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糖尿病是脑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脑血管意外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我们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对112例2型糖尿病患脑动脉血流速度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意在探讨TCD对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TCD 经颅彩色多普勒 血流速度 超声检查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探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对颈椎病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对定西市中医院2017年4月—2019年1月数据库进行记录分析,确认资料登记的60例颈椎病患的基本资料,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Excel表格,按照公式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30例颈椎病患临床治疗时,将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应用于颈椎病患的护理工作中,可提高颈椎病患的治疗优良率。

  • 标签: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 颈椎病 护理方式 治疗优良率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诊断标准及手段也在不断完善,而影像学诊断依据在其诊断中尤为重要。现对冠心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研究在基层医院中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肝硬化患者肝内结节进行监测、筛选并鉴别其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07年1月—2012年2月对122例肝硬化伴硬化结节患者进行定期常规超声检查和追踪定位的肝脏超声造影检查,根据肝内结节在超声造影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特点鉴别其良恶性。结果122例肝硬化结节中,超声造影诊断肝细胞癌9例,并由手术病理证实;其中2例最大径1.5~2cm,5例最大径1~1.4cm,2例最大径<1cm。结论超声造影可对肝硬化结节进行监控、筛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体积较小的肝细胞癌。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诊断 小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用随机法选择我院在 2019 年 10 月~ 2020 年 10 月收治的冠心病,所有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模式下的 诊断结果。结果: 对比两种诊断模式下的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早搏二/三联的检出率,观察组显著 高于常规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患使用乂线平片和 MRI 影像诊断对降低诊断失误率的价值。方法:抽取 60 例颈椎病的患者,均在 2019 年 01 月至 2020 年 01 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乂线平片和 MRI 影像诊断,对两种检查方式的颈椎病 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患者的检查中,采用MRI 检查的检出率为 98.33%,较乂线平片检查 88.33%的检出率相比, 呈更高显示(P0.05),在其他定位诊断的比较 中,MRI 的检查结果均更高于乂线平片检查(P

  • 标签: 颈椎病 乂线平片 MRI 诊断 诊断准确率
  • 简介:目的:分析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不足。方法:对9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行MSCTA。利用先进的后处理软件对血管进行评估并作出诊断。其中40例诊断为不同程度狭窄的患者行冠状动脉DSA,并以此为金标准,评析MSCT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一致性。结果:所有MSCTA和DSA图像均有诊断价值。MSCTA显示97.4%血管的狭窄闭塞程度与DSA一致。MSCT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为99.6%,特异性为99.7%,准确度为98.6%,阳性预测值为99.6%,阴性预测值为99.7%。结论:MSCTA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影像学技术,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及介入治疗前预案制定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稳定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对 4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治疗 6 个月后体重、 BMI 、 FVC 、 FEV1% 的改变情况;随访 1 年,统计治疗前 1 年内和治疗后 1 年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体重、 FVC 、 FEV1% 明显增加,治疗后 1 年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显著减少( P<0.05 或 <0.01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经济上投入较少,并且能达到较满意效果;是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共振模式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应用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心脑血管科室的56例患者开展研究,患者分别接受MRA影像诊断与DSA影像诊断,观察分析两种诊断方式所取得的实际诊断效果,分析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性策略。结果 MRA诊断方式适合应用于脑动脉瘤以及血管畸形的诊断,DSA诊断方式在血管狭窄或闭塞症状的诊断上应用效果更佳。相关数据对比显示出显著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MRA诊断 DSA诊断 差异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到本院接受治 疗的冠心

