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术疮预防护理措施对高危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0例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疮风险评估护理。比较两组疮风险评分、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前疮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疮风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疮风险评估护理可有效降低高危疮患者的疮发生率,减少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压力性溃疡/预防和控制 手术中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耳穴豆结合穴位贴敷在眩晕患者辨证施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5例眩晕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豆和穴位贴敷治疗。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两组治疗有效率,采用汉化的眩晕障碍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眩晕的影响程度。结果治疗有效率对照组80.65%,观察组93.65%,两组比较x2=4.73,P〈0.05;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对照组(9.87±3.32)分、观察组(4.73±4.55)分,两组比较t=7.211,P〈0.01。结论耳穴豆及穴位贴敷用于眩晕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眩晕 耳穴压豆 穴位贴敷 辨证施护
  • 简介: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疮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CBM、维普及中国知网,收集有关循证护理预防神经内科患者疮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人5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00例神经内科患者,其中循证护理组250例,常规护理组2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神经内科患者疮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RR=0.20,95%CI=(0.11-0.35),P〈0.00001].结论循证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预防疮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循证护理 压力性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分级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肌力衰弱、疮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予以四肢被动活动、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四级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直至患者出科或出院。干预结束后采用肌力评定法(MRC-score)评估肌力及Barthel指数,统计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肌无力(ICU-AW)、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疮发生情况,记录其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出院时对照组肌力评估2~5级依次是7例、17例、25例、8例,显著低于观察组4例、6例、33例、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Barthel指数(84.50±8.70)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92.30±1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CU-AW发生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VAP、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ICU机械通气患者肌力,避免ICU内获得性肌力衰弱及疮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早期 被动训练 主动训练 康复训练 机械通气 肌力衰弱
  • 简介: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发生疮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90例,对出现疮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生疮的可能原因,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生疮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疮,疮发生率为29.66%,其中Ⅰ期41例,Ⅱ期27例,Ⅲ期18例,Ⅳ期压疮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O岁、BMI≥25kg/m^2、手术时间≥2.5h、合并症如糖尿病、气管内全麻、侧卧/俯卧、出血量≥80ml/h的患者疮发生率较高(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疮形成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合并症如糖尿病、麻醉方式、术中体位均为手术患者发生疮的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压力性溃疡 手术室护理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在老年下肢慢性溃疡患者负引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84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负引流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期间应用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时间、新肉芽长出时间、每天换药次数、伤口渗液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新肉芽长出时间、每天换药次数、伤口渗液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感、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负引流治疗老年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预后。

  • 标签: 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 下肢慢性溃疡 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术危机事件促发点前瞻控制护理在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术危机事件促发点前瞻控制护理实施前(2016年3-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10月)我院接受胸腔镜治疗的肺癌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肺癌患者分别设为对照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肺癌胸腔镜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术危机事件促发点前瞻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模式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医护患护理模式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术危机事件促发点前瞻控制护理对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该类患者术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肺癌 胸腔镜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小组在ICU护士在职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人工气道、疮护理、静脉治疗、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营养支持、镇静镇痛、血糖控制等7个专项护理小组,运用案例教学、个案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对64名ICU护士开展培训。结果护士培训后第2年的单项学习成绩为(83.45±4.29)分,合格率为100%;1年后,护士专项护理理论与技能培训完成率为98%;94%的护士认为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97%护士认为有利于培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结论专项护理小组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促进了重症护理专科发展。

  • 标签: 在职培训 重症 专项护理小组
  • 简介: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辅助教学的推广深入,网络教学在护理教育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观念的发展,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应用于现代护理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成为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综述了网络教学平台在国内外护理教育的应用现状,从而为今后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完美的结合起来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促进护理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 标签: 护理 教育 互联网 教学平台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胎盘植入患者护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7例胎盘植入患者,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应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胎盘植入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胎盘植入 临床路径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癌性疼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中医科、疼痛科、肿瘤内科的第一诊断为恶性肿瘤并伴有重度癌性疼痛的住院患者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西医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癌性疼痛的程度。结果中医组患者癌性疼痛的程度明显轻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明显改善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癌性疼痛 中医特色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书写表达是一种通过书写披露和表达与个人重要经历有关的感受和想法来促进身心健康的心理干预方法[1]。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对疾病存在重要影响的社会及心理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调查[2-3]显示,有40%~50%的成人肿瘤患者表现有明显的心理痛苦,对治疗的依从性、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均有很大影响。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机制,而且能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及抗癌药物疗效。

