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寻找影响灭菌效果的不同原因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力求达到最佳灭菌效果。方法分别就高压过程物品的包装、摆放、高压时间等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因素。结果时间、温度、压力三大要素对高压蒸汽效果影响明显。结论在保证三大要素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压力蒸汽灭菌是一种可靠的灭菌方法,安全有效。

  • 标签: 高压蒸汽灭菌 影响效果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负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湿性敷料疗法在Ⅲ期~Ⅳ期压疮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2015年5月—2017年4月院外带入Ⅲ期、Ⅳ期压疮3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湿性愈合敷料换药,观察组运用自制负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湿性敷料换药,对比两组患者创面面积愈合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创面面积愈合率和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负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湿性敷料有利于加速伤口床肉芽组织的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湿性敷料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院-社区”联合疮护理小组在脑卒中合并疮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即将出院的脑卒中合并疮患者选取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和随访措施,实验组实施“医院-社区”联合疮护理小组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采用疮愈合评价量表对出院前后的疮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疮愈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出院后不同时间点的愈合情况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合并疮患者在出院后对患者实施“医院-社区”联合疮护理小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有效的促进了疮创面的愈合,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压疮 延续护理 &ldquo 医院-社区&rdquo 联合压疮护理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伤口护理技术联合湿性敷料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负吸引联合湿性敷料护理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0%,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80.00%,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负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干预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减少了患者换药次数,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 标签: 慢性伤口护理 负压技术 湿性敷料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Munro评估量表早期识别手术患者易发生疮的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术前访视评估斯卡特触发点,达到2个“是”即用Munro评估量表进行术前、术、术后评估,筛出高危患者,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使用Munro评估量表,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对疮高危患者的识别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关注和警惕意识,手术患者疮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Munro评估量表为手术患者提供了连续、动态的评估和围术期护理的系统性、完整性,能及时有效发现高危患者,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患者疮的发生率。

  • 标签: Munro评估量表 术中压疮 风险评估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深度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深度疮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换药次数、换药间隔时间以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及治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换药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深度疮患者中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深度压疮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降低老年高危疮患者发生疮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老年高危疮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另外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干预后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疮发生率(2.17%)明显低于对照组(13.04%),且观察组疮分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有效降低老年高危疮患者的疮发生率,对改善患者身体状态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 高危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理疗仪在脑梗死卧床患者疮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60例脑梗死卧床疮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康复理疗仪的观察组(n=30),比较两组对于疮的干预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卧床疮患者,在开展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加入康复理疗仪,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疮症状,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理疗仪 脑梗死 卧床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DCA循环管理在手术室患者疮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现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10例。我院按照随机数字表发的形式分成两组,即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护理方式为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护理方式为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手术室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实验组以手术室PDCA循环管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疮发生率为9.5%明显的高于实验组的疮发生率1.9%,经过我院认真的对比,证实统计学意义为P<0.05;对照组保温、间歇性解除压力、皮肤清洁、体位安置、减压敷料使用、体位垫放置、床单平整得分情况均低于实验组,经过我院认真的对比,统计学意义为P<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疮护理可采取PDCA循环管理方式,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体检 PDCA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疮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11月入院的老年疮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2015年3月-12月入院的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疮护理管理;将2016年1月-11月入院的50例为实验组,在常规疮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管理。结果实验组50例,痊愈46例,治愈有效率92%;对照组50例,治愈35例,治愈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在临床上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疮的治愈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管理 老年患者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疮管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两组患者的疮发生率,发生时间,患病程度进行对比调查。结果观察组疮发生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29%。在观察组患者的6例疮患者中都处于I期和II期,患者患病程度普遍轻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在研究开始9.42天之后开始出现疮的情况,发生时间显著晚于观察组患者的4.84天(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的护理能够显著推迟患者患疮的时间,减轻压疮程度,降低压疮发生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ICU患者 压疮 集束化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院外带入疮的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措施强化舒适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后疮的转归情况。方法从我院肿瘤病区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住院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筛选出10例院外带入Ⅱ期压疮、Ⅲ期压疮、Ⅳ期压疮的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均为疮高危患者。分析疮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身体自主移动困难局部组织承受机械性压力、癌性疼痛、潮湿、营养不良等。结果进行针对性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后,1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疮多数有好转,部分痊愈;病人接受治疗过程身心痛苦减少。结论临床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院外疮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 院外压疮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持续颅内监测对26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干预,旨在探讨持续颅内监测对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治疗的作用及体会。方法均对26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治疗过程均进行持续颅内监测,最后利用GOS完成评估预后。结果9例患者安全度过脑水肿期,经过临床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剩余17例患者则接受脑挫裂伤灶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此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随访结果恢复良好12例,轻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6例,死亡患者4例。结论颅内监测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争取保守治疗机会;当患者病情加重时,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为病人争取最佳手术时机,获取生命机会。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额叶脑挫裂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出现的脑疝病人的诊疗过程中使用颅监测的有效价值。方法收集创伤性颅脑损伤导致脑疝的病人50例,纳入研究对象,选择颅监护治疗的25例作为研究组,放弃颅监护治疗的2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两组各项数据对比总结颅监护仪对我们治疗脑疝病人的意义和作用。结果研究组使用脱水剂的时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GOS评分和后期生存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监测在脑疝病人的治疗能减少脱水剂的时长用量,对提高后期病人生存质量有很大帮助。