  • 标签: 不同剂量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vectorimaging,VVI)技术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颈总动脉(commoncarotidartery,CCA)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将其分为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增加组(T2DM-1组)30例和IMT正常组(T2DM-2组)30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常规二维超声观测糖尿病患与健康对照组的CCA内径、IMT及斑块情况;采用VVI技术对受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二维图像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6个节段的径向最大速度(Vs)、切向最大应变(Smax)及切向最大应变率(SRmax),对各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1组IMT厚度显著高于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IMT厚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T2DM-2组及对照组CCA内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患者CCA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患者CCA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CCA二维形态未改变以前CCA弹性已经降低,VVI技术可用于评价CCA的弹性状态,能够早期发现初诊T2DM患者的CCA弹性降低。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颈总动脉 超声检查 DIABETIC mellitus type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其进行性发展会导致患者右心室功能减低,而对右心室功能的评价在患者病情评估、治疗决策、疗效和预后判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一批心功能定量检测新技术。现就常用定量检测技术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右心室功能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体素内非相干性运动DWI(IVIM-DWI)在糖尿病患足部软组织灌注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A组,选择20例糖尿病患作为B组,另选择2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C组。使用11组b值行DWI,以第一跖骨掌侧、趾长屈肌肌腹区为ROI分别测量,并将所得图像行IVIM灌注分析,分别得出真性扩散系数(D)值、假性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D值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均P<0.05);B组D*值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均P<0.05);B组f值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均P<0.05)。结论:IVIM对糖尿病患的灌注情况分析显示,D*值下降,提示微循环灌注情况变差,且糖尿病足患者D*值下降更明显,对评估糖尿病病情有帮助。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糖尿病 糖尿病足
  • 简介:目的描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肌微血管损伤在心肌灌注显像(MPI)中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特征与糖尿病微血管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03例T2DM患者分为2组: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组(狭窄<50%)35例和CAG异常组(狭窄≥50%)68例。对2组病例分别进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乙腈(MIBI)静息MPI(R-MPI)和硝酸甘油介入MPI(NTG-MPI),并应用ECToolbox软件对显像结果进行定性与半定量分析。结果103例患者中,R-MPI共检出灌注稀疏256个节段,其中CAG正常组75个节段,CAG异常组181个节段(χ2=8.90,P<0.01)。NTG-MPI共检出灌注稀疏426个节段,其中CAG正常组137个节段,CAG异常组289个节段(χ2=1.09,P>0.05)。CAG正常组反向再充填62个节段,占30.7%(62/202);CAG异常组反向再充填145个节段,占32.7%(145/443);两组相比,χ2=0.26,P>0.05。CAG正常组患者R-MPI总评分(SRS)、N-MPI总评分(SSS)、SRS与SSS差异值(SDS)与CAG异常组相比,t值分别为7.57、7.74、7.46,P值均<0.01。103例T2DM患者中,SDS<0者57例,占55.3%;SDS>0者39例,占37.9%;两者相比,χ2=6.32,P<0.05。无论是SDS>0还是SDS<0,CAG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t=5.46、7.92;P值均<0.01)。结论NTG-MPI中心肌缺血节段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T2DM患者冠状循环微血管损伤程度。

  • 标签: 糖尿病 硝酸甘油 放射性核素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伴高脂血症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在 2009 年 06 月到 2011 年 03 月收治的 106 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 56 例治疗组和 50 例对照组,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让患者口服 20mg 阿托伐他汀,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对分析,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6.4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74.0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但是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冠心病伴高脂血 阿托伐他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在 2型糖尿病患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具体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12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接受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 80例 2型糖尿病患,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4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40例,加强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具有辅助治疗价值。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颈动脉弹性功能、血流最大剪切率(SR)及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65例2型糖尿患者分为病程≤5年组(A组)和病程>5年组(B组)。利用高频超声对所有观察对象的颈动脉进行测量,包括颈动脉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利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测量相关参数,包括血管舒张期内径(Dd)、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A组Ep、β增高(P<0.01),AC降低(P<0.05),IMT、PSV、Dd、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糖尿病A组和对照组比较,糖尿病B组颈动脉IMT增厚(P〈0.01),Dd增宽(P〈0.01),PSV、SR降低(P〈0.01),Ep、β增高(P〈0.01),AC降低(P〈0.05)。Ep、β与IMT呈正相关(r=0.527、0.556,P〈0.01),与SR呈负相关(r=-0.513、-0.537,P〈0.01),AC与IMT呈负相关(r=-0.477,P〈0.01),与SR呈正相关(r=4.58,P〈0.01),IMT与SR呈负相关(r=-0.537,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颈动脉弹性变化要早于IMT、SR改变,而低SR加速了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及动脉硬化的发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流最大剪切率 回声跟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 血管造影(CTA )与冠状动脉造影(DSA )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和符合率。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 43 例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 CTA 与 DSA 检查,比较患者CTA 与 DS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结果,以 DSA 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效能,观察 CT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及冠 心病符合率。结果:对 43 例患者共 274 个病变节段进行检测,以DSA 为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灵敏度为 88.20%,特异度为 94.69%,准确性为 90.88%, 阳性预测值为 95.95%,阴性预测值为 82.92%; CTA 诊断冠心病符合率为 93.02%, 诊断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符合率为 91.47%,诊断斑块符合率为 95.7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A 血管 造影诊断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狭窄较为准确,是一种无创、安全、高效的诊断方法。

  • 标签: CT 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诊断 符合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左室扭转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9例急性期KD患儿(KD组)和31名正常患儿(对照组),采集基底水平左室短轴清晰二维图像并存储,用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计算两组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及跨壁扭转峰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KD组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跨壁扭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评价急性期KD患儿左室扭转运动,为临床早期干预KD患儿心功能损害及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了较敏感的指标。

  • 标签: 急性期川崎病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左室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