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NBE)脑损伤的MRI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NBE患儿头部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45例中33例颅脑MRI表现为双侧苍白球区对称性T1WI高信号,17例T1WI高信号同时累及底丘脑或丘脑腹外侧;T2WI均呈等信号,T2FLAIR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12例1~3个月随访复查颅脑MRI,4例T2WI呈对称性稍高信号,临床上有脑损伤后遗症改变;8例颅脑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临床上也未见明显神经异常症状.结论:新生儿NBE颅脑MRI苍白球区有特征性表现,即急性期为苍白球对称性T1WI高信号,慢性期为对称性T2WI稍高信号,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 标签: 核黄疸 磁共振成像 苍白球 婴儿 新生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在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或CT检查证实为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肾上腺损伤的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35例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中,单侧32例,双侧3例。超声正确诊断31例,漏诊4例。结论: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肾上腺损伤的范围、内部回声变化,借此监测随访损伤的转归,也可对初期声像图不典型的出血性病变作出明确诊断,特别是对危重患者、重症监护室和手术室患者行床旁检查,可作为诊断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的一种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 肾上腺损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肠及肠系膜钝性损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肠和肠系膜损伤患者的CT资料。结果:65例中肠管破裂17例,表现为腹腔积液和积气;单纯肠系膜挫伤5例,表现为挫伤区域肠系膜脂肪模糊、水肿或血肿形成;肠和肠系膜并存损伤43例。10例合并肝、脾、肾等实质脏器中的1个或多个脏器损伤。结论:CT可作为肠及肠系膜钝性损伤的主要检查手段,腹腔积气和肠系膜血肿分别对肠管破裂和肠系膜挫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而腹腔积液和肠管水肿对肠管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 标签: 肠系膜 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的MRI特征、病理基础、诊断依据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40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损伤的MRI资料回顾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半月板损伤234例,表现为三角形的低信号影内出现不同形状的高信号;关节软骨损伤142例,表现为关节面线形低信号影内出现点条状高信号或连续性中断;韧带损伤者224例,表现为条带状低信号影增粗、边缘呈波浪状或连续性中断,内可出现高信号,中断处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组织充填;隐匿性骨折55例,表现为受累骨端内出现高低混杂信号影.结论:MRI在诊断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损伤及隐匿性骨折方面具有优越性,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MRI 膝关节损伤 隐匿性骨折 韧带损伤 临床 诊断依据
  • 简介:目的:分析外伤性肝损伤的CT表现,旨在提高肝损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外伤性肝损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包膜下血肿3例,肝内血肿6例,肝挫裂伤9例;病灶肝右叶多见,13例,左右叶分布3例,左叶分布2例。CT表现以肝实质内圆形、类圆形、片状低密度影或等低、高低混杂密度影最多见,也可有肝内不规则裂隙状、片状低密度影,其间夹杂斑点斑片状高密度影,及肝包膜下梭形、弧带状磨玻璃样低密度影或等低混杂密度影,部分患者有合并腹腔积血或其他脏器损伤的表现。结论:外伤性肝损伤CT表现较具特征性,对判定有无肝损伤损伤范围、类型及有无腹腔积血、有无周围其他脏器合并伤方面有重要价值,是目前外伤性肝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外伤性肝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明确的诊断是创伤性神经损伤获得最佳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关键。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反映的神经功能改变、损伤部位及神经形态学变化等信息,可评估神经损伤的性质、程度。该文综述了神经电生理、临床检查、超声及MRI等目前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检查方法在诊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超声 磁共振成像 神经电生理
  • 简介:摘要:随着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其合并感染所致死亡率也增加。本文主要介绍药师协助医生共同救治一例肺癌治疗中出现脓毒症伴肾损伤患者的药学服务,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肺癌 脓毒症 肾损伤 药学服务
  • 简介:本文对2003年3月~2005年2月期间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的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螺旋CT在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中的特征性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肠损伤 肠系膜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结合肌电图诊断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均采用肌电图及超声结合肌电图进行诊断。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按超声结合肌电图诊断评估情况,对照组仅按肌电图诊断评估情况。比较2组病情评估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率为98.96%(95/96),高于对照组的91.67%(88/96)(P〈0.05)。观察组中运动、感觉功能恢复等级优者分别占93.75%(45/48)、95.83%(46/48),对照组运动、感觉功能恢复等级优者分别占79.17%(38/48)、83.33%(40/4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结合肌电图可优势互补,能够有效提高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率,且能更精确分析神经损伤程度,便于制订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检查 肌电图 周围神经损伤 诊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颅高压的临床、CT及CTA影像学表现。方法:采用GE750HD-128螺旋CT对25例急性颅高压患者进行CTA检查,对原始数据进行MPR、MIP、VR重建。结果:广泛性肺挫伤并感染7例、气管支气管纵隔瘘并两肺严重感染6例、4例重症肺炎、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重度脑损伤、1例溺水;急性颅高压引发原发性脑死亡10例、深度昏迷15例。头颅CT平扫呈广泛性脑组织密度减低及脑室、脑池、脑沟变浅或消失;3例脑内血肿、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原发病变。结论:临床可根据高颅压脑死亡的CTA影像表现指导临床进行疾病诊治。

