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9级护理专业本科80名学生作为分析对象,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随机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体验组,各40名,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模式,体验组学生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将两组学生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对比。结果:体验组学生学习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学生沟通技巧无明显差异(P>0.05),体验组患者预估、护理准备、处理方法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有可比性,具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体验式教学模式 实施效果
  • 简介:加强风险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风险管理意识应从护理专业学员在学校学习期间开始培养、形成和强化,以利于将高质量护理人才输送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减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大有益处。

  • 标签: 教育 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基础护理质量意识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自行设计问卷,于2005年8~9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随机选取16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护士对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认识;②98名(58.3%)护士对实施基础护理持否定态度,其中,护士的学历、职称以及对基础护理收费标准劳动价值符合程度的认识,对基础护理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护士对实施基础护理态度的主要因素;③护士对基础护理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及工作年限,是影响护士基础护理环节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结论只有加强护士全员教育,促进基础护理质量意识的提高及实施态度的转变,完善基础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和监控、评价体系两者并举,才能实现基础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 标签: 护士 基础护理 质量意识
  • 简介:通过分析病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风险及其可能的原因,如何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来探讨病区护士长的风险意识和病区风险管理的实施.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在医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病区护士长 风险意识 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人力资源模式改革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改革护理部传统办公模式、实行临床护理岗位机动设置调配、优化护士绩效考核、制定护士职业发展规划,比较措施实施前后护士职业测评总体成绩、工作满意率及患者满意率变化。结果护士职业测评总体成绩由2015年的(70.17±18.32)分升至2016年的(73.57±20.11)分,护士工作满意率由96.69%升至97.81%,患者满意率由95.93%升至9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人力资源模式的改革,提升了护士职业环境认同感,提高了护患双方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人力资源 改革
  • 简介:分析了新时期对实习护生进行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介绍了在临床情景中对护生进行有关伦理及职业道德的教育的方法,包括抢救无名氏颅脑外伤患者时的伦理意识、对昏迷患者进行呼唤式护理、处理好躁动患者的安全护理和尊重患者权力的关系。认为临床带教老师的伦理道德水平对护生的道德养成具有很大影响,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强化。

  • 标签: 伦理学 临床 护士 教育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妇产科患者隐私保护意识,为临床提高隐私保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妇产科隐私保护意识调查表对妇产科住院患者212例进行调查。结果隐私保护测试题答对率为11.8%;67.5%调查对象认为隐私保护十分重要;大众媒体是妇女获取隐私保护知识的主要渠道。不同科室、文化背景、年龄和宗教信仰人群隐私保护重要性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维护隐私权首选向医院相关部门投诉;隐私保护影响因素认知首选为相关法律不完善。结论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强,但缺乏知识;要加强隐私保护知识宣教;医务人员要提供个性化、更人性化的隐私保护,制定隐私保护规范。

  • 标签: 妇产科患者 隐私保护 情感反应
  • 简介:护理观察是护士积极启动感觉器官获得有关病人的直接信息,是借助问诊、工具等各种方法,主动、持久、有的放矢地观察病人因不同原因的病情变化乃至需要如何处理的认识过程。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日门诊量2000-2500人次,注射室月工作量2000-3000人次。由于门诊注射室病人流动性大,病人留院时间短,护理观察常常被护士们忽略。但注射时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有时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的,多数因为缺乏护理观察或观察不够仔细,漏掉了宝贵的诊断、治疗线索,失去最佳的抢救、治疗时机。所以作为门诊部护理人员有必要做好护理观察,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护理观察 护理安全
  • 简介:通过对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分析,寻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影响因素,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逐渐使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符合并满足医疗及患者的需求。

  • 标签: 护理人力资源 资源不足 问题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近几年,在疫情的环境下,我国医疗事业中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也逐渐暴露出来。对现有的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满足病人要求。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进行阐述,当前存在着人员配置不足、护理人员学历较低等情况,并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建议。

  • 标签: 护理 人力资源 短缺
  • 简介: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针刺伤的现状及防护意识,促进其树立职业防护观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577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针刺伤情况和防护知识调查。结果50.26%的医生、89.33%的护理人员有被针刺伤的经历;其中,66.67%的外科、妇产科医生发生过针刺伤,30.00%的感染病科医生发生过针刺伤。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最多的科室是急诊科和手术室,发生率分别为96.15%和93.33%。医护人员对于针刺伤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45.54%的医生、34.84%的护士不知道自身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免疫状态;20.94%和42.70%的医生和护士不知道预防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措施。结论医务人员对于针刺伤的危害及相关预防知识不足,应加强对医务人员针刺伤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 标签: 医务人员 针刺伤 职业防护
  • 简介:从本院急诊科的角度出发,系统论述急诊专科护士建立的必要性及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急诊科护士的安全意识防护问题。

  • 标签: 急诊 专科护士 护理 培养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现代医疗活动从疾病治疗向保健、预防、康复的扩展发展,从医院向社会和家庭的扩展,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现代医疗活动的发展将母婴健康问题更具容易感的人,产后访视的健康宣教能满足产妇在产后保健方面的需求。

  • 标签: 产后访视 进展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手术科室,要想充分避免面对医疗纠纷时,因证据不足或欠缺而呈现举证不利情况,便应督促护理工作者按有关法律,注意在护理工作中及时强化法律证据意识,并大力规范日常的护理行为等。同时,还应极力规避医疗纠纷,大力维护院内医护工作者和救治人员的正常利益。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有关举证责任倒置、医院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体系下的证据意识内容,仅供参考。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举证责任倒置 证据意识
  • 简介:该文对《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办学标准中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主要内容包括教育预算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临床教学基地、图书及信息服务、教育专家和教育交流6个方面,以期为各护理院校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把握该标准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教学质量 国家标准 教育资源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微课资源库的创建和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多年工作经验针对这一问题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分别从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微课资源库的建设意义以及根据临床工作情景构建知识点体系和微课资源库的建设步骤三大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赘述。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进一步的促进我国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我国该行业的不断发展优化。

  • 标签: 微课资源 护理 综合实训课程 资源库
  • 简介:通过分析患者健康教育资源分配的现状,提出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的5项原则:阅读载体资源多元化发展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个性化与共享性原则、合理合法循证实践原则、整体优化动态调节原则;提出正确评估患者阅读能力阅读需求、注重健康教育阅读资源的易读性等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策略,为患者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作了方向性探索.

  • 标签: 阅读 健康教育 资源配置 护理管理
  • 简介:护理人力资源作为护理队伍的主体,决定着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前景,护理人员队伍的合理配置和长久建设不容忽视。自从1884年美国首位护士麦克奇尼(ElizabethMckechinie)来华,上海市护理队伍伴随着中国历史的进程逐步成长壮大。截至2005年,上海市护理人员已达到3.8万人,成为医疗卫生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纵观这支不断成熟的队伍,我们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也应该审视不足。2005年7月,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系统学科与人才建设”专项课题立题,其中护理专业分课题选取了本市各级医院共34所,进行横断面调查,其研究结果对上海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具有代表性。

  • 标签: 护理 人力资源 管理
  • 简介:实行弹性工作制和动态调配机动护士,建立制度化的护理运作流程,善于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对于规模小、护理工作量不均衡的专科医院是一种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的尝试。在办院时间短,毕业2年的全院护士占80%以上的情况下,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医疗护理工作。

  • 标签: 专科 护理 人力资源 开发 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