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地对结核性脑膜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0例结核性脑炎膜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有12例患者的表现为意识障碍,18例患者表现为头晕、低热,浑身乏力、12例患者表现为精神萎靡,5例患者为癫痫性发作,所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表示为良好。结论对结核性脑膜患者的护理需要医生、护士和患者三方的共同努力,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的病程减少以及抑制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结核性 脑膜炎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结核性脑膜儿童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式,以能够依据其病症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并进行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3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儿童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式和治疗举措进行分析。所有患有严重结核性脑膜的儿童都依据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中儿童结核病管理、实验室检查、病人病史、影像学检查进行准确性的诊断。结果34例患者中有26例病情好转,同时转院到结核病专治医院进行治疗,5例患者弃疗出院,死亡3例。结论ICU颅内感染患儿童要对重症结核性脑膜及时监测。结核性脑膜早期可以通过T-SPOT.TB试验进行辅助诊断。,脑脊液脑室穿刺减压以及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有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儿童 重症 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结核性脑膜脑脊液结核菌检出情况,进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中以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80例结核性脑膜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脑脊液结核菌检验情况。结果结核性脑膜脑脊液结核菌中45例为阳性(56.3%),35例为阴性(43.7%),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0%,在治疗效果方面,阴性患者相对于阳性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结核性脑膜脑脊液结核菌检验,可进一步结核性脑膜的临床诊治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结核菌 临床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毒性脑膜合并癫痫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8月本科接诊的病毒性脑膜合并癫痫病患54例,将之利用数字抽签法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7例。甲组采用护理干预手段,乙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综合分析两组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满意率等指标。结果甲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8.89%、患者满意率为100.0%,明显比乙组的66.67%、88.89%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护理干预模式,对病毒性脑膜合并癫痫病患进行施护,可有效提升其病情治疗的效果,减少护患纠纷发生风险。

  • 标签: 癫痫 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膜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重症大肠埃希菌脑膜的治疗与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例早产儿脑膜的诊治经过、治疗策略及随访结果。结果两例早产儿胎龄30+5/35+2周,患病日龄分别为12/7d,脑脊液细菌培养(-),白细胞分别为1750/3750个/mm3,葡萄糖分别为0.6/0.4mmol/L,蛋白均>3000mg/L。美罗培南抗感染,疗程分别为4周、52天,停药后无复发,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正常。随访至矫正胎龄12个月,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DQ分别为97、91。无并发症,体格发育正常。结论早产儿重症大肠埃希菌脑膜临床表现不典型,细致动态临床观察结合心率变化趋势的评估有助早期诊断与治疗。抗感染治疗应采取“重拳猛击”策略,结合支持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抗菌素疗程及停药指征仍有待大样本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 标签: 脑膜炎 婴儿,早产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病患的预后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结核性脑膜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应用Barthel指数(BI)对病患出院情况进行评定和分组,恢复较佳为BI≥12分,恢复不佳或死亡为<12分,对造成病患恢复不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Logistic对影响病患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80例研究病患里,恢复较好的病患有52例,恢复效果不佳的有28例,其中有5例病患治疗无效死亡,当中3例因呼吸衰竭而亡,因脑疝和多器官衰竭而亡的各1例。当中恢复较佳的病患中肢体偏瘫、脑积水与脑脊液(CSF)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恢复不佳的病患,在CSF氯化物含量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上明显优于恢复不佳的病患,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得出,脑积水以及GCS评分与CSF蛋白含量是导致结核性脑膜病患恢复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对80例结核性脑膜病患临床资料的分析得出,肢体偏瘫、脑积水、GCS评分以及CSF蛋白含量与CSF氯化物含量同结核性脑膜病患恢复不佳有紧密的关联,当中对其预后造成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脑积水以及CSF蛋白含量和GCS评分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预后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伤的相关因素以及应对的措施,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我院近几年结核性脑膜患者治疗期间肝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得出影响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结果TBM比其他类型的结核病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特别是在抗结核时期。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药物性肝损伤 治疗 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增强CT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诊治结核性脑膜的患儿120例,将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头颅增强CT检查、MRI检查和CSF检查。结果利用头颅增强CT对小儿结核性脑膜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且对患儿的病情及病理有了全面掌握,具有典型性和可比性(P<0.05);利用MRI检查对病变范围显示较好,但对钙化的显示不及CT检查,而运用CSF虽然能够全面掌握患儿病情,但在典型性上还有所欠缺。结论通过增强CT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的临床诊断,能够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有效掌握,应与原有的检查方式相配合,从而确保临床诊断的客观全面性,为患儿的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增强CT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诊断 价值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体征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50例患者呈亚急性、慢性起病,42例合并颅外结核。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脑脊液改变以压力、细胞数、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为主。32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异常者31例,表现为脑膜强化、脑积水、脑内结核瘤、脊髓损害、混合型。经正规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35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死亡2例。结论对于结核性脑膜患者的治疗,要根据患者具体病症情况实施综合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特点观察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结核性脑膜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恢复意识时间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脑膜效果理想,有利于促进病情的恢复,提高了预后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膜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64例病毒性脑膜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平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各32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的有效率为81.3%,综合护理组为93.8%,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6%,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膜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膜炎 症状性癫痫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椎管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间接治的84例结核性脑膜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6.19%,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椎管 地塞米松 异烟肼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结核性脑膜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合并颅内高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24%,对照组为80.95%,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性脑膜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保障诊治措施的有效进行,提升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结核性脑膜炎 颅内高压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患儿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反应蛋白含量对脑膜患儿的感染性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治疗前分别采集化脓性脑膜(化脑)患儿脑脊液17例,病毒性脑膜患儿脑脊液21例。结核性脑膜惠儿脑脊液19例和对照组(21例已排除脑膜)儿童脑脊液标本。用速度散射比浊法测定其aF中IgA、IgG、IgM、CRP含量。结果:感染组中结核性脑膜(结脑)、化脓性脑膜(化脑),病毒性脑膜组(病脑)CRP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升高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化脓性脑膜组、结核性脑膜组、病毒性脑膜组。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结果为除病毒性脑膜组的IgA和IgG较对照组升高不明显外(P〉0.05),三组病例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脊液进行IgA、IgG、IgM、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儿童 脑脊髓液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新生儿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及败血症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病区管理,落实隔离措施,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合理使用药物及营养供给。进过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 标签: 李斯特菌败血症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膜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32例病毒性脑膜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平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各16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的有效率为81.3%,综合护理组为93.8%,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7.5%,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膜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膜炎 症状性癫痫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