总均分、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与中国常模具有显著的差异,人际关系和偏执两因子高于常模分,具有统计学差异。男女学生比较各因子均无差异。结论初三毕业生面对中考的压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给予重视,家长、老师应调整好心态,帮助孩子度过“中考”这一人生之关键时期。

  • 标签: 初三学生 心理健康 症状自抨量表(SCL-90) 心理健康状况 健康情况调查 北京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急救抗血小板干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接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5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8例。观察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前急救中实施抗血小板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抗血小板干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北京0号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与患者依从性。方法本社区门诊就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64例,患者中轻度高血压80例,中度高血压84例,予以北京0号降压治疗1年,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显效70例,有效84例,无效11例(其中3例为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停服),总效率93%。结论北京0号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确切,价廉物美,患者依从性良好。

  • 标签: 北京0号 高血压 治疗效果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救治中的方法及效果,研究如何形成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急性脑血管意外前急救的方法,尽量使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残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为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内进一步诊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639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前急救中急性脑血管以男性为主,中老年居多,病情判断以危为主,0.49%的患者现场死亡,99.51%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前急救并安全及时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充分的急救准备、合理的调度、科学、规范、及时的现场救治、安全及时的转运,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才能使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残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方法及效果,研究如何形成规范、及时、有效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前急救的方法,尽量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尽快促进毒物的排泄,尽早使中毒症状缓解,减少患者死亡率。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内进一步诊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前急救急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前急救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病情判断以危为主,5.93%的患者现场死亡,94.07%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前急救并安全及时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起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充分的急救准备、合理的调度、科学、规范、及时的现场救治、安全及时的转运,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才能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尽快促进毒物的排泄,尽早使中毒症状缓解,减少患者死亡率。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院前急救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疗养院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疗养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综合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疗养院中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疗养院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通过“医院感染管理周活动”,领导对感工作更加重视,全院员工也对感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科室在平常的工作中能够把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促进了医疗安全管理,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 标签: 基层医院 院感周 医疗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总结卫生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和2014年1月~12月为研究时间段,我院于2013年1月起在常规护理中增加健康教育。统计两个时间段内,随机调查20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5%,对照组满意度84.0%,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卫生常规护理内容中添加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卫生院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急救中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30名急救中心随车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发放我院自拟的前急救风险调查问卷,对前急救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患者信息不准确、疾病严重性与复杂性为前风险的前三名,医护人员工作年限在1~3年时认为他人与客观因素是造成前急救风险发展的主要原因,而3~7年与7年以上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则认为前急救风险多由医护人员自身所造成。结论加强前急救风险因素的管理,可使前急救风险发生率有效降低。

  • 标签: 院前急救 风险因素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流程在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对比我院前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前后院前急救的各项指标。结果护理流程改造后,前急救效果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急救中优化前急救护理流程有利于缩短出诊反应时间,改善抢救效果,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流程 急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出诊反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PDCA循环运用在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急诊患者6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PDCA循环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急救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将PDCA循环运用在前急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

  • 标签: 院前急救 PDCA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福利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选择本地区福利孤残儿童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期间接受专业小组的护理控制模式护理,儿童护理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护理后儿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评分分别为4.82±1.49分、2.44±1.45分、2.84±2.00分、4.03±1.09分、4.75±1.02分、3.68±1.64分、4.14±1.33分、4.02±1.54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福利孤残儿童心理问题比较多,护理干预的应用能促进儿童消除心理障碍,提升心理健康,从而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 标签: 福利院 孤残儿童 心理问题 护理干预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通过我院接到呼叫电话后出车以及由“120”转发出车命令单出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抽选的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护理,实验组给予前急救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费用、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的患者,运用前急救护理路径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急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抢救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共58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前急救,对照组选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常规急救。研究对比两种不同急救方法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以及抢救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前急救,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在我院通过前急救的患者,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幅度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的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院前急救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长住院日病例的分布特征,探讨缩短超长住院日的措施,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2017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中选择住院日大于或等于30日的病例共1238例,分析其性别、年龄、住院日、疾病分类、出院科室、病例分型等的分布情况。结果超长住院日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51;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30~39天,占48.2%;60岁以上例数最多,共有496例,占40%;排名前三位疾病类型分别是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循环系统疾病;排名前三位出科室分别是肿瘤科、康复医学科、骨科。超长住院日病例中主要是C型病例,有857例,占69.2%。结论对住院日进行监控;加强科室管理及重点病种控制;提高门诊医疗水平,建立良好转诊制度是控制住院时间延长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超长住院日 分布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针对基层医院加强护理管理对感防控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介绍了基层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问题及影响,内容有医院各级感防控监督不足。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薄弱,医务人员工作习惯存在问题。结合这些内容,探讨了基层医院加强护理管理的举措,包括加强宣教力度,提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护士长以及科室主治医师感染管理的主管能动性。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理管理 院感防控水平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医院重要部门,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与病人康复有直接影响。在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中,应实现全过程管理,即术前、中、后阶段,手术室内病患通常具有较低的防感染功能,如果防止工作做的不仔细,空气或者器材中附着的细菌会经过病人的伤口,导致病患发生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本文主要探讨了手术室整体环境、器材、操作等过程中的感染控制要点,为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手术室 患者感染 控制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腹部外伤患者的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腹部外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都经由医护工作者前急救处理,入院后进行手术。结果有1例患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已经死亡,有1例患者由于伤势严重在转运过程中死亡,死亡人数共2例,其余的66例患者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抢救成功,前急救有效率高达97.05%。结论给予腹部外伤患者积极、恰当的前急救处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腹部外伤 院前 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