  • 标签: 急性颅高压 CTA 影像 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fatpad,IFP)损伤的MRI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综合诊断及随访明确诊断为IFP损伤患者105例,并分析其MRI成像特点。结果:105例中,右膝54例,左膝45例,双膝6例。共111个膝关节MRI表现与损伤程度相关,可表现为IFP的信号异常及形态改变,Ⅰ级51个(45.9%),Ⅱ级36个(32.4%),Ⅲ级21个(18.9%),Ⅳ级3个(2.7%),并常伴不同程度关节积液。结论:MRI能清晰显示IFP的形态、信号改变,准确评估其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髌下脂肪垫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腹部损伤约占所有损伤的0.4%~4.2%,常合并多脏器、多部位损伤而危及生命,其死亡率占所有损伤死亡率的10%.早期确诊腹部损伤的类别和准确定位有助于对伤者采取果断有效的处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腹部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核磁共振检查用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院内收治的 150 例膝关 节损伤病患,随机均分两组,75 例参照组用 CT 检查,75 例观察组用核磁共振检查,对比诊断正确率。结果检查后,观察组诊 断正确率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核磁共振能更具体的检查出膝关节损伤情况,提高诊断正确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重叠画面 反馈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核磁共振检查用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院内收治的 150 例膝关 节损伤病患,随机均分两组,75 例参照组用 CT 检查,75 例观察组用核磁共振检查,对比诊断正确率。结果检查后,观察组诊 断正确率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核磁共振能更具体的检查出膝关节损伤情况,提高诊断正确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重叠画面 反馈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溶栓、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1 例肺栓塞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确诊。 21 例患者均行肺动脉造影确诊,对其中不属溶栓适应症的 8 例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属溶栓适应症的 9 例行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对其中血液动力学差的中 / 大块肺栓塞 4 例行肺动脉内导管碎栓、吸栓加肺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再加术后抗凝治疗。以临床、化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造影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院外误诊率高达 77.8% ,尿激酶溶栓加抗凝治疗组 13 例,总有效率为 63.2% 。根据本组有限病例观察溶栓效果与栓塞面积未见差异,而与发病开始到溶栓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 P<0.05 )。肝素抗凝 8 例, 1 例无效。结论:应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警惕性,减少误诊率。尿激酶对急性大块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溶栓时间窗越靠前疗效越好;对有溶栓适应症的患者应优选溶栓治疗。

  • 标签: 肺栓塞,血栓溶栓疗法,尿激素
  • 简介: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脑出血与脑梗死仅靠临床症状不易鉴别,随着低场MR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增多,很多脑卒中患者首诊选择了MRI.现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脑出血的低场MR表现,以探讨低场MR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之一,发病急骤,临床过程凶险,是当前胰腺外科的难点之一。近年来,SAP发病日趋增多,上升至15%~30%,若诊治不及时或不得法,死亡率可高达40%~70%,24-48h内发生休克或多脏器衰竭者,死亡率高达80%以上。SAP有别于其他外科急腹症,如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消化道穿孔等,如果能及时、合理地治疗,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可逆转,死亡率可降低到10%以下。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持续动脉灌注 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转归情况。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08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两组患者均行内镜手术治疗,按手术时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4例。对照组择期手术,观察组行急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44%,高于对照组的 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恶心、呕血、便血及腹部灼烧感改善时间分别为 [( 2.45±0.34) d、( 1.98±0.37) d、( 2.26±0.44) d、( 1.65±0.88) d],较对照组的 [( 4.56±0.54) d、( 3.98±0.61) d、( 3.19±0.56) d、( 2.98±0.14) 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止血时间为( 2.76±0.61) d、住院时间为( 6.63±1.20) d,短于对照组的( 4.97±1.54) d、( 8.65±2.55)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胃出血患者应用急诊手术治疗效果优于择期手术治疗,能有效、迅速控制出血,缓解疾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胃出血 急诊手术 保守治疗 止血时间 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