  • 标签: 肿瘤患者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书写 临床治疗 抗癌能力 干预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2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根据病人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病人接受延续护理服务。随访6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定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两组病人接受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ESCA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病人实行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升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延续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自我护理能力 并发症
  • 简介:为提高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的效果,对2017年7月新入职的1274护士在传统培训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及时发现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培训结束后对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及临床操作进行考核,并调查护士对在线学习平台的评价。与传统培训方法相比,新入职护士的各项考核成绩均有所提高(P〈0.01),护士对在线学习平台的评价较好。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可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综合能力,是传统培训方法的重要补充。

  • 标签: 护士 在职培训 联机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72h血清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

  • 标签: 舒适护理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胆总管结石 应激反应
  • 简介:患者身份核对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新生儿娩出后经临床医生确诊有疾患即送新生儿科,目前新生儿科采取无陪护制度管理,加之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群体~([1]),因此做好患儿的身份识别与核查工作,对保障新生儿的安全、优化医患关系、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临床工作中常采用手腕带、床头卡等方式对患儿进行标识与核对~([2])。

  • 标签: 新生儿 手腕带 安全管理 护理
  • 简介:目的利用微信群开展产褥期保健的延伸服务,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满意度。方法在产妇出院时征得本人同意后,邀请加入微信咨询群。通过医务人员在群里推送相关保健知识及专业人员利用微信平台的对话、图片、视频功能及时解答产妇咨询问题。结果经过9个月的运行,密切了医患关系,为病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提出了改进的方向,提升了满意度;及时发现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异常现象,给予正确指导及处理,保障了母婴健康;结论利用微信平台对产褥期产妇给予保健咨询的延伸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微信群 产褥期 保健
  • 简介:目的探讨模拟情景教学在脐带脱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采用方便抽样法将上海市健康医学院护理助产专业二年级两个班学生分为对照组(44人)与观察组(46人)。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课堂授课和案例分析教学,观察组护生开展模拟情景教学。比较两组护生授课结束时考试成绩,并发放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行为表现自评量表、模拟实训评价问卷对其评价。结果对照组学生成绩为(5.95±1.24)分,观察组学生成绩为(9.15±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8,P〈0.01)。观察组第2次模拟情景教学后的综合表现得分较第1次高,各维度与总维度得分也均较第1次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46名学生对所开展的模拟情景教学效果和教学内容的满意率为100%,对使用的临床情景案例的满意率为97.8%,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满意率为95.7%。结论模拟情景教学有助于妇产科护理脐带脱垂相关课程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模拟教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模拟情景教学逼真、安全、可控,允许学生反复训练,使学生提前适应护士角色,为临床实习打下基础;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有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提升。

  • 标签: 模拟情景教学 脐带脱垂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改良护理方案在手足口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编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抗病毒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采用皮肤改良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皮肤评分、治疗依从性及疱疹愈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前皮肤评分高于对照组,疱疹愈合时间、进食改善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皮肤保护依从性、皮肤清洁依从性、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皮肤改良护理方案能够促进手足口病患儿疱疹的愈合,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早期进食。

  • 标签: 手足病 皮肤护理 改良方案 疱疹愈合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改良预警评分系统(MEWS)对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12月34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立即进行动态的MEWS评分。根据患者入院的收缩、心率、呼吸、意识评分及体温,瞳孔,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MEWS分值以及评分后所给予的医疗护理干预,研究的终点是住院患者的转归即好转、治愈、死亡。结果不同分数段MEWS评分(0-3分、4-6分、7-9分、〉10分)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评分值增加,患者病死率增高;当MEWS评分≥3分时,病情变化最快,当MEWS评分≥6分时,致残率较高,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论MEWS可早期快速地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危重症早期预警工具。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脑卒中 病情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