  • 标签: 脑疝 颅压监测 创伤性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负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开放伤及感染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骨科开放伤及感染创面患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引流技术,研究组接受VSD负封闭引流技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94.29%VS74.29%),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开放伤及感染创面予以VSD负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加快创面愈合,值得临床骨科广泛推广。

  • 标签: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 开放伤 感染创面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业化、规范化护理会诊在外带并评为难免疮护理的应用。方法建立疮会诊制度,成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外带并评为难免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护理会诊,比较实施前后疮的转归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患者、医生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疮护理有效性、疮评估准确性均有所提高,院内难免疮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护理会诊,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节约住院费用,同时专科护士也得到医生的认可,职业荣誉感得到提升。

  • 标签: 专业化 规范化 护理会诊 外带压疮
  • 简介:摘要综述了俯卧位通气的研究进展及俯卧位通气时疮的预防进展,分别从俯卧位通气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预防护理等几个方面的进展情况展开综述认为在俯卧位通气患者疮的护理过程,要认真做好预见性的护理,做好皮肤的保护,防止疮的出现。

  • 标签: 俯卧位 通气 压疮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氧气疗法与负封闭引流应用于感染革兰氏阴性厌氧性杆菌的坏死性肌筋膜炎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名感染革兰氏阴性厌氧性杆菌的坏死性肌筋膜炎的患者用VSD+氧疗的方法,观察患者体温,皮温,皮肤症状,引流情况以及厌氧菌标本。结果患者的体温、分泌物、革兰氏阴性厌氧性杆菌感染均降低,氧疗与负封闭引流在急性坏死性肌筋膜炎应用能降低患者体温,减轻感染,分泌物减少,革兰氏阴性厌氧性杆菌减少,使患者肉芽组织生长,为创面植皮做好准备,提高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率,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氧疗 急性坏死性肌筋膜炎 革兰氏 阴性厌氧性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愈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的临床应用已及治疗效果。方法将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诊治的50例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诊治时间均为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所有患者均实施负封闭引流技术,观察负封闭引流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50例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42例患者经过一次负封闭引流术即创面修复,肉芽组织新鲜、平坦、无水肿以及渗出物的出现;另其余8例患者在经过第2次负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成功修复创面。50例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治疗时间为15~20天,平均治疗时间为(17.22±0.25)天。结论负封闭引流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能够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及减轻患者在治疗的疼痛感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VSD 难愈性创面 修复 临床应用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