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均进行现场和院前急救,入院后进行手术救治,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救治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均平稳转运至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治疗,经过及时抢救和手术治疗后,治愈36例,轻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仅5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现场与院前急救以及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现场与院前急救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将316例急性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分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膜损伤脑损伤。结论CT是诊断急性脑损伤首选和重要的检查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损伤实施麻醉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麻醉处理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治疗期间没有死亡出现,术后出现10例患者并发症严重或病情严重导致死亡,5例患者多器官衰竭,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剩余5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脑损伤患者进行全面诊断和评估可提高对颅内压的控制程度,有助于做好术前准备,针对患者的病情不同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麻醉处理 临床疗效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性脑损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和配合,贯穿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结果对术前发生失血性休克,术中血压下降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进行及时抢救,挽救了患者生命,仅1例死亡。结论良好的配合与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麻醉方法,以及静脉推注联合吸入复合麻醉方法,在急性脑损伤患者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脑损伤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为参照组行静脉推注联合吸入复合麻醉处置,针对研究组实施静脉麻醉处置。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有效率指标、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指标、以及术后睁眼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的麻醉有效率指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统计学没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指标、术后睁眼时间指标均短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临床中接受手术治疗处置的急性脑损伤患者实施静脉麻醉处置,能够在确保患者麻醉有效率基础上,缩短患者的术后麻醉恢复时间,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静脉麻醉方法 静脉推注联合吸入复合麻醉方法 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性的分析985例急性脑损伤的CT表现,对急性脑损伤的CT表现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旨在探讨急性脑损伤CT诊断的规律,以提高对急性脑损伤的进一步认识。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救治的149例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观察时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结果救治成功恢复良好116例,中度致残16例,重度致残7例,死亡10例。结论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及高空作业的不断增加,急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也随着上升,在收治此类患者后,我们通过加强对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及给予手术治疗处理,同时做好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皮肤及併发症护理及各种管道的护理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住的149例急性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外伤性 颅脑损伤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硬膜下血肿的最佳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脑损伤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3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良好21例,中残8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4例。结论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指征者争取在患者昏迷前或者瞳孔散大前进行手术。

  • 标签: 颅脑损伤 硬膜下血肿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了解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发生规律,诊断及加强对肾功能的保护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6例急性重症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衰竭(ARF)病人。本组死亡11例,占43.3%,其中缺血性卒中2例,出血性卒中9例,存活的15例在脑损伤症状控制,甘露醇停用或减量后肾功能逐渐恢复。结论是急性脑损伤并发ARF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损后的严重并发症,应密切关注其尿量变化,定时检测血、尿Cr,BUN指标,以求尽早发现,防止ARF,提高急性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脑损伤 肾功衰竭 中枢神经系统 血检 尿Cr BUN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的急诊护理方法与要点。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9例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现场急救、院内抢救、颅脑保护、控制病情等急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护理的经验与体会。结果29例患者中现场死亡1例(3.45%),在运送途中死亡1例(3.45%),术后死亡2例(6.70%),术后经护理显效20例(68.97%),有效5例(17.24%),总有效率为(89.66%)。结论急诊救治过程中及时为急性脑损伤患者提供确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存活率,促进其治疗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护理 急性病 存活率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酒精中毒后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麻醉处理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酒精中毒后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麻醉处理。结果本组病例麻醉过程中无死亡。术毕13例呼吸恢复良好,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4例呼吸恢复欠佳带管回病房,接呼吸机辅助呼吸,3例气管切开后送回病房。结论针对酒精中毒颅脑损伤患者手术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麻醉处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效果,保证患者的基本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麻醉处理 急性酒精中毒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标准外伤骨瓣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标准外伤骨瓣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预后评估中良好率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良好率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57,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33,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儿来说,标准外伤骨瓣治疗术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标准外伤骨瓣治疗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掌握急性脑损伤患者的院内急救与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迅速评估病人,及时有效抢救,待病人病情基本稳定后立即准备转运,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位,保持各种管道通畅。结果30例急性脑损伤患者均安全转运到ICU或脑外科病房住院治疗,其中1例因病情危重而死亡,好转出院3例,康复出院26例。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如果急救及时,措施得当,转运途中护理到位,可提高就治成功率。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院内急救 病人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亚低温技术在治疗急性重症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一组在常规基础上接受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技术在治疗急性重症脑损伤患者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改善脑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亚低温技术 脑损伤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GCS评分、基础疾病、低血容量等因素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影响。方法对我科51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设立ARF组与非ARF组,采用x2检验,对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有无手术、伤前有无基础疾病、伤后有无低血容量、高血浆渗透压、合并伤及并发症8种因素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51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ARF组与非ARF组的年龄、GCS评分、伤前有无基础疾病、有无低血容量、高血浆渗透压、合并伤及并发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伤后有无手术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龄、GCS评分、伤前基础疾病、伤后低血容量、高血浆渗透压、合并伤及并发症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系统了解相关因素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肾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特点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9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气分析,探讨其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特点。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前后PH、PaO2、PaCO2、BE值相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SaO2明显升高,P(A-a)O2明显降低(P<0.05)。结论使用高压氧治疗后动脉血氧饱和度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突出,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治疗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的647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有56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对其产生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总结。结果术后死亡34例,存活22例,术后半年GOS评定植物生存3例,重残6例,中残4例,轻残4例,5例恢复良好。结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和迟发性颅内血肿是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中处理困难,预后差。经过一些综合措施,可以减少其死亡率及重残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和弥漫性脑肿胀 急性脑膨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治疗经验。方法通过我院收治的44例患者治疗实践,在治疗半年后进行GOS评分,以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结果44例患者中,分别有4例、6例、14例、2例和18例患者GOS评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其中因迟发性血肿引起的脑膨出患者29例,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例数分别为3、4、10、1和11例;因脑肿胀引起的脑膨出患者15例,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例数分别为1、2、4、1和7例。结论在急性脑膨出的应急处理中,要根据诱发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措施,以提升抢救效果。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脑膨出 迟发性血肿 脑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